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洪涛

作品数:53 被引量:260H指数:8
供职机构: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息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理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电子电信
  • 3篇理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5篇网络
  • 9篇用户
  • 8篇聚类
  • 6篇社交
  • 6篇社交网
  • 6篇社交网络
  • 6篇链路预测
  • 6篇复杂网
  • 6篇复杂网络
  • 4篇社团
  • 4篇矩阵
  • 4篇矩阵分解
  • 3篇语音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非负矩阵
  • 3篇非负矩阵分解
  • 2篇多粒度
  • 2篇信息融合
  • 2篇遗忘

机构

  • 45篇国家数字交换...
  • 8篇解放军信息工...
  • 1篇天津财经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3篇于洪涛
  • 16篇黄瑞阳
  • 10篇陈鸿昶
  • 7篇李邵梅
  • 5篇刘树新
  • 4篇徐静波
  • 4篇冯晓磊
  • 3篇李英乐
  • 3篇刘阳
  • 3篇冉崇森
  • 3篇常振超
  • 3篇刘力雄
  • 3篇高超
  • 2篇卜佑军
  • 2篇李星
  • 2篇马青青
  • 2篇于岩
  • 2篇张考
  • 2篇李春伟
  • 2篇于阳

传媒

  • 8篇计算机应用研...
  • 7篇计算机工程
  • 7篇网络与信息安...
  • 4篇电子技术应用
  • 3篇电子与信息学...
  • 3篇信息工程大学...
  • 2篇自动化学报
  • 2篇数据采集与处...
  • 2篇小型微型计算...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计算机科学
  • 1篇电信科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通信学报
  • 1篇电子学报
  • 1篇现代通信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5篇2019
  • 10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SVM的微博转发规模预测方法被引量:23
2013年
为了评价微博的传播效果,在分析影响用户转发行为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用户影响力、用户活跃度、兴趣相似度、微博内容重要性和用户亲密程度五项特征进行转发行为预测的SVM算法,以及基于该算法的转发规模预测算法。最后给出了传播规模预测的评价方法。针对新浪微博用户数据的实验表明,预测精度达到了86.63%。
李英乐于洪涛刘力雄
基于链路系数矩阵的重叠社区挖掘方法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复杂网络中重叠社区挖掘方法无法有效利用链路信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系数矩阵的重叠社区挖掘算法(DOC-LRM)。该方法首先从网络中链路分析角度出发,通过定义链路相似度指标,获取并优化了链路相似度矩阵,然后通过Perron聚类对网络中的社团数目进行了估计,最后基于非负矩阵分解(NMF)方法对链路系数矩阵进行分解,从而准确发现网络中的重叠社区结构。分别在人工合成网络和真实社会网络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已有的重叠社团检测方法,文章所提方法能够获得更为合理的重叠社区结构。
田小康于洪涛黄瑞阳许力
关键词:非负矩阵分解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社交网络Spammer检测技术被引量:8
2018年
在社交网络中,Spammer未经接收者允许,大量地发送对接收者无用的广告信息,严重地威胁正常用户的信息安全与社交网站的信用体系。针对现有社交网络Spammer检测方法的提取浅层特征与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GCN)的社交网络Spammer检测技术。该方法基于网络结构信息,通过引入网络表示学习算法提取网络局部结构特征,结合重正则化技术条件下的GCN算法获取网络全局结构特征去检测Spammer。在Tagged.com社交网络数据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与效率。
曲强于洪涛黄瑞阳
关键词:网络空间安全
链接相似性的微博重叠社区发现算法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传统基于节点聚类的微博社区发现算法不能发现重叠社区且需要先验知识这一问题,从边聚类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链接相似性的微博重叠社区发现算法.首先将用户兴趣相似度矩阵映射为虚拟兴趣网并求该网络的链接相似度,然后结合微博用户的真实关注关系得到总的链接相似度.为了将链接相似度用于社区发现,推广了传统的Ward层次聚类算法,使之适用于具有相似性度量的任意对象,并将其用于社区发现.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不需要先验知识就能准确地发现微博中的重叠社区,准确率可达83.4%.
