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奇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产生菌
  • 3篇粘质沙雷氏菌
  • 3篇脂肪酶
  • 3篇灵菌红素
  • 2篇液质联用
  • 2篇细胞
  • 2篇聚氨酯
  • 2篇聚氨酯泡沫
  • 2篇固定化
  • 2篇大肠菌群
  • 1篇选育
  • 1篇英文
  • 1篇乳品
  • 1篇色素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微生物
  • 1篇食品微生物检...
  • 1篇天然红色素
  • 1篇全细胞
  • 1篇紫外

机构

  • 10篇南昌大学

作者

  • 10篇傅奇
  • 9篇段学辉
  • 7篇魏斌
  • 7篇贾奎艳
  • 7篇郭炳其
  • 2篇欧阳军梅
  • 1篇高鹤
  • 1篇牛春铃

传媒

  • 2篇生物加工过程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中国酿造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工业
  • 1篇Agricu...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年份

  • 7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氨酯泡沫固定产脂肪酶粗状假丝酵母(Candida valida T2)细胞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对聚氨酯泡沫固定产脂肪酶粗状假丝酵母(Candida valida T2)细胞的固定化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聚氨酯泡沫颗粒经密度和粒径筛选,酸碱处理,以及固液比优化,载体固定细胞干质量比达到1 571 mg/g,细胞脂肪酶的酶活为每克干细胞1 415 U。电镜图片显示粗状假丝酵母菌(Candida validaT2)在载体孔隙内和脊壁上缠绕充盈,生长良好,固定结构稳定。固定化细胞连续催化水解桐籽油5批次,细胞相对水解酶活保持率达73%,固定细胞的损失率为12.5%。固定化细胞颗粒显示出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和酶活保持率,为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欧阳军梅段学辉傅奇牛春铃
关键词:固定化细胞脂肪酶聚氨酯泡沫
灵菌红素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灵菌红素(Prodigiosins,PG)是一类天然红色素的总称,由微生物次级代谢所产生,通常具有三毗咯环的骨架结构。由沙雷氏菌属(Serratia)、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
傅奇
关键词:灵菌红素粘质沙雷氏菌天然红色素发酵条件
一株纤维素酶产生菌的抗阻遏选育
2011年
从沂蒙地区灌木枯枝中筛选到一株产纤维素酶菌株,初步鉴定为绿色木霉(T.viride Persex FxNS90)。该研究考察了不同浓度阻遏剂甘油、葡萄糖、纤维二糖对菌株生长和产酶的影响。结果显示:菌株生长的生物量随发酵培养基中甘油、葡萄糖、纤维二糖的浓度增加而提高,当培养基中分别含0.6%的甘油或0.4%葡萄糖时,菌株的相应发酵产酶活力较高,葡萄糖的浓度达2%时,菌株发酵产酶能力受到明显抑制,纤维二糖浓度对菌株发酵产酶没有明显的影响。实验采用紫外和微波对筛选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在含一定浓度阻遏剂的分离培养基上进行修复筛选,对选育出突变菌株的显微形态、抗阻遏性能和发酵产酶能力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经紫外照射90s,微波辐射60s,结合2%葡萄糖平板修复选育,筛选到的突变株在生长过程中,菌落由黄色逐渐变为绿色,呈现黄色孢子,相对于出发菌株其抗阻遏性能明显提高,摇瓶发酵产CMCA和FPA酶活分别提高了41.0%和44.95%。
贾奎艳段学辉郭炳其魏斌傅奇
关键词:纤维素酶绿色木霉选育
一株灵菌红素产生菌的分离及其色素分析(英文)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出灵菌红素产生菌,并对其色素组成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平板筛选土壤中产红色素细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进行初步鉴定,摇瓶发酵后提取色素,色素组分经柱色谱与薄层色谱分离纯化后以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与液质联用(LC/MS)技术进行分析。[结果]从南昌地区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产红色素的细菌NS-17,生理生化特征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吻合,从发酵后的菌体中分离得到2个具有相似UV-Vis与LC/MS特征的色素组分,组分1分析结果与已报道的灵菌红素一致,组分2具有未见报道的碱性条件下特异性UV-Vis图谱。[结论]分离得到1株产灵菌红素的粘质沙雷氏菌NS-17,并从该菌中分离得到2个色素组分。
段学辉傅奇魏斌郭炳其贾奎艳
关键词:粘质沙雷氏菌灵菌红素液质联用
产脂肪酶菌Geotrichum candidum NS3的固定化及其稳定性被引量:8
2009年
从南昌地区含油土样中,筛选到一株脂肪酶产生菌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NS3)。菌株摇瓶发酵的水解酶活为321 U/g干细胞,合成酶活为0.54 U/g干细胞。以聚氨酯泡沫为载体对菌株Geotrichum candidumNS3进行固定化培养和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聚氨酯泡沫颗粒尺寸6 mm×6 mm×6 mm,密度27 kg/m3,摇瓶培养60 h,有73.8%的细胞进入聚氨酯泡沫中生长固定,载体固定细胞干重达到2.32 g/g载体。电镜图片显示白地霉(GeotrichumcandidumNS3)在载体孔隙内和脊壁上缠绕充盈,生长良好,固定结构稳定。固定化细胞颗粒连续5批次催化反应,相对水解酶活保持率和固定细胞干重保持率分别达到63.1%和71%,具有良好的细胞固定稳定性和酶活保持率。
