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微

作品数:15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中国近现代史
  • 3篇主义
  • 3篇现代史
  • 3篇近现代史
  • 3篇价值观
  • 2篇大学生
  • 2篇新时期大学生
  • 2篇中国乡村
  • 2篇贫困
  • 2篇贫困治理
  • 2篇相对贫困
  • 2篇乡村
  • 2篇民族
  • 2篇教育
  • 2篇扶贫
  • 2篇高校
  • 1篇当代大学生
  • 1篇当代青年
  • 1篇学生价值观
  • 1篇洋务

机构

  • 15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省社会科...

作者

  • 15篇于微
  • 1篇吴永华

传媒

  • 2篇青年与社会(...
  • 2篇青年与社会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中国农村教育
  • 1篇才智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重庆电子工程...
  • 1篇黑河学院学报
  • 1篇佳木斯职业学...
  • 1篇陕西开放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生成与内在特征研究
2024年
需要是人类自我认识史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历史上许多哲学家试图从各自的角度审视人的需要,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对该问题达成一致的观点。与先前的研究者不同,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从实际的人的需要出发,研究了需要与人的本性、社会生产以及个人发展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出了对人的需要的深刻理解,推动了哲学史上对人的需要理论研究的根本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曲月于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浅析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共关于土地问题的决策
2011年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革命史,也是一部探索史,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土地问题一直是社会问题的一个焦点。中国共产党抓住事物的本质,依据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需要,对土地政策进行探索,领导人民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土地革命斗争。
于微
关键词:耕者有其田减租减息
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其构建研究
2013年
当前多元化的社会发展态势与现实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出现了诸多新的特点与变化。新时期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现状如何,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变化易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有效促成其合理构建,是各级各类高校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
于微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价值观构建
加强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时效性的问题与对策
2014年
当下,各级院校对青年学生进行的价值观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加强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于微
关键词:青年学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近现史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及特点研究
2013年
在近代中国社会跌宕起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所代表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背负了沉重的历史使命,承栽了太多对改变旧中国落后状态的幢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是近代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一个鲜明缩影,其生产与发展对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文化的兴起与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于微
关键词:民族资产阶级中国近代史
新时代中国乡村相对贫困治理问题研究
2022年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的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我国消除农村人口绝对脱贫的重大历史任务已经基本完成。然而,绝对贫困的消失并不意味着中国贫困扶持的终结。后扶贫时代的乡村相对贫困治理仍旧是当前甚至以后的一大重要议题。文章通过对相对贫困内涵的阐释,分析中国乡村相对贫困治理的现状,并针对现阶段我国乡村相对贫困治理出现的问题展开策略研究,积极探索治理相对贫困的可行性路径,以期促进新时代乡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发展。
王经纬于微
关键词:相对贫困贫困治理
当前我国高校国情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高校国史国情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时期加强对高校国史国情教育教学存在问题的考察与分析,提高大学生国情教育的实效性、系统性,进而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合理形成十分迫切而必要。
于微
关键词:国情教育高校学生中国近现代史
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取向及其引导研究
2013年
个体价值观形成与发展是在个体自身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完成的。新时期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发展态势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与发展出现了诸多新的特点与变化。因此,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必须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发挥高校文化建设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教学功能,才能真正引导大学生合理价值观的形成与建立。进而发挥新时期高校的育人与文明传承、推动社会发展前进的功能。
于微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价值观引导
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的批判与超越——以亚当·斯密为例
2014年
亚当·斯密建立的古典经济学的体系,使劳动脱离了特殊形态,形成了一般劳动的概念,这种一般劳动又决定着一切商品的价值。从而,劳动在人类物质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首次得到了经济学理论的严密论证,成为马克思劳动范畴的重要理论来源。古典经济学对谋生的劳动在经济领域中展开的一系列经济形式的研究,推动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学说的形成。
于微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公平思想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启示被引量:1
2021年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公平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无庸赘述,其价值并未受时空要素的影响而褪色,是人类历史长河的瑰宝。本文从价值旨蕴、实质以及实现教育公平的制度保障和物质保障几方面对其教育公平思想的基体内涵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其重要特征,从而引发了人们的积极思考,给予当代教育一定的启迪意义,助推国家确立符合国情的教育公平理论,推进中国教育实践迈向更加公平的阶段。
高艺雯于微
关键词:教育公平启迪意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