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怡铃

作品数:116 被引量:203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大培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40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生物学
  • 24篇医药卫生
  • 12篇农业科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4篇活性
  • 26篇基因
  • 24篇调节活性
  • 24篇免疫调节
  • 24篇免疫调节活性
  • 20篇多糖
  • 19篇半乳糖
  • 18篇细胞
  • 16篇大熊猫
  • 14篇克隆
  • 14篇残基
  • 12篇免疫
  • 11篇单糖
  • 11篇肿瘤
  • 10篇亚基
  • 10篇酵母
  • 10篇抗氧化
  • 9篇单糖组成
  • 9篇克隆及序列分...
  • 9篇核糖

机构

  • 113篇西华师范大学
  • 5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江苏科技大学
  • 3篇湛江师范学院
  • 2篇广东省湛江教...
  • 2篇教育部
  • 2篇四川省疾病预...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内江市第六中...
  • 1篇南充市农业科...

作者

  • 114篇侯怡铃
  • 63篇丁祥
  • 40篇侯万儒
  • 11篇钱叶
  • 9篇宋波
  • 9篇孙冰
  • 8篇苏秀兰
  • 7篇李俊
  • 6篇王婷
  • 6篇张田
  • 6篇刘露
  • 5篇杜玉杰
  • 5篇伍春莲
  • 4篇曾益春
  • 4篇张楠
  • 4篇刘影
  • 3篇吴光富
  • 3篇宋嫣
  • 3篇黄盖群
  • 3篇朱洪庆

