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艳
- 作品数:18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生的血尿酸与血清25(OH)D3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中学生的血尿酸与血清25(OH)D3水平的关系,旨在为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石景山区217名中学生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法测定其血尿酸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25(OH)D3水平。同时测量2组患者的血压、身高、腰围、体重,计算BMI,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其饮食习惯、运动、睡眠情况等。并进一步针对研究对象男女分布进行了性别亚组分析。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2组独立样本t检验。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男生血尿酸水平及其与血清25(OH)D3的关系。通过校正多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男生的血清25(OH)D3水平、饮食习惯、运动、睡眠等与高尿酸患病率的危险程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血25(OH)D3每升高一个单位,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217名学生中高尿酸比例37.33%(81/217),高尿酸组中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均大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高尿酸组中25(OH)D3(19.01±6.48)低于正常组(21.81±6.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血尿酸水平与25(OH)D3呈负相关,r=-0.22,P=0.032;通过校正运动、饮料、睡眠、茶等多因素后,25(OH)D3是尿酸的独立保护因素(OR=0.933,P=0.045)。结论该研究证实血25(OH)D3与高尿酸血症呈负相关,且该相关性仅在男生中成立。
- 王丽芳宁武丁艳张彦霞马豆豆卢哲敏韩芃李超然王宽婷
- 关键词:中学生高尿酸血症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了解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入选符合2002年美国一欧洲(US.Euro)分类标准的pSS患者86例,由风湿免疫专科医师调查及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由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完成神经系统查体,并完善肌电图检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查体、实验室检查及肌电图检查进行分析,判断患者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并比较2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特征。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r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人组86例pSS患者,男性4例,女性82例,合并周围神经系统病变者占26%(22/86),pSS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多样,受累神经主要见于正中神经、胫神经、腓神经、腓肠神经等,受累部位以下肢常见(16/22,73%),神经病变类型以感觉运动纤维受累为主。此外,周围神经病均在Dss发病后出现,其中约有45%的患者在pSS发病早期出现周围神经病变。Dss合并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组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相比,除手足麻木(68%与5%,P〈0.01)外,雷诺现象(32%与5%,P=0.002)较为常见,且该组患者的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度评分(ESSDAI)明显升高(5.3+2.5与3.4~1.9,P〈0.01)。雷诺现象(OR=9.489,95%CI2.191.41.093,P=0.003)及ESSDAI(OR=1.528,95%C11.179~1.979,P=O,001)是周围神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SS合并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组抗核抗体滴度(雎0.003)和类风湿因子滴度明显升高(辟O。023)。结论pSS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生率较高,病程早期即可出现周围神经系统病变,雷诺现象、高疾病活动度是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 冯敏何菁李英妮栗占国高辉李永杰霍阳丁艳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神经病学表现
- 欧洲风湿病联盟提出新的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被引量:20
- 2010年
- 目前,国内对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疾病活动性评价尚无统一标准,对SS患者的病情活动性评估通常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因此,难以进行规范化的分析以及指导治疗。2007年制定的天于SS的疾病活动指数(SSDAI)和SS临床活动指数(SCAI)使用尚不普遍,且特异性较差,2009年欧洲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了对SS病情的评估指数(ESSDAI)。
- 丁艳何菁
- 关键词:疾病活动指数风湿病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性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初诊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1
- 2012年