于洪涛崔瑞飞黄瑞阳
关键词:层次聚类
基于融合表示学习的跨社交网络用户身份匹配被引量:7
2018年
针对现有跨社交网络用户身份匹配算法准确率较低与数据难以获取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跨社交网络用户身份匹配算法。利用已知匹配的账号节点,通过网络融合算法使跨网络问题转化为单一网络问题,对用户名信息进行向量化表示,并与拓扑结构信息向量融合,运用网络表示学习技术,得到融合用户名和拓扑结构2种信息的账号节点向量,实现用户身份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平均F1值达到79.7%,比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及现有2种基准算法高7.3%~28.8%,有效提升了用户身份匹配的效果。
杨奕卓于洪涛黄瑞阳刘正铭
关键词:社交网络用户名信息融合
社区经理业务通知系统能设计与实现
2006年
目前,大多数固网运营商都有网上业务受理系统以及电话业务受理系统,希望通过这些形式方便用户,减轻营业厅压力。但是根据调查发现,具有上网条件、知道能够上网办理业务并且愿意上网办理业务的用户微乎其微。而电话受理这种方式,虽然比较简单,但目前仍然不被广大用户所认知,也就是说没有形成品牌效应,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于洪涛徐静波
关键词:电话业务大用户受理运营商
基于隐藏标签节点挖掘的跨网络用户身份识别被引量:2
2018年
随着各种社交网络不断涌现,以及针对社交网络的安全和商业应用的不断普及,跨网络用户身份识别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针对现有的基于自中心网络环境(Ego-UI)算法对标签节点利用率不高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隐藏标签节点挖掘的跨网络用户身份识别(HLNM-UI)算法。该算法通过给待匹配节点添加社团聚类信息,将挖掘出的隐藏标签节点加入到自中心网络里,通过对潜在的关系信息加以利用,提高待匹配节点的辨识度,然后利用标签节点找寻最佳匹配,最后通过迭代运算实现全网络所有节点的身份识别。在多个人工随机网络和真实社交网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相比现有的基于自中心网络算法具有更高的召回率和F1值。
吴铮于洪涛黄瑞阳刘树新
关键词:用户身份识别
基于ExtJS的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6
2016年
为了实现对嵌入式设备的网络管理需求,提出一种基于Ext JS 4.2.1的嵌入式网络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并完成系统的设计。该系统程序结构采用MVC模式,界面部分主要利用Ext JS提供的视图、面板、表格、表单等组件进行搭建,服务器端采用嵌入式服务器BOA并由CGI程序对其进行功能扩展。将该网管系统下载到嵌入式设备的系统中运行后,可在客户端浏览器中成功进行访问及进行相关操作。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界面友好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马青青于洪涛雷娟娟
关键词:EXTJSMVC网管系统嵌入式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社交垃圾文本检测方法被引量:2
2020年
在社交网络中,大量的垃圾文本严重威胁用户的信息安全与社交网站的信用体系。针对噪声性与稀疏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检测方法。在经典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该方法增加了过滤层,并在过滤层设计基于朴素贝叶斯权重技术的注意力机制,解决了噪声性问题。并且,它改变了池化层原有的策略,采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池化策略,缓解了稀疏性问题。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检测方法,所提方法的检测准确率在4个数据集上分别提高了1.32%、2.15%、0.07%、1.63%。
曲强于洪涛黄瑞阳
关键词:社交网络信息安全
基于聚类质量的半监督INMF动态社区检测算法被引量:1
2019年
为实现复杂网络的快速分析,提出一种基于聚类质量的改进非负矩阵分解(INMF)算法,将其用于动态社区检测。从理论分析角度证明了演化谱聚类、INMF和模块密度优化之间的等价性,并基于该等价性,在不增加时间复杂度的前提下,通过在INMF中加入先验信息给出一种半监督INMF算法。在人工构造和真实世界的动态网络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QCA、MIEN算法相比,该算法的社区检测质量和社区检测效率更优。
陈吉成陈鸿昶于洪涛
关键词:聚类质量非负矩阵分解图模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