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建泉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颅内
  • 3篇动脉瘤
  • 3篇神经节
  • 3篇神经节苷脂
  • 3篇疗效
  • 3篇疗效研究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纳洛酮
  • 3篇纳洛酮治疗
  • 3篇脑损伤
  • 2篇胆固醇
  • 2篇血清
  • 2篇鞘内
  • 2篇万古霉素
  • 2篇颅内动脉
  • 2篇颅内动脉瘤
  • 2篇颅内感染
  • 2篇内感染
  • 2篇固醇

机构

  • 7篇广州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严建泉
  • 5篇钱东翔
  • 4篇王智坚
  • 3篇宋伟琼
  • 2篇郭炜
  • 2篇黄汉辉
  • 2篇罗鹏
  • 1篇郭炜
  • 1篇胡波
  • 1篇段传志
  • 1篇李西锋
  • 1篇李珺
  • 1篇何旭英
  • 1篇钟文飞
  • 1篇谭湘萍
  • 1篇黄玉娥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2017年广...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微小动脉瘤形态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瘤体发生部位与颅内微小动脉瘤形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12例破裂的单发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动脉瘤的形态为形态规则组(56例1和形态不规则组f56例1,探讨影响颅内微小动脉瘤形态的相关因素。结果 性别、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不是微小动脉瘤形态的独立影响因素,瘤体发生部位是微小动脉瘤形态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5)。以前交通动脉为参照,椎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易形成规则的动脉瘤,大脑前动脉、后交通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微小动脉瘤形态与前交通动脉无差异,易不规则。结论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形态与发生部位有关,椎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易形成规则的微小动脉瘤。
郭炜何旭英李西锋钱东翔严建泉卜德林段传志
关键词:颅内微小动脉瘤形态学血管结构
血清脂蛋白(a)的表达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研究
通过一系列针对颅内动脉瘤与血清脂蛋白(a)相互关系的研究,力求明确Lp(a)能否作为颅内动脉瘤发病的危险因素,了解其在促进颅内动脉瘤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由此得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临床监测甚至干预Lp(a)血清水平,将有...
严建泉
关键词:血清脂蛋白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胆固醇甘油三酯
文献传递
神经节苷脂与纳洛酮治疗对颅脑损伤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和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对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颅脑损伤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神经节苷脂和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进行为...
宋伟琼严建泉王智坚郭炜黄玉娥黄汉辉LUO Peng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纳洛酮颅脑损伤疗效
文献传递
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分析
2013年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脂蛋白(a)及其它脂质相关成分水平变化,探讨Lp(a)在颅内动脉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自2006年-2012年,我们分别收集并测定了颅内动脉瘤病人组(48例)和正常健康人对照组(50例)的血清Lp(a)及其它脂质相关成分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动脉瘤发病的相关性。结果颅内动脉瘤组脂蛋白(a)水平为(314.2±217.7 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33.5±99.7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项脂质(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脂蛋白(HDL和LDL)和载脂蛋白(apoAl,apoB)水平在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高Lp(a)水平与该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是导致动脉瘤形成的一种独立危险因子。
严建泉钱东翔胡波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甘油三脂胆固醇
万古霉素鞘内阶梯浓度注射治疗颅内葡萄球菌感染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万古霉素鞘内阶梯浓度注射治疗颅内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及中国学术文献总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中2014年12月31日前发表的有关万古霉素鞘内阶梯浓度注射给药法治疗颅内葡萄球菌感染的文献,采用严格的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价标准,提取有效数据,分别对总有效率、体温、血液白细胞计数、脑脊液生化检查各项指标进行文献荟萃(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17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比较,万古霉素鞘内阶梯浓度注射治疗颅内葡萄球菌感染,可显著降低患者体温(Z=12.49,MD=2.21,95%CI=1.87~2.56,P<0.000 01)、血液白细胞计数(Z=30.17,MD=38.38,95%CI=35.88~40.87,P<0.000 01)及脑脊液蛋白含量(Z=12.19,MD=0.64,95%CI=0.54~0.75,P<0.000 01),可升高患者脑脊液葡萄糖含量(Z=9.51,MD=-1.03,95%CI=-1.25^-0.82,P<0.000 01)及脑脊液氯化物含量(Z=16.58,MD=-43.11,95%CI=-48.21^-38.02,P=0.80)。结论:万古霉素鞘内阶梯浓度注射可有效治疗颅内葡萄球菌感染。
黄汉辉严建泉谭湘萍钟文飞王智坚
关键词: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属颅内感染
神经节苷脂与纳洛酮治疗对颅脑损伤的疗效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和纳洛酮对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叭3年1月至2014年12月120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神经节苷脂和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并且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总体疗效明显增加,患者苏醒的时间明显缩短,ADL评分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上推广。
宋伟琼严建泉王智坚郭炜黄玉娥黄汉辉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纳洛酮颅脑损伤疗效
神经节苷脂与纳洛酮治疗对颅脑损伤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和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对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颅脑损伤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神经节苷脂和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进行为...
宋伟琼严建泉王智坚郭炜黄玉娥黄汉辉LUO Peng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纳洛酮颅脑损伤疗效
万古霉素微量泵控制持续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利用微量泵控制下持续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颅内相关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009年1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各类颅内感染病例50例,其中22例行腰大池引流脑脊液并分次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作为对照组,28例在上述基础上改用微量泵控制下持续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为实验组,观察2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对体温、血象、脑脊液等的观察指标较对照组改善迅速,而腰腿痛、抽搐、头痛等副反应观察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并微量泵控制下持续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是治疗颅内感染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严建泉钱东翔罗鹏王智坚
关键词:万古霉素颅内感染鞘内注射
疑似脑膜瘤的颅内硬膜外炎性肉芽肿一例报道被引量:4
2013年
患者女性,28岁,因列“突发抽搐2次”入院,既往有乙肝病史,无中炎、鼻窦炎及结核等病史。患者入院前20d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抽搐两次,表现为全身强直性阵挛抽搐,伴意识障碍,来本院门诊求治,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四肢肌力正常对称,行头颅CT示:左额顶高密度影、伴广泛脑水肿(图1),着头颅MR示:左额顶、大脑镰旁占位,形态不规则。
罗鹏钱东翔王智坚郭炜李珺严建泉
关键词:颅内炎性肉芽肿脑膜瘤
髓内神经鞘瘤一例报道及文献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神经鞘瘤作为椎管内常见的肿瘤之一,主要好发于髓外硬膜下或硬膜内外.发生在髓内的神经鞘瘤十分罕见。以往文献报道的神经鞘瘤均靠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且由于其影像学特征与髓内胶质瘤十分相似,较容易出现误诊,故术前正确的诊断对其临床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笔者所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髓内神经鞘瘤1例,现将其诊断、治疗过程及预后报告如下。
赖日贵钱东翔严建泉卜德林
关键词:椎管内神经鞘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