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丽芳

作品数:20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病毒
  • 17篇肝炎
  • 16篇乙型
  • 16篇乙型肝炎
  • 15篇肝炎病毒
  • 14篇乙型肝炎病毒
  • 9篇基因
  • 5篇抗原
  • 4篇核心基因
  • 4篇肝病
  • 3篇乙肝
  • 3篇乙肝病毒
  • 3篇抗体
  • 3篇反义
  • 3篇DNA
  • 3篇病毒基因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肾综合征
  • 2篇肾综合征出血...

机构

  • 18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肿瘤研...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传染病...
  • 1篇中国生物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20篇何丽芳
  • 12篇闻玉梅
  • 5篇袁正宏
  • 4篇张蕾青
  • 3篇陈常庆
  • 3篇吴祥甫
  • 3篇李雪萍
  • 2篇卫清
  • 2篇尹有宽
  • 2篇胡德昌
  • 2篇瞿涤
  • 2篇翁心华
  • 1篇黄玉仙
  • 1篇武力
  • 1篇屠红
  • 1篇蒋伟伦
  • 1篇张德强
  • 1篇杨佩珍
  • 1篇顾健人
  • 1篇熊思东

传媒

  • 5篇中华实验和临...
  • 4篇上海医学
  • 3篇病毒学报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2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8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源导入乙型肝炎病毒增强子Ⅱ片段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表达的影响
1993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由一环状,部分双链DNA分子组成,分别编码S、C抗原X蛋白及多聚酶,这些基因的表达受启动子和增强子序列等的调控。近年国内外学者利用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系统对HBV基因组进行缺失分析,发现了一个新的具有顺式调控HBV基因转录的元件——增强子Ⅱ(EN Ⅱ),它位于1627-1774核苷酸之间。
袁正宏何丽芳闻玉梅吴雪汪垣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增强子基因表达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基因突变的发现
1992年
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感染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过去研究发现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内有病毒DNA整合者仅为10%左右,故整合并非致乙肝病毒持续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比各组乙型肝炎患者肝内及血内病毒DNA的阳性率,发现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表现为肝内病毒DNA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病毒DNA阳性率,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可能在肝内存在缺陷型而致病毒不能包装、成熟而释放入血。分别用编码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S基因及核心抗原的C基因与慢性乙肝患者的肝活检组织DNA杂交,发现有个别患者的C基因缺失而S基因呈整合状态。用蛋白印迹转移技术还发现肝癌组织内有分子量异常的类似核心抗原蛋白。
闻玉梅陈子平何丽芳顾健人范大方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肝活检核心抗原蛋白印迹基因缺失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在鸭体内抑制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表达的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研究反义核酸的抗病毒作用。方法设计合成了针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前S(PreS)基因区第951968位核苷酸的硫代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以20μg/g体重/日剂量对3只腹腔感染DHBV52毒株后,血清DHBsAg及DHBVDNA阳性鸭连续静脉注射10天,同时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另3只感染鸭作为对照。结果对照鸭注射生理盐水后,血清DHBsAg及DHBVDNA阳性未见明显改变,肝组织DNASouthern杂交在30与23kb左右杂交信号明显。注射ASODN鸭在10天后,2/3鸭血清DHBsAg及DHBVDNA量显著降低,3/3鸭肝组织中30kb左右的杂交信号显著减弱,23kb左右未见杂交信号。结论说明该段ASODN在鸭体内能部分抑制DHBV的复制与抗原表达。
何丽芳吴祥甫陈常庆陈常庆姚忻陈波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抗病毒治疗
重组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YIC)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9
1999年
研制了抗原-抗体复合物型乙肝治疗性疫苗。用小鼠实验证明这一治疗性疫苗的作用机理为:通过复合物中抗体Fc段与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促进了细胞摄取抗原。复合物中的抗原经呈递后可比单纯抗原更有效地激活T细胞增殖,释放更多的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属TH1类型应答。复合物可在小鼠中诱生较单纯抗原诱生的抗-HBs高10倍以上。复合物还可诱生更强的细胞免疫,表现为经特异的抗原刺激后,γ-干扰素的 mRNA量增多。还发现复合物可在对 HBsAg低应答鼠系中(B 10.S)诱生与正常应答鼠相当的抗体效价。在 HBsAg阳性转基因鼠中,复合物可使部分鼠的 HBsAg转为阴性,并可产生抗- HBs,反映这一疫苗具有疗效。为制备人用乙肝治疗性疫苗建立了用重组酵母菌表达的HBsAg与人高效价抗乙肝免疫球蛋白组建治疗性疫苗的工艺,以及产品标化及效力的参比实验技术。
闻玉梅何丽芳瞿涤马张妹姚忻
关键词: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应答
