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引飞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丙二醛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化
  • 1篇血浆
  • 1篇血小板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液
  • 1篇早期手术
  • 1篇择期
  • 1篇择期手术
  • 1篇伤膏
  • 1篇伤患者
  • 1篇烧伤
  • 1篇烧伤膏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时机
  • 1篇随意型皮瓣
  • 1篇皮瓣
  • 1篇歧化酶

机构

  • 2篇山西大同大学
  • 2篇大同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大同市第三人...

作者

  • 4篇何引飞
  • 2篇刘斌钰
  • 2篇刘斌焰
  • 1篇闫映霞
  • 1篇徐欣
  • 1篇王亚荣
  • 1篇李丽芬
  • 1篇邢雁霞
  • 1篇刘轶韬

传媒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紫花烧伤膏对大鼠随意型皮瓣成活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观察紫花烧伤膏对大鼠皮瓣存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 大鼠72只,随机分为紫花组(外用紫花烧伤膏)、阳性对照组(外用海普林乳膏)、阴性对照组(未手术组)和模型组(外用凡士林),每组18只.在大鼠背部设计蒂在头侧的8 cm×2 cm的随意型皮瓣,2次/日涂药,观察大鼠皮瓣成活情况;比较术后1、2、3和7d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并行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 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紫花组(73.58±10.74)%,模型组(33.40±16.05)%,紫花组比模型组提高了54.61% (Q =10.63,P<0.01),与海普林组(71.65±11.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花组血清SOD和NO含量高于模型组,MDA、TNF-α和IL-6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与海普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紫花组与海普林组皮瓣组织水肿、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较模型组轻,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紫花组有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形成,皮瓣血管所占面积明显高于模型和海普林组(P<0.01).结论 紫花烧伤膏可明显改善大鼠皮瓣血液循环,提高皮瓣的成活率,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损害、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NO的含量、降低TNF-α和IL-6水平、减少炎性因子释放,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刘斌钰刘斌焰李丽芬何引飞王亚荣
关键词:紫花烧伤膏随意型皮瓣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老年髋部骨折不同手术时机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对老年髋部骨折治疗结果的影响,从而对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98例手术治疗患者,其中36h内早期手术组46例,36h后择期手术组52例。对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Harris疗效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及疗效分析。结果早期手术组在手术操作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上,明显少于择期手术组,髋关节Harris疗效评分结果为两组间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上差别不大。结论对于老年髋部骨折,在手术操作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上,早期手术组有明显优越性,择期手术组,术前应详细分析各种因素,待患者全身条件可耐受手术时,根据髋部骨折类型,从而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也能达到相对理想的治疗结果。
刘轶韬何引飞
关键词:髋部骨折早期手术择期手术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皮肤大面积严重毁损伤患者的护理被引量:2
2014年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是利用负压吸引装置与特殊创面敷料连接,间歇地或持续地使创面保持在负压引流状态,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1]。在治疗过程中,创面处于一个密闭的系统内,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负压引流装置及时清除,能加快感染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防止细菌入侵,有效控制感染,已为骨科处理皮肤软组织损伤或毁损伤广泛使用。但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渗出物容易堵塞管道,需要冲洗或更换负压装置。
闫映霞何引飞
关键词:毁损伤负压引流负压吸引装置
PRP 在颅骨缺损修复中血管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在颅骨缺损修复中血管化的作用。方法在Wistar大鼠颅骨正中缘备出1.0 cm×0.8 cm大小缺损,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只植入煅烧骨,BM SCs组植入煅烧骨+BM SCs(简称复合体),对照组植入复合体+VEGF,PRP组植入复合体+PRP;观察各组大鼠4、8、12周在颅骨缺损修复中血管化情况并检测1、4周血清NO、SOD、GSH-px和MDA含量变化。结果术后4、8和12周新生血管面积比,PRP组(3.08±0.21)%、(4.41±0.32)%、(5.71±0.47)%,对照组(2.26±0.17)%、(3.75±0.29)%、(4.53±0.42)%,BM SCs组(1.47±0.19)%、(2.62±0.27)%、(3.45±0.35)%,模型组(0.99±0.18)%、(1.71±0.23)%、(2.02±0.39)%,PRP组新生血管多,面积大,血管化情况明显优于模型组、BM SCs组(P<0.01)和对照组(P<0.05);PRP组NO、GSH-px和SOD的活性显著增高,与新生血管形成呈正相关,M DA含量明显降低,与血管形成呈负相关(P<0.01)。结论 PRP能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加快颅骨缺损的修复。
刘斌钰刘斌焰邢雁霞何引飞徐欣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颅骨缺损血管化丙二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