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小红
-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生物信息学在筛选影响结直肠癌预后基因中的应用
- 2021年
- 目的拟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查出影响结直肠癌(CRC)预后的相关基因,为寻找CRC早期诊断标志物提供指导。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正常结直肠和CRC组织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结果共检测到62个DEGs,分析发现下调的DEGs在肾素和胰腺分泌调节信号通路富集,相关基因为CLCA1和CLCA4,而上调的DEGs未见明显的信号通路。对其中6个下调基因进行分析,发现6个下调基因中有2个对结肠腺癌预后有明显影响,通过富集分析发现,CLCA4在肾素分泌通路中表达明显降低。结论CLCA1和CLCA4在CRC中表达明显降低,有可能成为CRC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 伏小红冯宦翔苟伟杨敏郭靓屈春燕
- 关键词:结直肠癌差异表达基因
- 2006-2009年重庆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监测
- 目的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是儿童社区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也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为了解Hi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状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儿童急...
- 夏勇武刘岚楚丽娟伏小红任敏蒲
- 文献传递
- 儿童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耐药及感染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SP)和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的分布特征、耐药情况,及耐药菌抗生素间的相互影响,以更合理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09-2010年临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痰、咽拭子或肺泡灌洗液培养分离Hi和SP。因子需求试验鉴定Hi,头孢硝噻酚法检测β-内酰胺酶;奥普托辛和胆汁溶菌试验确认SP。两菌均采用K-B法检测常用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收集SP 495株,Hi 515株,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以呼吸科分离率最高。SP对红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98.4%、66.1%、98%和81.6%,其对青霉素敏感性仅为9.5%。Hi有42.7%产生β-内酰胺酶,Hi对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2.1%、21.6%、36.7%和62.7%。与青霉素敏感SP和β-内酰胺酶阴性Hi相比,耐药SP和阳性Hi更易对氯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结论 SP和Hi以婴幼儿为主,多见于呼吸科。其耐药情况严峻,青霉素耐药和产β-内酰胺酶菌株会诱导其他抗生素耐药,引发多重耐药。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对两菌的耐药监测应引起高度重视。
- 楚丽娟刘岚谢伟景春梅伏小红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儿童
- 白玉县藏族成年人血糖血脂情况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初步了解当地藏族居民的血糖、血脂情况,为该地区的血糖、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2018年9-12月收集长期生活在白玉县的18~85岁的707例藏族成年人为调查对象,采集空腹血清标本,进行血糖(GLU)、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检测,并用IBM SPSS22.0对结果进行年龄、性别分组分析。结果与女性相比,男性血清中TG、空腹静脉血糖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的血糖水平各年龄段均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18~岁的HDL-C水平低于同年龄段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的各种血脂异常率和高血糖率均高于女性,且均在45~岁年龄段达到高峰,60岁后有所下降。结论白玉地区藏族成年男性的血脂和血糖异常率较成年女性高,其中血糖和HDL-C水平差异明显。因此与白玉地区藏族成年女性相比,成年男性的血脂血糖水平应得到更多关注。
- 伏小红冯宦翔苟伟大白玛杨敏屈春燕
- 关键词:藏族成年人血糖血脂
- 喹诺酮信号分子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喹诺酮信号分子(PQS)对铜绿假单胞菌(PA)毒力的影响。方法选择PAO1作为实验菌,分为PQS组、PQS与抑制剂组、抑制剂组以及正常组。QPCR方法检测Ⅲ型分泌系统(T3SS)的调节基因ExsA和毒力蛋白基因ExoS的转录水平;分光光度计检测绿脓素生成量;作用肺泡上皮细胞A549,用平板计数法比较PAO1粘附和侵袭力;构建小鼠腹膜炎模型,观察PQS对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 PQS增多和减少不影响PAO1的成长情况。与正常组相比,PQS组的ExsA与其调控表达的ExoS毒力蛋白基因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QS组PAO1产生的绿脓素也明显升高,抑制组却明显下降(P<0.01);与A549细胞作用时,抑制剂组PAO1的粘附和侵袭力均显著降低;腹膜炎模型小鼠PQS组存活时间也降低明显(P均<0.01)。抑制剂组Exos的转录水平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抑制剂组的ExsA转录水平无明显差异,PQS组PAO1的粘附力和侵袭力没有改变(P均>0.05)。结论在PA感染宿主的整个过程中,PQS能维持粘附和侵袭能力,PQS的浓度与绿脓素的产生有正相关关系,从而最终使宿主的存活时间成负相关。
