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冬梅
- 作品数:18 被引量:42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颌骨外科内固定用钛板、钛钉需要常规取出吗?被引量:19
- 2007年
- "颌骨外科"是指包括颌骨骨折、正颌外科和肿瘤术后骨缺损重建的学科。坚强(固)内固定主要用于骨折、截骨和植骨的功能性稳定固定,对其固定材料是否需要常规取出,国内外仍然存在争议。作者结合临床经验和国内外文献观点,对这一问题根据固定部位有无症状分为2种情况进行讨论。"有症状"钛板的取出原因主要是感染,钛板移位、断裂、外露,钛钉松动,面部外形隆突,植入体周围疼痛,牙种植义齿修复前的需要,温度变化敏感和患者的心理需要等,约占钛板固定患者的5%~29%。"无症状"钛板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医师不主张常规取出。
- 何冬梅安金刚张益
- 关键词:钛板钛钉
- 鼻骨-眶-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探讨鼻骨-眶-筛骨(NOE)骨折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手术方法。方法2000至2003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创伤中心收治29例NOE骨折(单纯NOE骨折2例、合并颅面其他骨折27例),临床典型表现为内眦间距增宽、鼻畸形、眼球内陷或下陷伴复视。手术治疗包括骨折复位、眶壁缺损重建、内眦韧带悬吊和鼻成形。术后对眼球内(下)陷和复视的改善情况和NOE区形态指数进行评价。结果术后3~6个月复查率48.27%。术后感染率10.35%。14例眶壁修复术后,9例眼球内(下)陷得到矫正,5例显著改善;13例内眦韧带悬吊术后,内眦畸形明显改善;4例术后出现慢性泪囊炎,摘除泪囊或行内鼻腔泪囊吻合术。22例手术前后形态测量值及相关指数比较术后内眦间距变小、内眦处鼻梁矢状高度增大,鼻根指数接近正常值、睑裂对称指数97.5%、内眦处鼻梁矢状高度对称指数89.7%。结论根据畸形特征采用多种术式组合治疗NOE骨折,多数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但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眼球内陷和内眦畸形的手术矫治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良。
- 张益安金刚孙勇刚刘林何冬梅
- 关键词:骨折固定术眼球内陷
- 中国汉族成年人骨性眼眶的应用测量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 :建立中国汉族男女骨性眼眶区域各解剖标志之间线性关系的参考值。方法 :对 86例 (男62例 ,女 2 4例 )中国汉族成年干颅骨标本眼眶区域的解剖标志点进行测量 ,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男性左右眶宽、眶下孔a、眶上孔a和眶下孔c存在明显差异 ,女性左右眶宽和眶上裂前距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并得出眼眶解剖标志的的参考值范围和形态学参数 ;男、女眼眶各项指标中 ,眶深、眶宽和两眶宽等测量结果显示出性别差异 (P <0 .0 5 )。结论 :得出了中国正常成年人男、女眼眶形态及各解剖标志外科操作的安全参考值范围。累及眼眶的颅面骨折手术时要以此参考值为依据 ,以提高手术的效果 。
- 邹立东张益俞光岩聂红平何冬梅
- 关键词:眼眶
- 改良的腮腺切除术被引量:64
- 2002年
-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腮腺切除术。方法 该改良术式的要点为 :①采用隐蔽的面部除皱切口 ,避免了常规术式的耳前和颈部切口 ;②在SMAS筋膜下翻瓣 ,减少了术后Frey综合征的发生 ;③采用总干法解剖面神经 ,减少了面神经周围支损伤的机率 ;④暴露面神经总干后 ,根据肿瘤的位置 ,选择性解剖面神经颈面干而行腮腺部分切除术 ,保护腮腺的部分功能 ;⑤采用蒂在上方的胸锁乳突肌肌瓣填塞腮腺切除后的凹陷区 ,避免了常规术式后的面部畸形。结果 采用该术式对 12例患者行腮腺切除术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后随访 3~ 12个月 ,患者面部疤痕不明显 ,外形恢复良好 ,面神经损伤均完全恢复 ,且无 1例出现Frey综合征。 结论 改良的腮腺切除术克服了传统术式的缺陷 ,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和普及。
- 毛驰俞光岩彭歆刘林何冬梅张晔
- 关键词:腮腺切除术面神经FREY综合征
- 婴幼儿血管瘤49例的诊断与处理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观察与记录婴幼儿血管瘤自然消退完成的年龄与美容结果。方法回顾研究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1986至2004年49例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病年龄、初诊年龄、性别。用照片记录血管瘤的部位与体积,每隔3~12个月随访1次,直到血管瘤完全消退为止。49例中用泼尼松治疗16例,修整手术5例,其余33例未经任何治疗,观察并用照片记录直到自然消退为止。结果49例婴幼儿血管瘤中的33例(67%)完全自然消退,完全消退的年龄最早9个月,最晚10岁,平均5.4岁。消退后不留过多的皮肤、纤维脂肪、瘢痕,无血管扩张,有很好的美容结果。结论除具有严重并发症的婴幼儿血管瘤,例如扩张、破坏、阻塞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时需即刻积极治疗以外,绝大多数患儿(观察随访到5~6岁)可完全消退,获得满意的效果。
