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绍杰

作品数:174 被引量:555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7篇肾移植
  • 42篇术后
  • 38篇排斥
  • 36篇移植肾
  • 30篇移植术
  • 30篇肾移植术
  • 30篇排斥反应
  • 26篇移植术后
  • 26篇肾移植术后
  • 25篇受者
  • 25篇细胞
  • 25篇急性排斥
  • 19篇急性排斥反应
  • 17篇他克莫司
  • 16篇器官
  • 15篇存活
  • 14篇移植受者
  • 13篇肾移植受者
  • 13篇免疫抑制剂
  • 11篇肾功能

机构

  • 111篇南方医科大学...
  • 56篇中国人民解放...
  • 13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广州器官移植...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郑州人民医院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血液中心
  • 1篇解放军第三○...
  • 1篇解放军第47...

作者

  • 174篇付绍杰
  • 162篇于立新
  • 127篇王亦斌
  • 122篇徐健
  • 114篇邓文锋
  • 114篇杜传福
  • 60篇苗芸
  • 54篇叶桂荣
  • 45篇马俊杰
  • 45篇刘小友
  • 40篇叶俊生
  • 24篇肖露露
  • 23篇李川江
  • 21篇余玉明
  • 17篇白喜文
  • 12篇罗敏
  • 12篇魏强
  • 12篇姚冰
  • 11篇周敏捷
  • 10篇罗永礼