传媒

  • 6篇西华师范大学...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生物加工过程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兽类学报
  • 2篇食品科学
  • 2篇食用菌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食用菌学报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6篇2023
  • 10篇2022
  • 12篇2021
  • 8篇2020
  • 22篇2019
  • 3篇2018
  • 13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德钦乌头根部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从乌头属植物德钦乌头(Aconitum ouvrardianum Hand.-Mazz.)根部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共分得6个二萜生物碱类化合物,应用光谱(NMR,ESIMS)和对照TLC对所有的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均为C-3位或C-6位含氧取代的C19-二萜生物碱,分别是:滇乌碱(yunaconi-tine)(1),8-去乙酰滇乌碱(8-deacetylyunaconitine)(2),印乌碱(indaconitine)(3),查斯曼宁(chasmanine)(4),14-苯甲酰查斯曼宁(14-benzoyl chasmanine)(5),伪乌头宁(pseudaco-nine)(6).C19-二萜生物碱为德钦乌头药材的主要药用化学成分及毒性成分,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丁祥侯怡铃罗利
关键词:毛茛科
松乳菇多糖刺激免疫细胞增殖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为研究松乳菇多糖(Lactarius deliciosus Gray polysaccharide,LDG-A)对特异性免疫细胞的增殖效应活性及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在LDG-A作用下检测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增殖效应,并观察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细胞形态,检测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LDG-A的作用下处于细胞周期各个时期的细胞数量及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的情况,观察LDG-A作用于肺癌细胞A549的凋亡和细胞骨架情况。结果表明:随着LDG-A质量浓度的增加,能够促进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增殖,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同时LDG-A能够减少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G0/G^1期的细胞数量百分比,促进细胞进入G^2/M期,具有促进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D和免疫球蛋白E的作用。在12.5~50.0μg/m L范围内,LDG-A能够诱导肺癌细胞A549凋亡,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在细胞凋亡时F-肌动蛋白丝断裂,蛋白纤维网络结构被破坏。综上所述,在体外实验中,LDG-A对特异性免疫细胞具有促增殖效应活性,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钱叶丁祥曾益春伏雷朱洪庆张楠侯万儒侯怡铃
关键词:免疫细胞增殖效应肿瘤细胞凋亡
一种新的天然产物黄丝菌多糖CEC‑A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天然产物黄丝菌多糖CEC‑A及其应用,黄丝菌多糖CEC‑A是由两个单糖组成的杂多糖,即β‑D‑葡萄糖和α‑D–木糖以5:1的比例组成,平均分子量约为61056 D,具有(1‑4)β‑D‑葡萄糖的骨架,...
丁祥侯怡铃侯万儒
线粒体膜蛋白mgr2基因的缺失导致裂殖酵母细胞动力学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mgr2基因编码线粒体中一个重要的跨膜蛋白,对细胞生长和生存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为材料,采用活细胞成像的方式来探讨mgr2基因缺失对有丝分裂中细胞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mgr2基因缺失会导致微管数量及长度异常而影响微管动力学。同时,与野生型细胞相比,mgr2Δ细胞的纺锤体动力学不同。纺锤长度统计显示,mgr2Δ细胞中的纺锤断裂延迟。mgr2基因的缺失还可以影响纺锤体在中期的伸长速度、中期时间和后期时间。对突变菌株进行活细胞成像,可观察到两种不同的染色体行为:正常和滞后,此外还存在纺锤体异常断裂现象。综上所述,mgr2基因的缺失影响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力学,导致纺锤体维持缺陷、染色体分离缺陷及纺锤体断裂缺陷。
谭秀梅丁祥袁荣美侯怡铃
关键词:有丝分裂细胞动力学微管
黄丝菌多糖的单糖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探析
2016年
实验采用黄丝菌(Canthar-ellus cibarius Fr)子实体,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柱层析以及透析处理,得到黄丝菌多糖(CC-1),采用三氟乙酸水解黄丝菌多糖样品形成单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法)分析了其单糖成分;同时,研究了低浓度黄丝菌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丝菌多糖由甘露糖与木糖组成,比例为7∶1。抗氧化实验表明,黄丝菌多糖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在0.5~5.0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正相关,对DPPH-自由基也有一定清除作用。
赵大群丁祥刘露钱叶侯怡铃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抗氧化活性
大熊猫Sjogren综合症/硬皮病自身抗原1(SSSCA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病是以皮肤及各种内脏器官纤维化为特征的一种结缔组织病。本研究运用RT-PCR技术,首次从大熊猫A iluropoda m elanoleuca的肌肉组织总RNA中成功克隆了硬皮病自身抗原1(SSSCA1)基因的表达序列,...
侯怡铃张田侯万儒
关键词:大熊猫基因克隆
一种新的天然产物鸡冠菌多糖LSM‑X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天然产物鸡冠菌多糖LSM‑X及其应用,鸡冠菌多糖LSM‑X是由三种单糖组成的杂多糖,即β‑D‑葡萄糖,α‑D–半乳糖和D‑来苏糖以4:2:1的比例组成,平均分子量约为14695Da,主链是1,6‑连接...
侯怡铃丁祥侯万儒刘露朱洪庆赵大群
羊肚菌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免疫调节活性被引量:10
2018年
对羊肚菌多糖的结构和免疫调节活性进行初步探究,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羊肚菌粗多糖,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CCK-8法检测羊肚菌多糖免疫调节能力。结果显示:分离纯化后的羊肚菌多糖(ME-X)重均分子量为1. 635×10~4。ME-X能显著提高免疫细胞增殖能力,当其质量浓度为10μg/mL时,淋巴细胞T、B的增殖效果最佳,增殖率分别达到31. 18%、63. 02%;质量浓度为20μg/mL时,巨噬细胞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率高达63. 12%,同时该浓度值的ME-X刺激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能力也最强,吞噬率为22. 49%。ME-X的活性探究实验表明,ME-X能有效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同时能显著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黄瑶蒋琳刘影刘露侯怡铃丁祥
关键词:羊肚菌多糖分离纯化
一种具有放射状孔隙结构的多孔陶瓷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放射状孔隙结构的多孔陶瓷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多孔陶瓷材料技术领域。该多孔陶瓷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海藻酸钠与磷酸钙粉末置于水中,混合均匀得到磷酸钙/海藻酸钠浆料;(2)将浆料与过...
匙峰刘玉梅李羚榕王东微王强侯怡铃
文献传递
敲除Ras1基因对裂殖酵母生长及产孢影响
2019年
目的:探究Ras1基因对裂殖酵母生长及产孢的影响。方法:培养将野生型与基因敲除的突变株,分析其生长情况;野生型与突变菌株交配,探讨其产孢情况。结果:在25℃及37℃培养条件下,敲除基因后的突变菌株其生长慢于野生型菌株。产孢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型100%产生4个孢子,而突变菌株75%产生1个孢子、25%产生2个孢子,且突变菌株的孢子略小于野生型。结论:敲除基因Ras1会影响裂殖酵母的生长和产孢。
谭秀梅丁祥袁荣美侯怡铃
关键词:裂殖酵母孢子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