- 曾祥辉赵福运张建国张震康俞光岩何冬梅
-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自然消退口腔颌面外科发病年龄血管扩张泼尼松
- 三维CT立体测量在陈旧性颧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三维CT立体测量系统对于提高陈旧性颧骨骨折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 陈旧性颧骨骨折病人23例,术前进行CT扫描,将原始数据用三维测量软件处理进行三维骨重建,通过测量颧骨突点(mp)至外耳门一点(po)的距离来反映颧骨的相对突度,颧颌点(zm)至乳突点(ms)的距离来反映颧骨下缘的相对突度。比较健患两侧的差值为颧骨前后移位的程度。在手术中颧弓骨折线两侧作标记,按测量差值定量移动颧骨进行复位。术后进行CT扫描,用上述指标定量评价颧骨复位效果。结果23例颧骨复位均达到三维对称和基本对称。结论 三维CT立体测量系统可以实现对颧骨移位的空间立体测量,准确性高,对陈旧性颧骨骨折的手术复位有指导意义。
- 何冬梅张益张震康唐光健吴林波冯涛
- 关键词:三维CT测量
- 三维头颅模型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被引量:53
- 2001年
- 目的 开发三维头颅模型技术并研究其在口腔颌面部复杂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CT扫描和快速成型技术通过软件制作三维头颅模型 ,应用于颧骨粉碎性骨折、颜面不对称畸形、肿瘤术后颌骨缺损畸形以及种植修复的治疗效果。结果 三维头颅模型指导的 8例口腔颌面部复杂畸形患者的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三维头颅模型在口腔颌面部复杂畸形的治疗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何冬梅张益张震康冯涛吴林波唐光健
- 1084例颌骨骨折的临床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04
- 2003年
- 目的总结分析颌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84例颌面骨折发生的年龄、性别、原因、全身损伤、骨折类型、治疗及手术并发症。结果颌骨骨折男性多发,20~40岁为好发年龄段;原因以交通事故伤为最多,占49.2%,19%的病例伴有全身损伤。下颌运动受限、咬合紊乱和颜面畸形是颌骨骨折的三个主要体征。85.5%的骨折行手术复位和坚固内固定。5.1%的病例术后发生感染。结论颌骨骨折中年轻男性多见,交通事故伤是其最主要原因。直接复位和固定、截骨以及植骨是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颌间牵引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坚固内固定技术促进了颌骨骨折的治疗。
- 邹立东张益何冬梅刘林安金刚段登辉
- 关键词: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颌间牵引
- 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术在临床N0口腔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术在口腔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7例临床N0(T1~3)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行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清扫范围为第Ⅰ、Ⅱ、Ⅲ区淋巴结。记录颈清扫手术时间、术后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术后肩功能及随访结果。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x±s)为(1.6±0.2)h。术后病理检查证实5例出现颈淋巴转移(19%),转移发生于第Ⅰ区2例(7%)、第Ⅱ区4例(15%),其中1例同时存在第Ⅰ、Ⅱ区转移。肩功能在术后3个月内基本恢复。术后随访2~4年,随访率100%,未见原发灶复发及颈淋巴转移。结论 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术是临床颈部N0口腔癌的合适术式,它既能达到治疗目的,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肩颈部外形与功能。
- 郭传瑸张晔何冬梅张雷俞光岩毛驰
- 关键词:肩功能适应证
- 三维定位面弓的设计及其在颧骨骨折复位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设计研制三维定位面弓,并对其用于颧骨骨折的术前诊断、术中复位校准以及术后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设计并制作可用于测量颧骨突度、面侧方宽度以及眼球突度的三维定位面弓,用于颧骨颧弓粉碎性骨折和陈旧性颧骨骨折共5例,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开发并研制出可用于测量颧骨前突度、面宽和眼球突度的三维定位面弓,通过对5例颧骨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结论:三维定位面弓是颧骨不对称畸形的定量测量工具,可用于术前颧面部软组织畸形诊断、术中复位指导和校准,以及术后面部对称性评价,还可用于眼球突度的测量。
- 何冬梅张益张震康
- 关键词:颧骨骨折颧弓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