传媒

  • 31篇中华泌尿外科...
  • 29篇中华器官移植...
  • 2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5篇第一军医大学...
  • 9篇广东医学
  • 7篇2011年广...
  • 6篇肾脏病与透析...
  • 5篇中华外科杂志
  • 5篇2014中国...
  • 4篇2012中国...
  • 4篇2013中国...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3篇器官移植
  • 2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11篇2013
  • 9篇2012
  • 15篇2011
  • 13篇2010
  • 14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11篇2006
  • 5篇2005
  • 10篇2004
  • 11篇2003
  • 11篇2002
  • 2篇2001
1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国内病例报道荟萃分析
目的总结我国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ILD)的资料,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和万方资源数据库联合检索,以'移植'且'肿瘤'和'移植后淋巴(组织/细胞)增殖/增生疾病'或'PTLD'...
于立新苗芸邓文锋付绍杰徐健杜传福王亦斌余玉明叶桂荣
血小板参数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容(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五项参数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AR)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67例肾移植受者术后2个月内血小板五项参数的动态变化。以同期发生AR的35例受者为观察组,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的132例受者为对照组,检测术前及术后1~10、15、30、45、60 d血小板五项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R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PLT、PCT、MPV、P-LCR两组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AR组术前PDW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2.18,P=0.035)。术后第1~5天两组血小板5项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第6~15天AR组中MPV、PDW、P-LCR三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AR组受者术后第6~9天MPV、PDW、P-LCR三项指标数值基本呈平稳趋势,而对照组则呈下降趋势,两组变化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肾移植受者术前PDW数值可能与术后AR的发生呈正相关;术后监测MPV、PDW、P-LCR三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可作为诊断AR发生的一种辅助方法。
付绍杰梁永杰于立新罗敏王亦斌杜传福叶俊生肖露露
关键词:血小板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女性肾移植受者妊娠结果及子代健康状况随访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评价女性肾移植受者妊娠结果及子代健康状况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78年4月至2011年4月妊娠〉5个月的15例肾移植受者资料,并对其子代进行随访。妊娠时年龄(28.5±5.7)岁,妊娠距移植时间(53.4±19.7)个月。产后随访(11.5±6.9)年。结果15例受者采用以环孢素或他克莫司为主的免疫抑制剂方案。12例母、子女身体状况及移植肾功能正常;1例产下一男婴2周后因并发肺部感染、心力衰竭,带正常功能移植。肾死亡;2例分别于妊娠第21、23周发生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终止妊娠,经治疗无效后摘除移植肾。13例胎儿均经剖宫产娩出后存活,胎龄(35.24±4.0)周,出生体质量(25104±68)g,Apgar评分均为10分。13例婴儿出生时无生理缺陷,体格发育无异,出生后以人工喂养。13例儿童智力、体格以及心理发育与同龄者无异常,7例0~2岁时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1例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目前子代年龄3~21岁。结论严格妊娠指征,肾移植女性受者在术后3年后能够成功妊娠、分娩,长期随访显示患者子代健康状况良好。
于立新苗芸韩献萍邓文锋付绍杰徐健杜传福王亦斌叶桂荣
关键词:肾移植妊娠子代随访研究
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他克莫司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他克莫司 (FK5 0 6 )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肾移植术后符合入选条件的 12 6例服用FK5 0 6和 10 9例服用环孢素A(CsA)的患者进行为期 3年的随访。详细记录了患者的服药剂量、FK5 0 6和CsA谷值浓度 ,观察排斥反应、毒副反应发生率 ,计算人 /肾存活率。结果 FK5 0 6组和CsA组 1、3年人 /肾存活率分别为 :98.4 % / 96 .8%、95 .2 % / 90 .5 %和 97.2 % / 96 .3%、94 .4 % / 89.0 % ;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3.5 %和 19.3% (P <0 .0 5 ) ;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3.2 %和 8.3% (P <0 .0 5 ) ;糖代谢紊乱发生率分别为 :16 .7%和 9.2 % (P<0 .0 5 ) ;神经精神毒性分别为 :14 .3%和 12 .0 % ;肝功能损害分别为 :6 .3%和 10 .1% (P <0 .0 5 ) ;肾功能损害分别为 :3.2 %和 8.3% (P <0 .0 5 ) ;脱发分别为 :5 .6 %和 0 (P <0 .0 5 ) ;感染分别为 :7.1%和 6 .4 %。结论 FK5 0 6长期使用疗效确切 ,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于立新刘小友孙煦勇杜传福付绍杰徐健马俊杰邓文锋王亦斌叶桂荣
关键词: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
肾移植术后输尿管梗阻(附29例报告)被引量:5
1995年
1978年4月~1994年4月施行尸肾移植599例次,发生输尿管梗阻29例,发生率为4.8%.梗阻原因中结石16例(55.2%),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8例(28%),其他为输尿管扭曲2例,血块2例,吻合口坏死完全梗阻1例.本组摘除移植肾8例,带肾存活18例.
郑少斌罗永礼白寒徐健马俊杰付绍杰潘光辉张国良
关键词:输尿管阻塞肾移植并发症
供受者HLA相合率对肾移植近期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供受者HLA-A、B、DRB1&DQB1的相合率对移植肾近期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已完成供受者HLA基因分型,且术后持续随访>13个月的358例初次肾移植移植受者,采集移植后首次发生急性排斥(AR)的时间、处理措施、AR恢复及肾功能情况,参照美国器官共享联合网络(UNOS)策略将供受者之间HLA-A、B、DRB1&DQB1相合率0~8分组,共9个组,分析供受者之间HLA-A、B、DRB1&DQB1的相合率及其与移植1年内AR和移植肾有功能生存的关联性。结果:358例移植肾供受者中,1年AR率为15.08%,分别比较HLA相合率0~8分组及以0~8分为节点的组合组间的AR率,其中1分组的AR率与3、4、5分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0~1分与2~8分组合组之间、0~2分与3~8分组合组之间以及0~3分与4~8分组合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0~2分与3~8分组合组相比差异性最大(2=10.836)。1年人/肾存活率为95.81%,带功死亡率为1.40%(5例均为肺部感染),移植肾失功为2.80%;1年人/肾存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8分=7分=6分>5分>4分>3分>2分>1分>0分组,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证实, HLA相合率对初次移植肾的近期效果具有显著影响,供受者间HLA 相合率越高,术后发生AR几率越低。但是HLA存在的高度多态性导致肾移植受者获得HLA-A、B、DRB1&DQB1全相合供者的几率极低,因此,为了获得良好的肾移植近期效果,同时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初次肾移植受者应尽量选择供受者HLA相合率>3分的供肾。
罗敏于立新邓文锋余玉明付绍杰肖露露孙小齐周敏捷李飞朱伟刘小友
关键词: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的诊治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BK病毒(BKV)感染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致移植肾功能衰竭风险高,早期监测病毒载量和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对阻断疾病进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定量PCR检测BKV DNA是首选,免疫抑制剂减量是基础,其他辅助治疗药物的远期疗效仍有待探讨。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肾移植术后BKV感染的相关诊治进展。
梁永杰付绍杰王亦斌于立新
关键词:BK病毒感染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稳定期受者应用他克莫司的剂量及血药浓度个体差异的研究
2009年
他克莫司(Tac)的应用使肾移植受者临床疗效发生了根本改善,但其较窄的治疗指数和不同个体间的高度差异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我们从药物基因组学角度分析了肾移植受者细胞色素酶P450—3A5(CYP3A5)和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基因多态性,并紧密结合肾移植术后稳定期受者的临床特点,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19例受者进行了研究,以探讨肾移植术后稳定期受者Tac应用剂量及血药浓度个体差异的原因。报告如下。
于立新王彦斌付绍杰肖露露李强王亦斌叶俊生
关键词:肾移植受者肾移植术后血药浓度他克莫司稳定期
移植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及放置内支架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的诊断方法和放置内支架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28例病人,男21例,女7例,年龄21-61岁,髂外动脉吻合16例,髂内动脉吻合13例.临床表现血肌酐短期内进行性升高,尿量减少,血压升高.发生时间为术...
付绍杰于立新王亦斌徐健杜传福邓文锋苗芸叶俊生
关键词:肾移植动脉狭窄内支架介入治疗
KIR基因错配对肾移植临床疗效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KIR基因错配对肾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调查111对肾移植供受者的KIR基因和受者术后持续随访>37个月中急性排斥(AR)以及1、3年人/肾存活率的情况。结果(1)肾移植供、受者中均表达17个KIR基因,其中受者KIR3DS1的频率显著高于供者组(38.75%vs 24.66%,OR=2.17,χ2=3.94,P<0.05);(2)供受者KIR基因的平均相合率为82.53%;(3)肾移植后AR组供、受者中KIR2DS1相合率显著高于非AR组(85.00%vs 54.95%,χ2=6.19,P<0.05),供受者KIR基因型为AB型→AB型的比率显著高于非AR组(33.33%vs 8.00%,P<0.05)。(4)111例受者的1年人/肾存活率为94.59%,3年存活率为82.88%;预后不良组中供者呈KIR-AB基因型的比例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57.89%vs 29.63%,χ2=8.19,P<0.05),供、受者均为KIR-AB型的比例亦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36.84%vs 9.78%,χ2=14.87,P<0.05)。结论 KIR3DS1可能与尿毒症具有易感关联。供者或受者任何一方为KIR-AB型可能与增加移植后AR发生率和降低人/肾的1年和3年生存率相关。避免选择KIR-AB型供体将有益于改善肾移植的近远期效果,这一发现将对活体肾脏捐献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医学伦理意义。
刘小友姜正尧罗敏肖露露付绍杰
关键词:肾移植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急性排斥反应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