段学辉欧阳军梅高鹤傅奇
关键词:脂肪酶聚氨酯泡沫固定化
一株灵菌红素产生菌的分离及其色素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出灵菌红素产生菌,并对其色素组成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平板筛选土壤中产红色素细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进行初步鉴定,摇瓶发酵后提取色素,色素组分经柱色谱与薄层色谱分离纯化后以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与液质联用(LC/MS)技术进行分析。[结果]从南昌地区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产红色素的细菌NS-17,生理生化特征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吻合,从发酵后的菌体中分离得到2个具有相似UV-Vis与LC/MS特征的色素组分,组分1分析结果与已报道的灵菌红素一致,组分2具有未见报道的碱性条件下特异性UV-Vis图谱。[结论]分离得到1株产灵菌红素的粘质沙雷氏菌NS-17,并从该菌中分离得到2个色素组分。
段学辉傅奇魏斌郭炳其贾奎艳
关键词:粘质沙雷氏菌灵菌红素液质联用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损伤大肠杆菌的修复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中,大肠菌群通常作为微生物污染的指示菌,对公共卫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通过60℃水浴和4℃酸环境冷藏两种方法对大肠杆菌细胞进行亚致死诱导,建立不同处理方式和时间下的大肠杆菌损伤模型,并采用化学促进法对损伤菌体进行修复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氯化镁、丙酮酸钠及吐温80可以使亚损伤菌体在选择性培养基上不同程度地得以修复,其中0.5%吐温80与0.15%丙酮酸钠的组合修复剂对亚损伤状态大肠杆菌的修复效果较为显著,相对检出率提高了66.4%。
段学辉魏斌傅奇郭炳其贾奎艳
关键词:大肠杆菌
乳品中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片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建立了乳品中大肠菌群检测片快速检测方法,即以国标法中的乳糖发酵管培养基为基本营养成分,优化添加辅助营养成分、指示剂、缓冲剂、选择性抑菌剂,通过冷水凝胶剂等均匀固化于基片上,样品滴加检测片上,培养16~18 h即可直接依据检测片颜色的变化定量检样中大肠菌群的含量,结果可用MPN值报告。实验以多管发酵法为对照,分别用标定菌浓的大肠杆菌菌液和市售乳品样进行对比检测,结果表明,检测片的最低检出限为0~4 mL-1,所测结果与国标法结果相比符合率为96.7%,样品检测报告时间缩短50多小时,两种方法所测结果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快速检测片作为一种价廉、简单、快捷、准确的检测方法,能应用于乳品中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
段学辉魏斌傅奇郭炳其贾奎艳
关键词:乳品大肠菌群
用细胞培养瓶法快速检测大肠菌群
2011年
研究了一种快速检测大肠菌群的细胞培养瓶剂法,即以国标法中的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为基本营养成分,经浓缩、干燥后制成快速检测瓶剂,待检样品滴入细胞培养瓶内,培养24 h,依据培养瓶盖上产气指示试纸颜色变化及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确定可疑阳性样品,并对其进行氧化酶实验,验证大肠菌群的存在。实验对细胞培养瓶法进行了大肠菌群的重复性及实际样品检测,并与国标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细胞培养瓶法与国标法所测结果符合率达96%,样品检测报告时间只需24 h,比国标法减少48 h,2种方法所测结果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培养瓶法简单、快速、准确,利于基层监测机构和生产企业对食品中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
段学辉魏斌傅奇郭炳其贾奎艳
关键词:大肠菌群
几种离子液体的微波法合成及其对脂肪酶催化效果的影响
2011年
采用微波法合成9种目标离子液体,对中间体[Bmim]Br的合成条件及其离子液体对全细胞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影响进行考察。直接将产脂肪酶真菌粗状假丝酵母(Candida valida)T2细胞固定在聚氨酯颗粒中,制备固定化细胞催化剂,将其应用于合成离子液体介质中催化甲醇与大豆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结果表明:微波功率200 W下间隙照射100 s,中间体[Bmim]Br的收率达95.16%,有效地提高了离子液合成产率;在[Bmim]PF6离子液中固定化细胞酶催化转酯化反应30 h,大豆油的转化率达42%,反应效果较其他8种合成离子液体好;固定化细胞颗粒和[Bmim]PF6重复使用4次,其油脂转化率和酶活保持率分别达到29%和69%,表现出较好的催化反应稳定性。
郭炳其段学辉傅奇魏斌贾奎艳
关键词:离子液体微波脂肪酶酯交换全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