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造影
  • 11篇X线
  • 10篇血管
  • 9篇X线表现
  • 8篇血管造影
  • 7篇静脉
  • 5篇动脉
  • 5篇动脉瘤
  • 5篇肿瘤
  • 5篇注射
  • 4篇数字减影
  • 4篇内注射
  • 4篇下肢静脉
  • 4篇下肢静脉病变
  • 4篇脑血
  • 4篇脑血管
  • 4篇脑血管造影
  • 4篇静脉病变
  • 4篇肝肿瘤
  • 3篇腰椎

机构

  • 42篇重庆医科大学...
  • 8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水电工程...
  • 1篇通江县人民医...

作者

  • 46篇黄永火
  • 14篇欧阳羽
  • 14篇欧阳祖彬
  • 9篇曾勇明
  • 8篇朱明霞
  • 7篇戚警吾
  • 6篇冯新民
  • 6篇吕发金
  • 5篇文明
  • 5篇张克随
  • 5篇袁书伟
  • 5篇罗天友
  • 4篇李越
  • 4篇李信友
  • 4篇冯新明
  • 4篇陈翼
  • 3篇严敏
  • 3篇史斌
  • 3篇钦斌
  • 3篇吕富荣

传媒

  • 10篇重庆医科大学...
  • 9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重庆医学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四川医学
  • 2篇重庆医药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第七届全国放...
  • 1篇首届国际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8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细胞癌右膈下动脉供血的CT评价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评价肝细胞癌 (HCC)右膈下动脉 (RIPA)供血的CT表现。方法 选择做过螺旋CT检查及血管造影的HCC患者共 195例 ,发现其中 15例由RIPA供血 ,测定CT动脉期图像上这 15例的RIPA、左膈下动脉、HCC的大小 ,记录RIPA的起源及HCC的位置 ,并与血管造影图像对照。结果全部病例RIPA在CT图像上于右侧膈肌脚呈高密度影 ,11例见到其起源 ,RIPA直径达 (3 1±1 1)mm ,比左膈下动脉 [(1 3± 0 4 )mm]要宽 (t=6 17,P <0 0 5 )。HCC全部位于肝右叶 ,平均直径为 (4 8± 1 3)cm。结论 CT上显示出RIPA非对称性扩大 ,直径超过 2 5mm者 ,应提示有RIPA供血到HCC。
文明朱明霞黄永火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血管造影肝细胞癌右膈下动脉供血
经导管栓塞化疗中晚期肝癌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研究中晚期肝癌非手术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135例随机分成A、B、C3组。A组肝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B组药物灌注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栓塞,C组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栓塞。结果3组平均生存期为5.7月,10.6月和8.7月;0.5、1、2、3年生存率A组51.6%、12.9%。
黄永火冯新民欧阳羽吕富荣张克随
关键词:肝癌药物疗法中晚期栓塞治疗
骶髂关节解剖特点与X线表现的分析被引量:30
2001年
目的 探讨骶髂关节解剖特点与X线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对 12具尸体的骶髂关节进行了详细解剖和观察 ,并对尸体 2 4个和活体 2 0 0个骶髂关节的X线表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 尸解结果表明每个人骶髂关节软骨的厚薄、大小和关节间隙的宽度或形状都不一样。结论 通过骶髂关节解剖特点与X线表现的对照。进一步提高了诊断骶髂关节病变的正确率。
黄永火孙向前欧阳祖彬戚警吾周庭勇
关键词:尸体解剖骶髂关节X线表现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栓塞治疗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进一步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CCF)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在DSA监视下 ,采用法国Balt公司的同轴可脱性球囊技术 ,对 12例CCF患者进行了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结果 一次完全性地栓塞了颈内动脉瘘口 ,又保持了颈内动脉通畅 ,大脑前、中动脉显示清晰者 11例 ,占 92 % ;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结论 采用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是治疗CCF的最好方法 ,其操作简单 ,安全可靠 ,疗效好 ,值得进一步推广。
黄永火欧阳祖彬欧阳羽曾勇明李越
关键词: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CCF血管内栓塞
