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加勇

作品数:15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地震
  • 3篇感器
  • 3篇传感
  • 3篇传感器
  • 3篇SEED
  • 2篇地震动
  • 2篇地震台
  • 2篇预警
  • 2篇预警系统
  • 2篇震源
  • 2篇震源参数
  • 2篇日本地震
  • 2篇嵌入式
  • 2篇强震
  • 2篇汶川地震
  • 2篇网络
  • 2篇微震
  • 2篇微震观测
  • 2篇救灾
  • 2篇IPV6

机构

  • 12篇中国地震局地...
  • 9篇中国地震局
  • 7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地震台网...

作者

  • 15篇何加勇
  • 7篇陈会忠
  • 5篇赖晓玲
  • 5篇李松林
  • 4篇泽仁志玛
  • 3篇胡彬
  • 2篇张晁军
  • 2篇陆松宝
  • 2篇侯燕燕
  • 1篇王未来
  • 1篇宋占龙
  • 1篇黄建平
  • 1篇刘明军
  • 1篇王建军
  • 1篇蔡晋安
  • 1篇刘宝峰
  • 1篇孙译
  • 1篇樊计昌
  • 1篇吴荣辉
  • 1篇闻军

传媒

  • 3篇国际地震动态
  • 3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地震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由诸城-宜川人工地震剖面反演结果看太行山两侧岩石圈结构的差异被引量:37
2011年
利用诸城-宜川人工地震折射/宽角反射剖面的资料,得到了华北克拉通南部岩石圈二维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太行山东西两侧岩石圈结构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东侧较薄,为70~80km;西侧较厚,为85~120km.在太行山重力梯度带附近,岩石圈厚度出现了约30km的突变.岩石圈地幔和下地壳介质的P波速度值东侧较低,西侧较高.东侧的中下地壳内存在不同尺度的低速体,西侧则尚未发现.这些差异表明,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也是一条岩石圈厚度突变带和岩石成分分隔带.根据Pm波的波形特点,推测东部地区的莫霍面不再是一个尖锐的间断面,而是一个复杂的过渡带.初步分析认为,上地幔物质的热机械-化学侵蚀作用是引起太行山东侧岩石圈减薄和破坏的主要机制,太平洋板块俯冲是改变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性质的重要动力学因素.
李松林赖晓玲刘宝峰王志铄何加勇孙译
关键词:克拉通破坏
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数据服务系统被引量:4
2010年
介绍了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数据中心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库结构,数据快速访问方法,海量数据存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软件结构等内容.软件系统实现了Web,Ftp及AutoDRM方式的数据服务功能;同时以SEED,MiniSEED,SAC等数据格式提供下载服务,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何加勇吴建平王未来
关键词:地震台阵数据服务数据库SEED
2006年唐山地区临时地震台网微震观测初步结果被引量:4
2008年
2006年8~10月在唐山-滦县地区布设了密集的临时地震台网,记录微震活动。临时台网由30台数字地震仪组成,台站间距为2~5km(其中2台仪器布设在唐山闹市区的大城山公园和南湖公园,进行强干扰背景下的地震观测试验)。现已得到由4个以上台站同时收到信号的398个地震的震源位置,而在相同时段从地震目录上仅能查到大约40次地震事件。这说明临时地震台网可以记录比区域台网更多的微震事件,为观测区构造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基础信息。
赖晓玲李松林何加勇孙译
关键词:微震观测地震记录震中分布
2011年3月11日本地震预警系统评述
<正>1.引言日本是全球第一个建立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在2011年3月11日本9.0特大地震时发挥了作用。本文介绍了日本预警系统在3.11地震时的具体实践、作用和地震预警实际数据。同时介绍了日本地震预警系统技术和在全国实...
陈会忠侯燕燕何加勇王东彬陆松宝
文献传递
日本地震预警系统日趋完善被引量:24
2011年
日本是全球第一个建立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在3·11日本9.0特大地震时发挥了作用。本文介绍了日本预警系统在3·11地震时,东京地区公众在地震S波最大震动之前收到地震报警信息,得以避险。介绍了日本地震预警系统技术和在全国实施的概况,指出地震预警工程是一个复杂社会工程。日本从预警技术到能够为公众服务,采用的方式和体制,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陈会忠侯燕燕何加勇王东彬
关键词:地震预警公众服务
地震波形归档格式分析和转换被引量:4
2009年
本文分析了台阵数据中心使用的SEED格式,对比了台阵数据中心使用的SEED与JOPENS使用的SEED格式之间的不同之处,提出两者之间的转化方法,并编写了相应的代码,实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
何加勇李松林陈会忠
关键词:IRISSEED地震数据格式
地震观测信息技术创新思考
2012年
1地震学是观测的科学,高新技术推动现代地震学发展 地震学是观测的科学,纵贯现代地震学的发展,地震观测离不开高新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主要指传感器技术、遥测技术、遥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地震学近代经历了几个阶段:经典地震学阶段也称模拟地震学,定量地震学阶段也称数字地震学。地震学的每一步发展都和高新技术密不可分,高新技术应用越来越多,人类对地球和地震的了解越深入。
陈会忠蔡晋安黄建平泽仁志玛沈萍何加勇王东彬陆松宝
关键词:数字地震学技术创新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地震观测信息技术
南北构造带天水、武都强震区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构被引量:8
2009年
利用两条相互垂直的高分辨地震折射/宽角反射剖面和相应的非纵观测的多个扇形剖面取得的人工地震资料,研究天水和武都8级大震区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构和构造.二维剖面结果显示,地壳沿垂向可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两大层.上地壳中部存在低速层,层内介质速度比背景值低0.3~0.5km/s.莫霍面深度大约为46~48km.NE向的天水-武都剖面下地壳速度在横向上变化剧烈,NW向的成县-武山剖面,在礼县以西,Moho面和C界面有被上涌物质改造过的迹象.三维速度成像显示,在105°E附近,从7至11km的深度范围内,存在一条近NS向的断裂带,在该带的两侧速度结构有明显的差异,西侧为低速异常,而东侧为高速异常,这一近NS向的断裂带与二维剖面的下地壳深断裂在位置上很接近.该地区的几个8级大震均发生在105°E附近,并且呈一近NS条带.
赖晓玲李松林宋占龙樊计昌刘明军何加勇
关键词:南北构造带地震测深强震区地震勘探
汶川地震综合参数处理与地震台网救灾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球地震台网都对汶川8.0级地震作了快速反应,仅仅地震速报已经无法满足特大地震的挽救生命及救灾的需要,本文研究了世界主要地震台网在汶川特大地震后的反应和产出,提出了我国地震台网必须反思只重视"地震速报"的作法,建议我国地震台网必须结合大地震救灾实际,研究地震台网综合快速地震动和震源参数产出,以适应政府和人民抗震救灾的需要。
陈会忠侯燕燕王东斌泽仁志玛张晁军胡彬闻军何加勇陆松宝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震台网地震动震源参数
震动图快速生成系统研究被引量:24
2006年
震动图(ShakeMap)是描绘地震发生之后地震动分布情况的一种工具,它显示的是地震产生的地面运动和可能的烈度破坏情况.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如何实现用计算机自动绘制震动图,主要选择了峰值地面加速度等值图、仪器烈度分布图为研究对象.并对如何确定强震动质心、如何在台站稀疏地区估计地面运动加速度值、如何进行场地校正、如何将PGA/PGV转换为仪器烈度值做了深入的研究.
泽仁志玛陈会忠何加勇代光辉胡彬
关键词:PGA等值线分布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