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海建
- 作品数:62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台州市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台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应用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78例(107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激光虹膜切除术后行激光周边虹膜形成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视力、眼底、眼压、房角、视野等指标进行观察,随访6个月,对治疗结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78例(107眼)患者经过治疗,成功率为79.44%。随访6个月,78例患者在治疗前后视力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眼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房角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加深,术后30天房角镜结果显示57眼房角完全开放,50眼部分开放,8眼有点状前粘连。术后6月房角镜结果显示56眼房角完全开放,49眼部分开放,9眼有点状前粘连。治疗后有105眼C/D无明显变化,2眼C/D扩大至0.6以上,视野检查有4眼出现旁中心暗点,其他103眼视野无变化,治疗后暗室俯卧试验均为阴性。本研究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可松解房角粘连,有效控制眼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龚祎伍海建郑聪
- 关键词: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激光虹膜切除术
- 连续缝纫式缝合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离断及其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评价外伤性睫状体离断连续缝纫式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3例(13眼)外伤性睫状体离断合并眼内其他闭合性损伤者,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同时采用内路法连续缝纫式缝合复位离断的睫状体,并对其疗效,手术优点及有关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期间经超声生物显微镜及前房角镜检查,所有术眼睫状体复位良好。B超及眼底镜检查无视网膜脱离。除2眼术后2~3 d有一过性高眼压外,所有术眼随访期间眼压均正常,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其他术中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结论:睫状体离断内路法连续缝纫式复位术创伤小,手术效果佳,可与虹膜、晶状体、玻璃体等手术同期进行。
- 伍海建徐德建段宏辉管涛徐志伟张令洁
- 关键词:睫状体离断复位术
- Akreos Adapt人工晶状体十字形袋/沟固定法在后囊大破孔时的应用
- 2010年
- 目的 观察Akreos Adapt亲水性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OL)十字形袋/沟固定法植入在外伤后或白内障术中出现的后囊大破孔时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1例(31眼)后囊大破孔者采用十字形袋/沟固定法植入Akreos Adapt亲水性丙烯酸酯折叠式IOL.随访期内观察其术后视力及视觉症状、术后炎症反应、IOL位置及固定状态、囊膜混浊程度、瞳孔和眼压等情况.结果 术后所有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1~0.2者4眼,0.3~0.4者5眼,≥0.5者22眼.所有术眼的IOL均在位,基本居中、无移位,视轴透明,未见严重的术后炎症反应或IOL相关并发症,瞳孔及眼压正常.结论 在后囊大破孔但连续环形撕囊完整时可采用十字形袋/沟固定法植入Akreos Adapt亲水性丙烯酸酯折叠式IOL,该法简便、快捷、安全,植入后IOL位置稳定居中,并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眼内稳定性.
- 伍海建张龄洁王超军
- 中国人散发性圆锥角膜VSX1基因变异检测与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 探讨中国人圆锥角膜VSX1基因的变异类型和变异特点.方法 横断面研究.收集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中心的50例散发性圆锥角膜患者做为病例组,其中男性29例,年龄(19.0±4.8)岁.选取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直接测序技术,对VSX1基因全部5个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拼接部,进行基因变异的检测;生物信息学分析这些基因变异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 发现VSX1基因4种碱基变异类型,包括二种错义变异和一种单核苷酸多态性改变:1例圆锥角膜患者在VSX1基因第1外显子氨基酸131位点精氨酸错义变异为脯氨酸(即p.R131P变异),此变异在对照组中未检出;2例圆锥角膜患者在VSX1基因第2外显子氨基酸160位点甘氨酸错义变异为缬氨酸(即p.G160V变异),此变异在对照组中未检出;在VSX1基因第3内含子中,碱基序列8326处发现G→A置换(即g.8326G〉A变异),其中3例圆锥角膜患者和4例对照者为杂合性,2例圆锥角膜患者和1例对照为纯合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p.R131P变异系一新的VSX1基因突变类型,而p.G160V突变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可能有害;VSX1基因g.8326G〉A变异为单核苷酸多态性改变.结论 在中国人圆锥角膜患者中发现了VSX1基因p.R131P新的杂合性突变,揭示了中国人群VSX1基因变异特征,但VSX1基因在中国人圆锥角膜发病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18,54:212-217)
- 管涛伍海建张龄洁徐德建郑利斌姚玉峰
- 关键词:圆锥角膜多态性单核苷酸突变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急性瞳孔阻滞型高眼压原因分析及处理
- 伍海建张龄洁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
-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在原发性急性房角关闭中的应用
- 目的:初步观察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房角关闭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收住我院的原发性急性房角关闭合并白内障者28例(28眼)。患
- 张龄洁伍海建管涛王超军
- 文献传递
- 白内障超声乳化在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
- 2008年
