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晓明
- 作品数:9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激光加硬化剂治疗鼻咽喉血管瘤被引量:1
- 1997年
- 激光加硬化剂治疗鼻咽喉血管瘤何朝政乔晓明1982~1993年,我们采用激光治疗鼻咽喉部血管瘤42例,病人均来自我院门诊。临床资料毛细血管瘤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9~32岁。其中瘤体直径0.5~1cm以下者8例、1~2cm者5例。分布于鼻腔6例、...
- 何朝政乔晓明
- 关键词:激光疗法血管瘤硬化剂
- 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诊治被引量:2
- 2001年
- 李春华乔晓明梁传余
- 关键词:鼻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 局麻下鼻内窥镜经蝶窦切除垂体肿瘤37例被引量:4
- 2001年
- 安会明王力红刘亚峰王恺乔晓明
- 关键词:局部麻醉垂体肿瘤蝶窦
- C-erbB-2、p16、nm23-H_1蛋白在鼻咽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癌基因 C- erb B- 2、抑癌基因 p16和转移抑制基因在鼻咽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 SPTM(过氧化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 )免疫组化法 ,对 12 5例鼻咽癌组织中三种基因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1C- erb B- 2 ,p16 ,nm 2 3- H1 在低分化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5 8.75 %、45 %、32 .5 % ,在未分化癌中阳性表达率为 86 .6 7%、31.11%、6 0 % ,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2三种基因均在不同临床分期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3 p16蛋白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性差异 ;4同时存在 C- erb B-2蛋白阴性 ,p16 ,nm 2 3- H1 阳性者共 30例 ,其中 5年存活率为 86 .6 7% (2 6 / 30 ) ,然而 ,C- erb B- 2 (+ ) ,p16 ,nm 2 3- H1均 (- )者共 48例 ,5年存活率仅 31.2 5 % (16 / 48)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三种基因均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癌基因的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及转移抑制基因的表达缺失的负相关性 ,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 张楠王力红李春华乔晓明
- 关键词:鼻咽癌C-ERBB-2P16NM23-H1预后
- 小儿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并发症分析被引量:22
- 2000年
- 乔晓明何朝政
- 关键词:气管异物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并发症
- 内窥镜下局麻鼻腔蝶窦径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体会
- 2000年
- 安会明梁传余王力红黄思庆刘亚锋乔晓明王恺
- 关键词:鼻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粘骨膜瓣
- 喉癌喉部分切除术20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1998年
- 1987年至1992年5月采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201例,随访5年共178例,其中声门型142例,声门上型31例,贯声门型5例。3年生存率为8109%,5年生存率为>014%。随访5年178例中拔管率为814%,误咽发生率仅为056%。局部复发19例。颈淋巴结转移复发癌15例。讨论了喉部分切除术在喉癌治疗中的作用;术后喉腔修复;术后局部癌复发原因分析及颈廓清术等问题。认为喉部分切除术在喉癌外科治疗中应为理想的手术。
- 何朝政文定厚乔晓明
- 关键词:喉肿瘤部分切除术
- 鼻内窥镜下鼻腔蝶窦径路垂体肿瘤切除术被引量:14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在鼻内窥下经鼻腔蝶窦垂体肿瘤切除术的术式改进方法及麻醉方法。方法用鼻窦内窥镜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肿瘤 42例 ,其中局部麻醉加基础麻醉 37例 ,并作了如下改进 :剥离梨骨翼及后鼻孔上缘区域的粘骨膜瓣和切除梨骨翼及蝶嘴 ,避免了损伤鼻中隔后动脉的可能 ,也增加手术操作的空间。结果 术中出血少 ,手术顺利 ,42例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 6~ 35个月 ,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结论 用局部麻醉在鼻内窥镜下经蝶窦行垂体肿瘤切除术是一种较简单、安全可行的手术及麻醉方式。
- 安会明王力红刘亚峰王恺乔晓明
- 关键词:内窥镜检垂体肿瘤
- 西南地区母系遗传性耳聋家系的线粒体DNA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检测 15 5 5 A→ G突变在西南地区母系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中的发生率 ,探讨其听力学特征 ,为建立相应的基因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对六个家系成员共 10 2人进行听力学评估 ,并收集每人的外周静脉血标本 ,提取 DNA,用 PCR- RFL P法 (Alw 2 6 限制性内切酶 )检测 15 5 5 A→ G突变。结果 听力损害的共同特点为双侧、对称性进行性耳蜗性聋 ,氨基甙类抗生素致聋 (AAID)家系 1、2所有母系成员共 17人有 15 5 5 A→ G突变 ,非 AAID家系 6母系成员 10人也有此突变。非母系成员及家系 3、4、5所有成员无此突变。结论 mt DNA15 5 5 A→ G突变是这类耳聋的遗传基础之一 ,而氨基甙类抗生素是其重要的环境因素。 15 5 5 A→ G突变在西南地区 AAID及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均有较高发生率。
- 张楠乔晓明王力红梁传余
- 关键词:遗传性耳聋DNA线粒体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