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春菊

作品数:13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氧离子
  • 4篇氧离子导体
  • 4篇离子
  • 4篇离子导体
  • 3篇第一性原理
  • 2篇电流
  • 2篇电流法
  • 2篇动力学
  • 2篇熔化
  • 2篇实验误差分析
  • 2篇纳米
  • 2篇课程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动力学
  • 2篇LA
  • 2篇差分
  • 2篇冲击电流
  • 2篇冲击电流法
  • 2篇磁滞回线
  • 1篇大学物理

机构

  • 13篇江西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3篇侯春菊
  • 4篇张旭
  • 3篇卢敏
  • 2篇邹文强
  • 2篇刘长松
  • 2篇魏望和
  • 2篇刘维清
  • 2篇方前锋
  • 2篇罗飞
  • 2篇蔺福军
  • 2篇潘小青
  • 1篇许卫兵
  • 1篇孔祥山
  • 1篇王国承
  • 1篇陈跃云
  • 1篇董太源
  • 1篇叶坤涛
  • 1篇王先平
  • 1篇刘志勇
  • 1篇李玉晓

传媒

  • 3篇江西理工大学...
  • 2篇物理学报
  • 2篇物理与工程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有色金属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翻转课堂和互动教学在物理基础课程中的实践被引量:21
2017年
翻转课堂和互动教学是互联网普及与信息技术融合下现代教育的热点。本文探讨了翻转课堂的实施条件,介绍了互动教学的作用。结合物理实验课程的特点,在微课设计上将实验项目的原理、方法、应用、仪器结构与工作原理、操作示范、数据处理等进行模块化处理,编制测试问题,在SPOC平台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而在学时多的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则通过设计分段式的课堂测试题,通过互动教学软件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并借助"雨课堂"混合式教学工具参与两门物理基础课程的课外辅导。最后比较了不同教学形式下课程考试的结果。
潘小青侯春菊
关键词:互动教学物理实验大学物理
冲击电流法测定磁滞回线实验误差分析及修正方法
物理实验中开设的测定磁介质中的直流磁滞回线实验属于电磁学综合性、设计性项目,实验有助于学生直观、清晰地认知和理解磁介质的磁滞现象.而在实际实验操作中往往测量误差较大,根据所测数据往往难以获得正确的直流磁滞回线图形,会给学...
邹文强罗飞蔺福军侯春菊
关键词:磁性材料磁滞回线冲击电流法误差分析
氧离子导体La_2Mo_2O_9氧离子扩散行为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基于过渡态理论的NEB方法,系统研究了钼酸镧氧离子导体中氧离子的扩散行为.通过对6种典型的扩散通道研究,发现氧离子扩散是一种多离子间协同的集体运动行为.完全占位的O(1)与部分占位的O(2)、O(3)一样参与扩散,结果显示3种扩散通道可能与高温相的高导电有关,其中的激活能为1.05 eV和1.24 eV的2种扩散通道可能与2个内耗弛豫峰有关:即一种是O(2)的扩散占主导地位同时辅助于O(1)短程距离的扩散;另一种是O(3)的扩散占主导地位,同时伴随着O(1)、O(2)的较长距离的扩散.
侯春菊黄慧莲卢敏张旭魏望和
关键词:氧离子导体过渡态扩散
钼酸镧氧离子导体结构与扩散性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基于密度泛函的方法研究了β-La2Mo2O9的结构性质与扩散行为。研究首次发现结构中Mo有MoO4和MoO52种形式的多面体,并且O(1)、O(2)和O(3)3种氧位置的占有率分别为100%、91.7%和25%,与实验相符。所有结构可通过P213的12个对称操作而互相转换,得到的结构可能是局部或本征极小结构。扩散研究结果显示,氧离子(空位)扩散是一种多离子间协同的集体运动行为,3个扩散通道可能与高温相的高电导有关,其中激活能为1.05eV和1.24eV的2个扩散通道可能与内耗弛豫峰有关。
侯春菊张旭刘长松方前锋
关键词:氧离子导体
大学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变革探讨被引量:19
2020年
