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国宽

作品数:20 被引量:92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市荔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5篇预防接种
  • 5篇接种
  • 4篇抗体
  • 3篇疑似
  • 3篇疑似预防接种...
  • 3篇预防接种异常...
  • 3篇麻疹
  • 3篇接种异常反应
  • 2篇登革热
  • 2篇疫苗
  • 2篇水痘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抗体水平
  • 1篇登革病毒
  • 1篇登革热流行
  • 1篇痘疫苗

机构

  • 20篇广州市荔湾区...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安庆市卫生局

作者

  • 20篇何国宽
  • 12篇曾祥越
  • 3篇张万方
  • 3篇张瑞丹
  • 2篇杨翠辉
  • 2篇范建文
  • 2篇蔡明伟
  • 2篇余毅
  • 2篇范健文
  • 2篇张建华
  • 2篇黄倩
  • 2篇李海
  • 1篇杨丽莉
  • 1篇谢晰文
  • 1篇唐小平
  • 1篇王敏
  • 1篇唐晓
  • 1篇景钦隆
  • 1篇麦庆玲
  • 1篇刘北燕

传媒

  • 5篇微生物学免疫...
  • 4篇医学动物防制
  • 3篇华南预防医学
  • 3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3年广州市荔湾区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13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各医院报告的荔湾区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液样本开展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并划定疫点进行蚊媒调查和病例搜索。结果广州市荔湾区2013年报告本地登革热病例781例,发病率为86.95/10万,无死亡病例;流行季节为7月下旬至11月下旬,高峰为9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男女性别比1∶1.14;发病年龄最大92岁,最小2岁,以中青年为主。全区疫情以城乡结合部为主,随后向老城区扩散,最后波及21个行政街,有8个较大暴发点;病毒型别主要为登革Ⅰ型。结论2013年荔湾区发生登革热大流行,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疫情主要发生在城乡结合部。病媒控制不理想是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荔湾区存在不利于登革热防控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杨丽莉景钦隆曾伟锋王敏蔡明伟杨翠辉何国宽范健文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流行病学
广州市荔湾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分析
2003年
目的 通过对广州市荔湾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流行情况进行分析 ,初步探讨其流行规律与特征。方法 对 2 0 0 3年 1月至 5月广州市荔湾区发生的临床诊断为SARS病例的个案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结果  1 4 2例病例中 ,医务人员 4 6例 ,社区病例 96例 ;发病年龄以 2 0~ 4 9岁为主 ,占 71 83% ;医务人员发病为多 ,占 32 39%。社区病例中 ,一户两例以上者有 2 4户共 5 6例。社区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较密集的区域。结论 SARS传播以密切接触为主 ,空气飞沫可能是传播的主要途径 。
范建文唐晓何国宽麦庆玲张瑞丹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广州市荔湾区2008—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2008—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麻疹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广州市荔湾区共报告麻疹病例222例,5年麻疹发病率分别为21.68/10万、4.67/10万、0.56/10万、0.56/10万、3.01/10万;5、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占总病例数的41.89%;病例大部分集中在5岁以下散居儿童,特别是8月龄以下儿童,发病率为539.82/10万;本地人口病例56例,占25.23%;流动人口病例166例,占74.77%。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病例194例,占87.39%。结论流动人口发病是广州市荔湾区麻疹报告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无麻疹疫苗免疫史人群是导致麻疹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因素;合理掌握"麻疹疫苗禁忌症",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与及时接种率,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
曾祥越何国宽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
荔湾区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与相关耻辱调查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HIV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耻辱现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一对一问卷调查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MOS-HIV量表和Berger-HIV耻辱量表对72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调查,其中收回有效问卷56份,对其生活质量和相关耻辱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耻辱量表中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个人耻辱(X1),载荷量是-0.761;生存质量量表中影响较大的是情绪(Y9),载荷量是0.952。个人耻辱与情绪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27,P<0.05)。结论HIV/AIDS患者的个人耻辱感越强,其情绪就越差。
张万方张建华唐小平范健文何国宽
关键词:HIV感染者/AIDS患者耻辱
2006年广州市荔湾区部分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抗体调查
2008年
[目的]了解荔湾区10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抗原携带情况,为今后制定科学的免疫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10岁以下(包括10岁)本市户籍儿童进行随机抽查,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检测了942名10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平均携带率0.74%,乙肝表面抗体平均阳性率72.40%。接种3针以上(含3针)与接种3针以下儿童的HBsAb(+)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及性别儿童的HBsAg(+)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五"规划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策略有效地降低了10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
