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依克

作品数:57 被引量:1,479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州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8篇体育
  • 22篇传统体育
  • 21篇民族传统
  • 19篇民族传统体育
  • 9篇文化
  • 7篇体育人类学
  • 7篇体育学
  • 5篇社会
  • 5篇龙舟
  • 5篇民族传统体育...
  • 4篇学科
  • 4篇中华民族
  • 4篇中华民族传统
  • 4篇中华民族传统...
  • 4篇视域
  • 4篇民族
  • 3篇多样性
  • 3篇遗产
  • 3篇体育文化
  • 3篇武术

机构

  • 24篇广州体育学院
  • 20篇华南师范大学
  • 13篇宁波大学
  • 5篇岳阳师范学院
  • 4篇上海体育学院
  • 2篇安康学院
  • 2篇北京体育大学
  • 2篇肇庆医学高等...
  • 1篇广东金融学院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陕西教育学院
  • 1篇国家体育总局...

作者

  • 57篇倪依克
  • 9篇胡小明
  • 3篇邓星华
  • 3篇刘文沃
  • 2篇邱丕相
  • 2篇杨晓生
  • 2篇王广进
  • 2篇赵苏喆
  • 2篇李晴慧
  • 2篇谭广鑫
  • 2篇向有明
  • 1篇崔周
  • 1篇李靖
  • 1篇林彦芸
  • 1篇孙慧
  • 1篇庹权
  • 1篇赵国炳
  • 1篇郝选明
  • 1篇黄永森
  • 1篇周威

传媒

  • 11篇体育科学
  • 10篇体育学刊
  • 10篇浙江体育科学
  • 7篇广州体育学院...
  • 2篇云梦学刊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体育与科学
  • 1篇体育文化导刊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西安体育学院...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中国体育科技
  • 1篇体育科技文献...
  • 1篇武术研究
  • 1篇第七届全国体...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被引量:50
2005年
学科建设是民族传统体育长远发展的基本保证 ,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整体发展的核心与关键。返观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其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与自身基础理论脆弱、学科建设迟缓有着直接关系。基于这一重要学术领域长期被忽视 ,在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中的结构性缺陷 ,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构建科学的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体系等理论课题。
倪依克邵晓军张自治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
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人类文明进程中,以其所具有的地域性、传承性,使民族文化特征在一代又一代自我复制中得以保存,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因西方体育传入产生的巨...
倪依克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最有生命力的休闲文化被引量:3
2008年
以休闲体育与健康促进为主题的"2008广州国际休闲体育研讨会"在广州体育学院举行。马惠娣、卢元镇、胡小明、李荣基(韩国)、园山和夫(日本)、李建国、倪依克、蔡宝家等专家学者就休闲与休闲体育的本质,当代中国的休闲特点及其休闲理论的本土化,面向休闲时代体育理论的重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休闲时代的文化魅力,以及区域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证问题发表了看法。
倪依克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休闲文化生命本真状态体育活动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性质及建设被引量:46
2003年
文章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性质 ,从建设学科的紧迫性和完善学科的必要性角度 ,提出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建设需要突出时代性、整体性、特色性、互补性、应用性的基本思路。
倪依克赵苏喆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性质学科建设整体性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维路径被引量:12
2022年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质映涵着中华民族深刻的文化认同,作为各民族团结和睦的重要象征,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独特作用。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从阐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独特的民族性、传统性和体育性的文化特质出发,围绕文化认同、价值理念和文化自信三维角度论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质视阈下的实践理路。研究认为:茁壮各民族间文化认同、弘扬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唤醒体育文化记忆的三维路径,有助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倪依克潘嘉峪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质文化认同
发展中的中国体育人类学——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述评被引量:21
2009年
从20世纪80年代的民间体育研究至今,我国的体育人类学从萌芽、成型到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体育人类学研究涉及学科基础理论、少数民族身体运动游戏、竞技与人类学、民族传统体育及体育与人类发展等各个方面,正在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研究方法,成为体育的新兴学科,也成为人类学/民族学的年轻分支。2009年,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召开,我国体育学者承办了两个专题会议,开启了一个学科发展与学术交流的崭新局面。
倪依克胡小明
关键词:体育人类学
传统体育养生的现代价值及发展趋势探析被引量:7
2016年
随着生活的节奏不断加速,现代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生活与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保持精神和身体上的健康,人们越来越重视新传入中国的具有强身健体、美体塑形等养生功能的健身项目,如健美操、普拉提、瑜伽术等。而具有健身养心、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反而日益被人们冷落乃至遗忘,实在让人扼腕叹息。因此,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探讨我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现代价值及发展趋势,使人们重新认识传统体育养生中所蕴含的科学理念,进而对现代人的健康养生理念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
化中新倪依克
关键词:传统体育养生
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被引量:35
2008年
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个案,从专业建设和发展思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教学和专业特色等方面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专业建设和发展首先要确定专业的定位问题,专业定位要适应社会需求、依托学校特色、以生为本。大学要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人才,社会的未来发展是人才培养的基点,休闲体育专业应努力构建"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实践性和应用性,以能力为基础,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休闲体育专业特色可概括为面向未来,引领发展,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休闲体育专门人才。
陈琦倪依克
关键词: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
传统养生文化与现代休闲理念的契合被引量:19
2007年
文章从探讨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及其哲学基础入手,阐释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现代价值,进而探讨了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与现代休闲理念的相互关系。
孙慧倪依克
关键词: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休闲理念
体育人类学在体育学科体系中的定位被引量:9
2019年
分析了体育人类学学科发展及其特点,探讨了该学科的薄弱之处,通过学科在国际上发展的大趋势,针对我国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体育人类学在体育学科体系中的定位进行思考。研究认为,体育人类学具有综合性、跨学科和反思性研究的学科特色,当前中国体育人类学应进一步明确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理顺与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构建学科方法体系,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着眼于学以致用的应用趋向,为体育学在社会实践的融合应用中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倪依克王钧
关键词:体育人类学学科定位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