-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合并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对伴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效果。方法对31例(33眼)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合并IOL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前房角、前房深度、眼压及视力变化。术后随访1.5~3年。结果术后所有术眼眼压下降,平均(14.99±0.65)mmHg(1mmHg=0.133kPa),比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24.43±1.61)mmHg明显降低。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显著性(t=5.28,P=0.000)。UBM检查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60±0.25)mm增加到术后的(3.30±0.35)mm,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6.24,P=0.000);术后前房角宽度均增加,房角开放。前房角镜检查前房角均增宽,睫状体带易于看见。术后视力明显提高(χ2=63.47,P<0.01)。结论对由晶状体因素引起的瞳孔阻滞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合并IOL植入术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
- 伍海建张龄洁管涛王超军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青光眼闭角白内障
- 熊果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研究熊果酸(UA)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通过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 50 mg·kg-1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小鼠模型,间隔3 d注射1次,共注射2次。从建模成功的模型小鼠中选取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实验组,另选取10只健康小鼠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每只小鼠玻璃体腔注射1μg·μL-1UA 3μL,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玻璃体腔注射等量0.9%NaCl,每日1次,连续5 d。电生理仪检测各组小鼠视觉电生理指标变化,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视网膜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药物干预结束后,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小鼠a波峰潜时分别为(19.95±1.56),(24.63±1.43),(21.52±1.61) ms,a波峰振幅分别为(225.26±15.02),(206.59±12.12),(233.59±15.58) Uv;RGCs凋亡率分别为(8.76±1.67)%,(26.75±4.68)%,(17.78±2.65)%;视网膜组织中p38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9±0.12,1.63±0.24,1.22±0.16,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8±0.14,1.24±0.13,0.66±0.10,SIRT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2±0.14,0.35±0.06,0.69±0.08。模型组分别与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熊果酸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病变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视网膜p38 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相关。
- 龚祎伍海建陈浙一
- 关键词:熊果酸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一种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新基因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新基因,所述基因是通过从1株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细菌中提取获得,所述耐药新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氨基酸的序列为SEQ ID NO.2。本发明还通过质粒...
- 王冬国杨林军牟永华侯伟伍海建张瑾
- 大黄素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炎症因子表达及瘢痕形成的影响研究
- 2022年
-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炎症因子表达及瘢痕形成的影响,并分析作用机制。方法构建角膜碱烧伤大鼠模型,选取构建成功的6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素低剂量组、大黄素中剂量组、大黄素高剂量组,每组16只,各大鼠左眼健康角膜为正常对照组。大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右眼分别予浓度为10、20、40 mg/kg体质量的大黄素50滋l滴眼,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用1%DMSO溶液50滋l滴眼,4次/d。给药第3、7、14、28天每组4只大鼠用裂隙灯检查角膜混浊度。实验开始后第7天每组处死12只大鼠获取角膜组织样本,检测角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炎症细胞计数,ELISA法检测角膜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角膜组织Ⅳ型胶原(ColⅣ)、琢平滑肌肌动蛋白(琢-SM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角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茁1(TGF-茁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实验开始后第3、7、14、28天大黄素低、中、高剂量组角膜浑浊度评分均降低(均P<0.05),且大黄素高剂量组低于大黄素低剂量组(均P<0.05);角膜组织炎症细胞计数及IL-2、TNF-琢、IFN-酌水平均降低(均P<0.05),且大黄素低剂量组>大黄素中剂量组>大黄素高剂量组(均P<0.05);角膜组织ColⅣ、琢-SMA免疫荧光累积光密度值及TGF-茁1、b-F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且大黄素低剂量组>大黄素中剂量组>大黄素高剂量组(均P<0.05)。结论大黄素可有效抑制大鼠角膜碱烧伤后炎症反应及瘢痕形成,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及TGF-茁1、b-FGF表达发挥作用。
- 陈金桃徐志伟伍海建白建海
- 关键词:角膜碱烧伤大黄素炎症因子瘢痕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