乙肝病毒反义DNA的合成被引量:1
1995年
为了深入研究反义DNA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设计合成了针对乙肝病毒基因不同功能区域的反义片段20个,无关序列4个,长度为15聚到18聚,分为无修饰反义DNA、反义DNA-多聚赖氨酸共价连接物、部分硫代和全硫代反义DNA四种。合成反应是在ABI381型DNA合成仪上以1μmol或10μmol的规模进行的,但在计算机程序上作了一些修改以适应于部分硫代和全硫代DNA合成。抑制实验的结果说明,所有合成的反义DNA均对乙肝病毒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互补于乙肝病毒PreS_2翻译起始区的反义15聚-多聚赖氨酸表现出很强的抑制活性。针对核心蛋白翻译起始区的反义DNA和针对聚合酶翻译起始区下游的反义DNA也均表现出好的抑制活性。
陈常庆陈波徐金旺吴祥甫何丽芳袁正宏闻玉梅
关键词:反义DNA乙肝病毒DNA
鸭乙型肝炎病毒DNA体内转染的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利用两种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DNA 双体质粒及环化的 DHBV DNA 体内转染2d 龄鸭及4~20d 龄鸭,大多数鸭产生了短暂病毒血症,少数鸭产生了持续病毒血症。转染鸭血清中检测列DHBs/preS Ag、DHBV DNA 及 DHBV 病毒颗粒,转染鸭血清腹腔注射1d 龄鸭可感染成功,转染鸭肝组织检测到复制型 DHBV DNA,提示转染后既有抗原的表达,又有病毒的复制。另外,用两种DHBV DNA 单体质粒体内转染2d 龄鸭,转染鸭血清中只检测到 DHBs/preS Ag,未测及 DHBVDNA,肝组织中也未测及复制型 DHBV DNA 的存在,提示转染后只有抗原的表达,没有病毒的复制。
邓卫文闻玉梅何丽芳赵苏伶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DNA病毒转染
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ODN)衍生物抑制乙肝病毒抗原表达的研究被引量:5
1995年
为比较针对中不同基因的ODN硫代衍生物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抗原表达,合成了与核心蛋白编码基因起始码上游序列(#1893-1907),多聚酶蛋白编码基因起始码上游及内部序列(#2297-2313,#2797-2813)3.5kbRNA3′端起始负链DNA合成序列(#l817-1831)互补的寡聚脱氧核苷酸硫代衍生物[C-ODN,P-ODN,PM-ODN,PBS-ODN],分别在HBV短暂表达和稳定表达细胞培养系统中观察其抑制HBV抗原表达的作用。结果发现,当培养液中ODN浓度为20μmol/L时,四种ODN均能抑制HepG22.2.15细胞HBsAg(乙肝表面抗原)的产生(抑制率分别为:C-ODN,24.5%;PODN,13.4%;PM-ODN,38.4%;PBS-ODN,28.4%);与HBVDNA双体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后部分ODN可明显抑制HBVDNA在细胞内表达(HBeag分泌抑制率分别为:C-ODN,52%;PM-ODN,70%;P-ODN,48%;PBS-ODN,18%)。用测定上清中人白蛋白的结果证明,C-ODN的细胞毒作用最低。对C-ODN的作用机理及进一步发展ODN的应用也进行了?
袁正宏何丽芳赵苏伶吴祥甫陈常庆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
用不同标记的乙型肝炎病毒DNA探针对肝组织内病毒基因进行原位核酸分子杂交
1988年
本文报道采用国产[α-(55)~S]dATP及进口[3~H]dNTP与生物素标记HBV DNA全基因探针进行原位核酸分子杂交,均可获得阳性结果。其中[3~H]dNTP标记探针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最佳。对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核酸分子杂交,结果与肝组织提取物经Southern吸印转移HBV DNA杂交的阳性率完全一致。原位核酸杂交显影后的银颗粒呈灶性分布于肝细胞内,提示病毒在肝内扩散为细胞——细胞间传播方式进行。对1例有复制型HBV DNA的肝癌组织进行原位核酸分子杂交,发现HBV DNA主要分布在光镜下癌细胞旁肝细胞胞浆中,而癌细胞中未测得HBV DNA,其意义有待更多病例数检测后才能阐明。
黄耀星何丽芳闻玉梅
关键词:肝组织同位素标记组织切片病毒基因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样本中汉坦病毒RNA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观察病毒血症在病程各期的变化。方法 根据汉坦病毒血清Ⅰ型 76 - 1 1 8株及血清Ⅱ型 80 -39株M基因G1区设计两对公有引物及一条探针 ,应用RT nestedPCR方法对 5 7例 96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中HV RNA检测 ,所有PCR产物用DOT Blot证实。结果  96份样本中 6 8份阳性 ,阳性率70 .8% ;在病程第 1、2、3周 ,HV RNA检测率分别为 94.7%、47.5 %、2 5 % ,P <0 .0 5 ;重型病人持续 2周HV RNA阳性检测率 1 0 0 % ,而轻、中型分别为 1 2 .5 %及 42 .8% ,P <0 .0 5。结论 在HFRS病程中 ,病毒血症是一个急性过程 ,与发热期相平行 。
黄玉仙杨佩珍瞿涤何丽芳尹有宽翁心华
关键词:汉坦病毒聚合酶链反应肾综合征出血热
克隆乙型肝炎病毒DNA在肝与肾细胞中复制与表达的研究
1999年
目的 对比研究在体外细胞培养系统中乙型肝炎病毒( H B V) 在肝、肾细胞中的复制与表达。方法 用克隆 H B V D N A(p177 、p3 .8 Ⅱ、p C M V3 .9) 分别转染 Hep G2 与293 细胞系;p177 与p3 .8 Ⅱ还转染了原代人胚肾细胞。培养后收集转染细胞培养上清液,用 E L I S A 法检测 H Bs Ag 与 H Be Ag ;提取转染细胞的 D N A 与 R N A,进行 Southern 与 Northern 印迹杂交检测细胞内 H B V D N A 与 H B V R N A。结果 转染 Hep G2 细胞, H Bs Ag 与 H Be Ag 均有高水平表达; Southern 与 Northern 印迹杂交显示特异的 H B V D N A 与 H B V R N A 杂交信号。而转染293 细胞后, H Bs Ag 与 H Be Ag 仅出现很低水平表达; Southern 和 Northern 印迹杂交除p C M V3 .9 转染细胞出现明显的 H B V 特异杂交信号外,其他为阴性或微弱阳性。转染原代人胚肾细胞均无 H Bs Ag 与 H Be Ag 表达。结论  H B V D N A 在肝细胞中可以复制与表达,在肾细胞中仅有低水平的病毒抗原表达而无复制,只?
张蕾青张德强姚忻马张妹何丽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表达DNA克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