何国宽余毅张万方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抗体疫苗接种
一起急性集体性胃肠炎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2007年
2005年6月3~13日,我区某小学26名教师先后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排除食物中毒常规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也排除饮水污染引起的肠胃炎,推断可能是一起诺瓦克病毒性肠胃炎暴发。现将调查情况和结果报告如下:
何国宽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广州市荔湾区2010―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10―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分析AEFI发生的原因,为提高疫苗质量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荔湾区2010―2014年报告的AEFI个案资料,通过广州市荔湾区疫苗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全区同期疫苗接种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AEFI发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广州市荔湾区共报告AEFI个案596例,报告发生率为30.65/10万剂次。其中一般反应391例,占65.60%;异常反应189例,占31.71%;偶合症15例,占2.52%;心因性反应1例,占0.17%。男性353例(占59.23%),女性243例(占40.77%);≤1岁436例(占73.15%),2~7岁155例(占26.01%)。AEFI调查诊断结论 99.66%(594/596)由区级疾控机构调查组作出。结论广州市荔湾区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敏感度较高,AEFI主要发生于低年龄组婴幼儿。
何国宽梁志钦曾祥越
关键词:免疫接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广州市荔湾区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为了解荔湾区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规律,以便更好制定流行性腮腺炎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荔湾区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3年荔湾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 33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9.93/10万;全区22个街道都有病例发生;全年12个月均有病例发生,呈夏季高发态势;发病主要集中在0-14岁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占38.06%;男女比例为1.89∶1;无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占72.75%;有流行性腮腺炎免疫史的病例占27.25%,其中接种2剂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病例占2.75%。结论 2013年荔湾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学生和托幼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人群。应将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纳入入学、入托接种证查验工作,4岁儿童接种第2剂含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的疫苗,以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曾祥越何国宽梁志钦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免疫屏障
广州市荔湾区2006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
2007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06年登革热流行特征,为今后登革热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荔湾区疫情报告系统报告的病例和可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疫点及周围进行蚊媒密度监测。结果2006年7-11月荔湾区共发生310例登革热,发病率为43.99/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流行历时136 d,病例主要集中在8、9月份,占总发病数的78.71%。疫情波及20条行政街,出现家庭型、乡村型、工地型暴发。结论该次疫情为登革热的暴发流行,属于本地感染。发现可疑病例、有效控制首发病例和早发疫情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何国宽余毅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学
2012年广州市荔湾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情况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情况,分析AEFI发生的原因,为改进疫苗质量和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荔湾区各预防接种门诊报告的AEFI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荔湾区开展预防接种的疫苗共82种(不同厂家和剂型),其中22种疫苗报告AEFI157例。接种共352723剂次,发生率为44.51/10万,其中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7.50/10万(占61.78%)、15.88/10万(占35.67%)、11.34/10万(占2.55%)。157例AEFI病例中,0~1岁儿童112例(占71.34%),0-7岁儿童156例(占99.36%)。AEFI发生率居前的疫苗为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白破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报告发生率分别为253.32/10万、203.94/10万、190.28/10万。结论广州市荔湾区2012年AEFI监测具有较高的覆盖性和灵敏度。荔湾区2012年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未发生严重异常反应。加强宣传、加强培训、加强管理,有利于提高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
何国宽曾祥越
关键词:预防接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