- 伏小红张雪梅景春梅刘岚尹一兵姜俊茹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毒力
- 铜绿假单胞菌儿童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临床分析及喹诺酮信号分子对其毒力的影响
- 目的:研究儿童PA引起的CAUTIs的特征,分析其危险因素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为PA-CAUTI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探讨喹诺酮信号分子(PQS)对PA(铜绿假单胞菌)毒力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
- 伏小红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喹诺酮信号分子侵袭力
- 22例儿童铜绿假单胞菌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研究儿童铜绿假单胞菌(PA)引起的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CAUls)的特征,分析其危险因素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为PA-CAUl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2例PA.CAUTIs患儿临床资料、实验数据和影像学特点,并与同一时期随机选择54例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E.coli)引起的CAUls进行对比。结果22例PA-CAUTIs中白蛋白水平均值为(32.25±13.81)mg/ml、19例有住院史、6例有尿路手术史、7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20例有基础疾病。与E.coli.CAUTIs进行比较,PA-CAUTIs患者的白蛋白水平更低(P=0.017),有住院史(P=0.03)、尿路手术史(P=0.03)、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P=0.044)史的比例更高。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有住院史、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白蛋白值、有基础疾病、尿路手术史)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基础疾病(OR值8.500,95%C/1.513~47.761,P=0.037)和尿路手术史(OR值6.196,95%C/1.120-34.273,P=0.037)是PA-CAUTIs的独立危险因素。PA菌株对哌拉西林、氨曲南、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都为36.36%,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定的耐药率为31.82%,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4.55%)相对较低,只对多黏菌素为全部敏感。结论有基础疾病和尿路手术史是PA-CAUT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多黏菌素可考虑为其治疗的首选药物。
- 伏小红周雯张雪梅尹一兵景春梅刘岚赵洁
- 关键词:假单胞菌铜绿社区获得性感染泌尿道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 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生物膜体外形成规律及其扫描电镜形态学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THi)生物膜(BF)体外形成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BF内部结构。方法:以NTHi标准菌株ATCC49247为研究菌株,以铜绿假单胞菌(PA)标准菌株PAO1为阳性对照菌株,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培养1、2、3、4、5、6和7d时,使用平板计数法和结晶紫染色法检测BF形成情况,并于3d时采用SEM检测ATCC49247的BF结构。结果:平板计数法检测BF内菌落数,ATCC49247和PAO1培养3d时活菌数逐渐上升至最高,而后逐渐下降,至7d时分别降至(0.829 4±0.007 5)×107cfu·mL-1和(0.942 6±0.019 9)×107cfu·mL-1,培养3、4、5和6d时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种细菌各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晶紫染色检测BF致密程度,ATCC49247和PAO1培养3d时BF致密度逐渐上升至最高,波长570nm吸光度(A570)值分别为2.717 4±0.017 2和2.885 3±0.039 0,而后逐渐下降,至7d时分别降至0.151 7±0.074 5和1.196 9±1.108 5,各时间点2组细菌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3、4和5d时2组细菌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种细菌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观察,培养3d时ATCC49247形成了典型的BF结构。结论:ATCC49247可以在体外形成BF,结晶紫染色、平板计数和扫描电镜可作为检测BF的常规手段。
- 姜俊如刘岚沈犁楚丽娟张佳星王磊周薇伏小红
- 关键词: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生物膜扫描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