- 目的:了解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患者起病形式和临床特点,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资料。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中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224例pSS患者进行现况调查,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发病年龄、病程、腺体外表现、合并症及家族史,并进一步分析相互间的关系。结果:本组pSS患者平均年龄为(53.5±11.7)岁,男性11例,女性213例,男女之比为1∶19.4,平均发病年龄为(46.1±10.7)岁,中位病程9.4年(0.2~40.0年)。224例患者中确诊pSS前的临床表现中最常见的腺体外表现从高至低依次为白细胞减低74例(33%,74/224),关节炎56例(25%,56/224),雷诺现象37例(16.5%,37/224),肝损伤35例(15.6%,35/224),肺间质病变27例(12.1%,27/224),双下肢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11.6%,26/224),血色素减低18例(8.0%,18/224),血小板减低13例(5.8%,13/224),肾小管酸中毒8例(3.6%,8/224)。分析患者脏器受累的影响因素显示,肺间质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OR=1.074,95%CI=1.031~1.118)和病程(OR=1.075,95%CI=1.023~1.128);肝受累的危险因素主要为病程(OR=1.050,95%CI=1.002~1.100)。患者中有自身免疫病家族史者占8.0%(18/224),有肿瘤家族史者占11.2%(25/224)。结论:pSS患者绝大多数为女性,发病隐匿,病程迁延,容易延误诊断,诊断时多有腺体外脏器受累,尤其是白细胞减低,肝损伤及肺间质病变等严重的系统受累常见,并且该病可能有遗传倾向,应引起临床上更多的重视。
- 何菁丁艳李玉慧冯敏戴逸君张学武栗占国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
- 丁艳何菁冯敏潘思思龚书识栗占国
- 2019年欧洲风湿病联盟关于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患者疫苗接种的建议被引量:1
- 2021年
- 自身免疫病患者疫苗接种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自身免疫病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且常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这些患者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应答及安全性是我们关心的问题。针对自身免疫病患者接种疫苗的有效性、免疫原性及安全性,免疫抑制剂对疫苗接种的影响,自身免疫病患者家庭成员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等问题,EULAR工作组于2019提出新的自身免疫病患者疫苗接种的建议。相关研究于2020年1月发表于Ann Rheum Dis杂志[1]。
- 丁艳王宽婷王丽芳
- 关键词:疫苗接种自身免疫病接种疫苗风湿病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性别及性激素水平与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何菁丁艳李春潘思思冯敏张学武郭建萍栗占国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高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
- 冯敏张学武何菁潘思思高辉丁艳栗占国
- 抗α-胞衬蛋白多肽IgA抗体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以α-胞衬蛋白(α-Fodrin)多肽为抗原,采用ELISA检测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患者血清抗α-Fodrin多肽IgA抗体(α-Fodrin-derived polypeptide antibody,αF5-IgA),并分析其与SS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以固相法合成的α-Fodrin 37-59多肽(αF5)为包被抗原,ELISA定量检测169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31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econdary Sjgren syndrome,sSS)、221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及88名健康对照者血清抗α-Fodrin37-59多肽IgA(αF5-IgA)抗体水平,并分析其与SS患者临床表现及自身抗体、IgG、IgA、血沉及血常规等的相关性。结果 ELISA定量检测抗αF5-IgA抗体,pSS和sSS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3.4%和64.5%,而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健康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是27.3%、17.8%和2.3%,抗αF5-IgA抗体在SS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χ2=114.5~234.1,P<0.01)。抗αF5-IgA抗体对SS诊断的特异性为86.1%,在抗SSA、抗SSB抗体和ANA阴性的pSS患者中,抗αF5-Ig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8.9%、46.6%和57.1%。抗αF5-IgA抗体阳性pSS患者的肾脏受累率高于抗αF5-IgA抗体阴性患者(χ2=3.0,P<0.05)。抗αF5-IgA抗体阳性pSS患者IgG、IgA升高,血沉增快,白细胞与血小板下降的概率明显高于抗体阴性的患者(χ2=17.9~73.5,P<0.05)。结论 ELISA法可用于检测SS患者血清抗αF5-IgA抗体,该抗体为诊断SS较为特异的自身抗体之一,且抗αF5-IgA抗体对其他自身抗体阴性的SS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 何菁郭嘉隆李英妮丁艳韩蕾贾汝琳栗占国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采用贝利尤单抗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收治的8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44例,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和B组(45例,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贝利尤单抗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临床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治疗后B组患者疗效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升高,且B组均高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血清抗双链DNA抗体(Ds-DNA)定量水平、泼尼松用量水平均降低,且B组均低于A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联合贝利尤单抗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免疫功能,控制疾病活动度,减少激素用量,安全性高。
- 张彦霞丁艳王丽芳马豆豆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