大学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面临诸多问题,如考试方式单一、考试内容和形式固化、考试结果过度使用、考试反馈缺失等。新兴的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及教育信息化带来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元,以及丰富的教学状态数据,这些变化要求高校课程考核必须变革,国外教育评价理论将课程考试称为终结性评价,而科学的课程评价正由过程性评价进阶到可持续发展评价。课程评价实践的丰富成果表明,我国高校的课程考试评价应适应新的教育模式变化和教育理论发展,把学生学习体验和学习收获作为教育目标,利用现代新型教育技术平台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改革课程评价模式由单一的考试到融合于教学全程进行过程评价,以更好地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潘小青李玉晓侯春菊
关键词:课程考核课程评价
基于差分进化策略的天牛须搜索算法及其应用
2023年
针对天牛须搜索(BAS)算法收敛结果高度依赖单个个体、勘探能力弱、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策略的天牛须搜索(BASD)算法。该算法使用佳点集方法初始化天牛种群,提高了算法的种群多样性;引入动态差分进化思想,设计了一种精英演化竞争指导策略,较好地平衡了算法的开采和勘探能力。通过14个基准函数对BASD算法进行测试,并与几种先进智能优化算法的优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BASD算法的优化性能整体更好。将BASD算法应用于图像增强中,结果表明,使用BASD算法增强后的图像灰度分布更均匀、分布范围更大。
叶坤涛舒蕾蕾李文侯春菊
关键词:差分进化图像增强
氧离子导体La_2Mo_(2-x)M_xO_9(M=Cr,W)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高温β-La2Mo2O9中Mo被Cr或W取代后晶体的结构性质和高温相稳定性.研究发现Cr和W分别倾向于占据具有4配位数和5配位数的Mo位.W取代体系晶胞参数相对取代浓度非线性变化.该非线性变化与W离子取代位置配位数降低以及体系内La—O和Mo(W)—O平均键长非线性变化有关.内聚能计算表明W取代Mo后能够有效稳定高温相结构,降低相变温度.La4Mo3W1O18体系中氧离子扩散研究表明W取代体系中氧离子扩散激活能的增大主要是因为取代体系内形成了较强的W—O键.
陈跃云侯春菊孔祥山刘长松王先平方前锋
关键词:氧离子导体第一性原理相稳定性
Cu_(0.5)Zr_2(PO_4)_3中Cu^(2+)离子中心各向异性g因子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3d9离子斜方对称g因子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Nasico型晶体Cu0.5Zr2(PO4)3中Cu2+离子中心各向异性g因子(gx,gy,gz),其中斜方晶场参量由重叠模型并联系晶体中Cu2+离子所处的局部结构确定。研究表明,晶体中Cu2+离子中心配体八面体平面键角相比理想斜方对称的90°要小10°左右,由此所得的因子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魏望和侯春菊卢敏刘维清
冲击电流法测定磁滞回线实验误差分析及修正方法
2017年
物理实验中开设的测定磁介质中的直流磁滞回线实验属于电磁学综合性、设计性项目,实验有助于学生直观、清晰地认知和理解磁介质的磁滞现象。而在实际实验操作中往往测量误差较大,根据所测数据往往难以获得正确的直流磁滞回线图形,会给学生带来不解与困惑。文章着重分析实验过程中误差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对实验结果加以修正。
邹文强罗飞蔺福军侯春菊
关键词:磁滞回线零点漂移
铁液中Al_2O_3纳米颗粒溶解和熔化的热力学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与块体材料相比,纳米材料尺寸小、界面能大,导致其溶解和熔化过程的热力学不同于块体材料.从理论上推导了Al2O3纳米颗粒在铁液中的元素平衡溶度积以及熔化温度与颗粒尺寸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颗粒尺寸减小,平衡溶度积逐渐增加,熔化温度逐渐下降,而且粒径越小,平衡溶度积和熔化温度的变化率越大.经计算,1873K铁液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为0.01%时,半径为0.1nm的Al2O3颗粒比块体Al2O3的平衡溶度积增加了11.71%;半径为1nm的Al2O3颗粒在空气和铁液中的熔化温度分别为1849K和1267K,比块体Al2O3的熔化温度分别下降了454K和1036K.
王国承侯春菊张立恒刘伟
关键词:铁液纳米AL2O3熔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