冯光生
- 作品数:7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战国曾侯乙编磬的复原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被引量:8
- 1984年
- 曾侯乙编磬与曾侯乙编钟相伴而出,但因多数磬块破碎,幸而保存完整的也由于长期被积水浸泡而影响发音,故未能与曾侯乙编钟共享盛誉。然而,这套编磬规模空前的组合、大量的刻文、精致的磬架和明确的悬挂方式,加之与曾侯乙编钟的密切关系,使我们不能低估它的文物价值,因而决定探索复原的途径。复原工作自1980年5月起,到第二年8月止,经过一番研究和琢磨,取得了成功,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这种古老乐器的认识。
- 冯光生徐雪仙
- 关键词: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墓文物价值战国音体系编磬
- 合谋与互动——谈音乐考古学与考古学的关系被引量:4
- 2012年
- 就学科名称而言,音乐考古学是一个合成词,它反映了“音乐”与“考古”二者的交叉与联系,清晰地表明“音乐”与“考古”是构成其学科概念的二元结构。
- 冯光生
- 关键词:音乐考古学合谋学科名称学科概念合成词
- 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青铜钟初识
- 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地出土的5件青铜钟(镈1、甬钟4),是商周青铜钟转型时期的珍贵实物,对于青铜钟的演进、组合、技术进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这批早期曾国的青铜钟,与曾侯乙编钟和随州擂鼓墩M2编钟有着共同的属国...
- 冯光生
- 曾侯乙编钟文化属性分析被引量:16
- 1998年
- 源自周文化的楚文化在春秋中期才形成特色,但直到战国早期尚没能全面影响、渗透到楚的附庸——曾国。曾侯乙编钟循着西周已形成的编钟双音结构及规范而发展,沿着周钟的形制特点演进,它不是楚钟,也不是楚文化的产物,只是曾、楚及其它国家音乐交流的工具。我们应该把它放在周文化的范畴来审视。
- 冯光生
- 关键词:曾侯乙编钟文化属性
- 五度双音石编磬的研制
- 冯光生徐雪仙马业平余文扬
- 该项目是文化部1989度科研计划之一,是对具有4000年历史的中国古代乐器--磬的突破性革新,为国内首创。项目通过对古磬多频现象的发现、认识、检测分析及其振动模式的研究,首创了--磬双音机制。所获成果,计双音磬30件。均...
- 关键词:
- 周代编钟的双音技术及应用被引量:37
- 2002年
- 成熟于西周中晚期的双音钟技术是一个失传的伟大发明。本文使用原生双音、铸生双音、铸调双音三个概念,着重从双音技术的角度,就双音钟的界定、双音技术的形成和应用范围等问题展开讨论。双音技术的应用难点在于低频甬钟。曾侯乙编钟的双音技术水平几乎达到了这一技术的极限。本研究将有助于更加客观地评价和使用古编钟的音响资料。本文还试图从古编钟音响数据中分析,在以耳齐其声的调音时代,古代凫氏在双音音程中的“误差”倾向。通过音程分析,我们进一步论证了曾侯乙编钟律制的复合特征,并发现其三度的形成不完全是纯律,也使用了五度相生律。
- 冯光生
- 关键词:双音编钟五度相生律纯律律制周代
- 近年来我国音乐考古的主要收获被引量:2
- 1982年
- 音乐考古,是利用历史遗留下来的音乐文物和文献对古代音乐所进行的研究,是古代音乐史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音乐史界、考古界共同开辟的一个科学新领域.建国以来,各地考古发掘中不断出现了大量乐器实物和有关的文字、图象资料,并有过一定的研究活动,较为突出的是对一九五七年河南信阳楚墓所出乐器的研究."文化大革命"中,除了调查马王堆汉墓出土乐器外,工作濒于停滞.粉碎"四人邦"后,特别是一九七八年随州曾候乙墓乐器的出土,迎来了我国音乐考古工作的可喜的春天.新努力、新探索促进了这一领域科研成果的不断出现.本文就自己学习的体会试谈近年来我国音乐考古方面的主要收获.
- 冯光生
- 关键词:音乐考古五声音阶古代音乐出土乐器七声音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