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晓堂

作品数:52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电子电信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核科学技术
  • 4篇电子电信
  • 4篇理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8篇加速器
  • 15篇离子
  • 14篇静电加速器
  • 10篇束流
  • 10篇负离子
  • 10篇RFQ加速器
  • 8篇串列静电加速...
  • 7篇离子束
  • 7篇离子源
  • 6篇永磁
  • 6篇EN
  • 5篇PIG
  • 4篇正负离子
  • 4篇束流强度
  • 4篇离子注入
  • 4篇RFQ
  • 4篇磁极
  • 3篇等位面
  • 3篇质子
  • 3篇实时在线

机构

  • 52篇北京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北核技术研...
  • 2篇唐山市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唐山市丰润区...
  • 1篇唐山市农牧局

作者

  • 52篇任晓堂
  • 18篇于金祥
  • 12篇宋执中
  • 10篇巩玲华
  • 10篇蒋正元
  • 10篇王忠义
  • 7篇陈佳洱
  • 6篇陆元荣
  • 6篇刘克新
  • 5篇李纬国
  • 5篇方家驯
  • 5篇付东坡
  • 4篇郭菊芳
  • 4篇杨向军
  • 4篇路祥臣
  • 4篇谢大林
  • 3篇郭之虞
  • 3篇龚建华
  • 3篇王建勇
  • 2篇王宇钢

传媒

  • 6篇原子能科学技...
  • 5篇核技术
  • 2篇园艺学报
  • 2篇核物理动态
  • 2篇原子核物理评...
  • 2篇第十三届高功...
  • 2篇第九届全国高...
  • 2篇中国电工技术...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高能物理与核...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应用物理
  • 1篇'2001全...
  • 1篇''99全国...
  • 1篇第四届全国高...
  • 1篇第五届(20...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6篇1996
  • 2篇1993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闪烁体薄膜在线测量质子束流强度被引量:1
2012年
质子单粒子效应实验研究和质子加速器研究中,质子束流强测量关系着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法拉第筒、金硅面垒探测器、金刚石探测器等传统探测方法均为拦截式测量,无法实现束流的在线测量。本文用闪烁体薄膜在线监测质子束流强。质子束流穿过薄膜闪烁体,沉积部分能量使其发光,用光电倍增管收集光信号,从而得到束流的强度信息。通过质子与闪烁体材料相互作用的理论计算得到闪烁体材料对质子束流的响应关系。在北大2×6 MeV串列加速器上对3–10 MeV的质子束流进行了实验测量,验证了其响应关系。
张璐贺朝会陈亮张忠兵刘金良任晓堂
^(12)C+^(13)C在库仑位垒以下能区的熔合截面测量被引量:2
2017年
深垒下能区的^(12)C+^(13)C熔合截面测量对检验天体中熔合反应外推模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库仑位垒以下能区存在的各种测量结果,都利用了统计模型来修正得到熔合截面,但对于这些方法间的系统误差仍没有很好地研究。实验采用离线活度测量的方法,在Ec.m.=4.4~5.8 Me V能区内对^(12)C+^(13)C熔合截面进行测量。经Hauser-Feshbach统计模型对分支比的修正后,熔合总截面由24Na活度推导出。通过本实验数据与其它实验方法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确定了统计模型的系统误差为14%。
陈治均张宁涛李奇特任晓堂唐晓东王新雨许金艳许世伟
关键词:统计模型
符合法弹性前冲测量薄膜中的氢的含量及其分布
一、引言:弹性前冲分析可以测量样品中的轻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但是由于通常采用的分析几何条件为入射粒子束和出射粒子束是在样品的同一平面内,因此对样品分析的深度是有限的,一般在几百埃到几千埃之间,另外为了避免入射粒子束进入探...
韦伦存钟运成韩建伟梁斌任晓堂于金祥李认兴宋执中
文献传递
28nm Xilinx Zynq-7000系统芯片单粒子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以Xilinx公司的28nm系统级芯片(system-on-chip,SoC)Zynq-7000为研究对象,开展了α单粒子效应实验和低能质子单粒子效应实验,测得了系统级芯片的α单粒子效应敏感模块、单粒子效应截面及不同模块质子单粒子效应截面随能量变化的关系曲线。采用软件故障注入技术获得了系统级芯片多个功能单元的敏感单元以及故障表现类型,并且通过建立系统芯片软错误故障树,定量计算了系统芯片及其各功能单元的故障率和不可用度,确定了系统和子系统中的敏感模块。
杜雪成贺朝会刘书焕张瑶李永宏杨卫涛任晓堂
关键词:系统芯片单粒子效应Α粒子质子
永磁PIG源引出负离子的实验研究
该论文工作对一台袖珍型永磁冷阴极潘宁离子源直接引出负离子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该离子源在不引入铯汽的情况下,用H<,2>放电,可引出负离子流240微安,经分析器分析得到9微安的H流;用O<,2>放电,引出总流1050微...
任晓堂
关键词:负离子
氧负离子潘宁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文章涉及用袖珍永磁潘宁源产生毫安级氧负离子束的实验研究。给出了磁场、不同阴极材料及源的离子发射孔对引出氧负离子束的影响。目前,该类型离子源已成功地用于正负氧离子同时加速的1MVISR RFQ加速器上。
于金祥闫继锋宋执中任晓堂王忠义
关键词:氧负离子RFQ加速器阴极材料离子源ISR
北京大学EN串列静电加速器使用及维护运行
介绍了北京大学EN串列静电加速器近两年来的使用及维护运行情况。该台已运行50多年,其中多数运行在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的串列静电加速器,目前仍可在端电压5MV的条件下稳定运行。每年可为教学、科研提供超过1000小时的实...
任晓堂华景山蒋正元
关键词:串列静电加速器设备维护半导体器件
文献传递
RFQ加速器同时加速q/M正负离子的设想被引量:4
1996年
提出了用RFQ加速器同时加速同荷质比正负离子的设想。
于金祥陈佳洱李纬国任晓堂方家驯
关键词:RFQ加速器正负离子重离子加速器
混合离子束各成分束流强度及注入剂量的实时监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混合离子束各离子成分束流强度及注入剂量的实时监测方法。本发明提出的监测方法是基于当离子穿过固体薄片时,如果固体薄片的材质和厚度保持不变,束流的放大系数仅与入射离子本身的性质有关,而改变固体薄片的材质或厚...
任晓堂
北京大学4.5MV单级静电、2×6MV串列静电运行状况
1、引言: 4.5MV单级静电加速器和2×6MV串列静电加速器是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静电加速器实验室的两台主要设备。多年来,两台器运行状况良好,完成了教学科研及应用领域的许多有意义的工作。并在研究课题要求下,对器做了...
王建勇任晓堂巩玲华杨向军王忠义龚建华路祥臣刘克新
关键词:静电加速器中子离子束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