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佳丽

作品数:23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混凝土
  • 9篇再生混凝土
  • 9篇抗震
  • 9篇抗震性
  • 9篇抗震性能
  • 6篇低周
  • 6篇低周反复
  • 6篇低周反复荷载
  • 6篇荷载
  • 6篇反复荷载
  • 4篇载力
  • 4篇中节点
  • 4篇混凝土框架
  • 4篇承载力
  • 3篇再生集料
  • 3篇粘结
  • 3篇水泥混凝土
  • 3篇水泥混凝土路
  • 3篇水泥混凝土路...
  • 3篇土路

机构

  • 19篇合肥工业大学
  • 11篇安徽工程大学
  • 7篇华汇工程设计...
  • 2篇安徽新华学院
  • 1篇安徽省建筑科...
  • 1篇安徽省交通勘...

作者

  • 23篇付佳丽
  • 13篇柳炳康
  • 3篇扈惠敏
  • 3篇姚峰
  • 2篇韩有民
  • 2篇蒋亚琼
  • 1篇陈孟春
  • 1篇杨伟
  • 1篇徐伟荣
  • 1篇朱朝晖
  • 1篇詹炳根
  • 1篇冯金良
  • 1篇王成刚
  • 1篇李德章
  • 1篇张鑫
  • 1篇徐勇
  • 1篇陈丽华
  • 1篇吴韬
  • 1篇江莉
  • 1篇周徽

传媒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工业建筑
  • 2篇安徽建筑
  • 2篇工程与建设
  • 2篇第四届全国再...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建筑结构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工程抗震与加...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安徽工程大学...
  • 1篇2007年安...
  • 1篇安徽节能减排...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性再生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
再生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既能解决废弃建筑垃圾填埋占地和环境污染问题,又能减少开山采石对天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符合国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由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界面附着水泥砂浆,骨料界面...
付佳丽
关键词:抗震性能粘结强度抗剪承载力
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
以试验为手段对合肥地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后得到的再生水泥稳定集料进行研究.通过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冻性、干燥收缩性等试验研究再生集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道路旧混凝土再生利用是完全可行的,从而为实际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
付佳丽扈惠敏柳炳康
关键词: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混凝土路面
文献传递
改性再生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文章对2榀再生混凝土框架边节点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以粉煤灰质量取代水泥质量为变化参数,研究在不同胶凝材料下再生混凝土框架边节点在模拟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和延性等问题。研究表明,掺加15%粉煤灰的改性再生混凝土节点与普通混凝土节点受力性能差别不大,延性指标略有提高,耗能能力有所下降。
周点龙付佳丽姚峰柳炳康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框架边节点延性抗震性能
低周反复荷载下再生混凝土梁柱节点纵筋粘结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为研究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贯穿于再生混凝土节点的纵向钢筋粘结性能,制作2榀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并进行试验。通过在柱两侧梁端的纵筋上预埋应变片,得到纵筋荷载-应变滞回曲线。根据同一根纵筋上两个测点应变差来计算区段内的平均粘结应力,进而获得了加载过程中节点试件通裂阶段、极限阶段、破坏阶段的纵筋相对粘结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试件通裂阶段和极限阶段,纵筋保有较为稳定的粘结应力,能够满足再生混凝土构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通过粘结应力传递应力及协调变形的要求。粘结应力分布与钢筋直径有关,钢筋直径越大粘结应力退化越严重;柱侧梁端截面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时,纵筋受压强度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受压钢筋应力相对滞后。
付佳丽柳炳康柳炳康姚峰
关键词: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再生混凝土粘结性能中节点纵向钢筋
再生混凝土抗冻融性能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的各种指标,对再生混凝土的冻融循环抵抗性做了基础性试验研究。试验结合合肥市三条不同地区的城市道路改造的废弃混凝土资源,对再生混凝土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采用100%再生骨抖替代天然碎石和砂子制备再生混凝土,以水灰比0.42和0.45为变动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灰比的100%再生混凝土试件的冻融循环抵抗性与天然普通混凝土试件相比均较低;水灰比为0.42的再生混凝土构件和天然混凝土构件的抗冻融循次数均大于水灰比为0.45的混凝土构件。
蒋亚琼耿志军付佳丽吴韬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冻融循环水灰比
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的试验研究
如何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经济、快速、彻底的再生利用已成为公路部门必须面对和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论文依托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局科研项目《城市道路路面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的试验研究》深入研究了旧混凝土路面的再生利用技术,通过一...
付佳丽
关键词:配合比路用性能路面基层材料路面再生水泥混凝土路面
文献传递
改性再生混凝土角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对再生混凝土进行改性处理,制作出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粉煤灰取代率分别为15%和0%(取代水泥)的两榀框架角节点,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对模拟地震作用下得到的滞回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延性及耗能曲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适量的改性再生混凝土能够满足抗震性能要求,可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付佳丽陈威文柳炳康
关键词:低周反复荷载角节点抗震性能
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
以试验为手段对合肥地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后得到的再生水泥稳定集料进行研究。通过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冻性、干燥收缩性等试验研究再生集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道路旧混凝土再生利用是完全可行的,从而为实际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
付佳丽扈惠敏柳炳康
关键词: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
文献传递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下的结构力学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整个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在当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下"如何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极大提高教学质量,是结构力学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围绕着"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提出了结构力学课程需要进行改革,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出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付佳丽韩有民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教学质量
粉煤灰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抗渗性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粉煤灰取代水泥质量为变化参数,对粉煤灰掺量为0、15%、30%、50%的再生混凝土进行抗渗性试验,研究了水胶比和龄期对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减小水胶比和增加养护龄期可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粉煤灰取代率在30%左右时抗渗性能最优。
臧世华付佳丽吴环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粉煤灰掺量抗渗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