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开焕

作品数:37 被引量:222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胰腺
  • 7篇胰腺炎
  • 7篇腺炎
  • 6篇重症
  • 5篇胸苷
  • 5篇血清
  • 5篇肿瘤
  • 5篇急性胰腺炎
  • 4篇蛋白
  • 4篇术后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重症急性
  • 3篇胆囊
  • 3篇蛋白质
  • 3篇蛋白质组
  • 3篇胸苷酸合酶
  • 3篇医患
  • 3篇手术
  • 3篇切除术后

机构

  • 30篇武汉大学
  • 5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35篇余开焕
  • 11篇马鹏
  • 8篇陈辰
  • 7篇任俊
  • 4篇余佳
  • 4篇王竹平
  • 4篇王卫星
  • 4篇张训臣
  • 3篇陈晓燕
  • 3篇张爱民
  • 3篇宋湧
  • 3篇童仕伦
  • 3篇张孝斌
  • 2篇严际慎
  • 2篇沈世强
  • 2篇丁佑铭
  • 1篇熊良昆
  • 1篇张会键
  • 1篇魏文
  • 1篇余莉

传媒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全科医师...
  • 2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病案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损伤后并发胆瘘的治疗经验与教训被引量:1
2001年
胆瘘是严重肝损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原因有:肝脏创面上遗漏较大胆管分支未予结扎,肝创伤部清创不彻底,失活的肝组织液化,感染导致创面上较大胆管支溃破以及结扎胆管的线结脱落等.大多数胆瘘经清创引流可以逐渐愈合,只有少数经久不愈的胆瘘才需采取根治性手术.我院1977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肝损伤病人262例,术后并发胆瘘5例.现报告如下.
张训臣余开焕姚峰
关键词:肝损伤并发症胆瘘
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早期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检测的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早期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32例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作为病例组(S组),其中25例预后良好,7例预后不良。收集S组入院时血清胆碱酯酶(ChE)、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降钙素原(PC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同时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以同期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C组),收集C组上述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组间、组内指标差异。结果 S组血清ChE和ALB明显低于C组(P<0.01),WBC、Neu%、PCT、ALT、AST、TBIL和DBIL显著高于C组(P<0.01);S组ChE与ALB呈正相关(r=0.893),与WBC、PCT、ALT、TBIL、DBIL、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591、-0.396、-0.493、-0.411、-0.392、-0.643),与Neu%和AST无明显相关(r=-0.320、-0.335);预后良好组ChE和ALB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P<0.01),WBC、Neu%、PCT、TBIL、DBIL和APACHE II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或0.01),ALT和AST则较预后不良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早期ChE活性检测作为一项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有用指标,其活性降低可能与机体炎症反应相关,对病情的严重度和预后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马鹏余开焕余佳陈辰陈晓燕张爱民
关键词:急性重症胆管炎胆碱酯酶
循证医学在防止医疗纠纷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04年
余开焕张孝斌
关键词:循证医学医疗纠纷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营养支持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费用效果比。方法随机将我院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PD75例分为EN组(35例)和PN组(40例);营养支持均从术后24h开始。两组采用等热量、等氮量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变化、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费用。结果PD后EN和PN均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EN组较PN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营养支持费用少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术后EN较PN安全可靠且费用低廉,EN是PD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案。
余开焕陈祖兵陈辰王卫星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加强有效医患沟通 缓解紧张医患关系被引量:21
2016年
医患沟通是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关键之举,有效的沟通对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实现有效医患沟通不仅体现在医务人员的技术层面上,也体现在服务态度、道德修养、言行举止上面。了解和探究医患沟通效率低下的影响因素,掌握和运用好医患沟通技巧,不断提高医患沟通效率,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余开焕涂亚芳
关键词:医患沟通医患关系
蛋白质组学在胰腺炎研究中的应用
2011年
蛋白质组学是以双向凝胶电泳、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分析三大技术为支撑,从整体生物机体的角度研究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蛋白质。作为研究胰腺炎的新方法,蛋白质组学在寻找和发现这类疾病新的标志物、进一步了解其发病机制、开发新的药物治疗靶点、预测疾病的转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马鹏余开焕任俊宋湧汪逵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胰腺炎
罗格列酮对大鼠急性胰腺炎肺损伤黏附分子表达的作用
2009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对大鼠急性胰腺炎肺损伤(APALI)黏附分子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急性胰腺炎组(SAP组)和罗格列酮预处理组(ROSI组)。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急性胰腺炎模型。ROSI组造模前30min经股静脉注射10%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的罗格列酮(6mg/kg);SO组、SAP组则注射等量10%DMSO。术后3h、6h、12h分批剖杀大鼠,每个时间点6只。检测血清淀粉酶(AMY)、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肺湿干比(W/D),取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和E-选择素mRNA表达水平。结果SAP组各时间点AMY、MPO、W/D和肺组织病理评分均较SO组升高(P〈0.05);ROSI组上述指标较SAP组下降,AMY、MPO、W/D和病理评分在6h、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ICAM-1、P-选择素和B选择素mRNA表达在12h达高峰,均较SO组12h升高(P〈0.05),ROSI组上述指标mRNA表达在12h点均较SAP组下降(P〈0.05)。结论罗格列酮通过抑制肺组织ICAM-1、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减轻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程度。
陈辰王卫星丁佑铭余开焕汪斌徐胜陈晓燕
关键词:胰腺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肺损伤黏附分子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启动基因的测定
2006年
余开焕张孝斌
关键词:胸苷酸合成酶膀胱移行细胞癌癌组织BTCC限速酶S蛋白
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12例分析被引量:6
2001年
张会键余开焕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非手术疗法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被引量:1
2016年
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40.0%~80.0%。营养不良降低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增加化、放疗的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肿瘤营养疗法(cancer nutrition therapy,CNT),是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疗法并重的另外一种治疗方法,这已成为广大肿瘤专业医师的共识。
余开焕王卫星
关键词:恶性肿瘤营养支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