颅内动脉瘤DSA检查的显示满意程度分析和最佳体位选择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颅内各部位动脉瘤在不同体位的显示满意程度,以便优化体位设计,增加DS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满意度,从而提高检出率。方法197例全脑血管造影中椎动脉造影时常规摄取正、侧位图像,必要时加摄特殊斜位,颈内(颈总)动脉造影时,常规摄取正、侧、斜位1,必要时加摄特殊斜位,分析所有检出动脉瘤的DSA图像资料,评价各部位动脉瘤在不同体位上显示满意程度的差异。结果197例全脑血管造影共检出颅内动脉瘤85例94个,阳性率为43.15%,后交通动脉瘤最多,共51个,占54.3%。后交通动脉瘤侧位均显示良好,占100%,而前交通动脉瘤斜位1均显示良好,占100%。结论合理选择不同角度的斜位,能更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结构及与周围血管的毗邻关系,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满意程度和检出率。
李信友曾勇明吕发金李越黄永火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DSA体位
急性胰腺炎肾旁间隙受累的CT表现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总结急性胰腺炎引起肾旁间隙异常的CT表现。方法 收集 1998-2 0 0 1年间经临床和CT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 14 3例 ,着重观察其中肾旁间隙受累及的 42例CT表现。结果 CT显示肾周脂肪受累及 2 9例 (69.5 % ) ,肾周积液 11例 (2 6.2 % ) ,肾周血管异常 2例 (4 .7% )。结论 CT检查可以准确地反映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肾旁间隙异常 ,对于临床决定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史斌罗天友黄永火吴景全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并发症CT
前、后交通动脉瘤与Willis环血流变化的分析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前、后交通动脉瘤与Willis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8例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资料。结果 :前交通动脉瘤 ,A1优势征多见 (P <0 .0 1) ;后交通动脉瘤 ,非基底动脉供血与基底动脉供血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成与Willis前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 ,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成与Willis后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尚无明显关系。
黄永火李信友欧阳祖彬欧阳羽冯新民袁书伟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脑血管造影动脉瘤WILLIS环
经皮瘤内注射艾迪注射液治疗兔移植性VX2肝肿瘤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复方中药艾迪注射液瘤内注射治疗兔移植性VX2肝肿瘤的作用效果及机制。方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移植性肝VX2肿瘤模型28只,随机分为3组,即艾迪注射液组(12只)、无水乙醇组(PEI组,8只)、生理盐水组(8只)。全部动物在接种2周后每隔3天向肿瘤内注入治疗药物,注射4次后处死动物。于术前术后兔耳缘静脉抽血行血生化检查,同时行64排螺旋CT扫描测量并计算肿瘤体积、肿瘤增长率及肿瘤坏死率,以及进行组织细胞学与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各实验组病灶均进行性增大,但艾迪注射液组肿瘤增长率及坏死率最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水乙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UNEL法检测显示艾迪注射液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无水乙醇组及生理盐水组(P<0.05);艾迪注射液组肝肾功能及白细胞计数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
陈翼黄永火康小兵
关键词:VX2艾迪注射液
下肢静脉病变顺、逆行造影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病变顺、逆行造影X线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119侧)下肢静脉病变顺、逆行造影X线表现。结果:顺行造影显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84侧,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14侧,单纯性瓣膜关闭不全11侧,静脉瘤或弥漫性血管湖6侧,先天性下肢静脉发育异常4侧。逆行造影显示0级13侧,Ⅰ级58侧,Ⅱ级21侧,Ⅲ级19侧,Ⅳ级8侧。结论:下肢静脉病变顺、逆行同时造影能更好地显示下肢浅、深静脉瓣膜功能,为临床诊断或治疗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依据。
黄永火陈翼冯新明欧阳祖彬欧阳羽史斌
关键词:下肢病变静脉造影影像诊断学逆行造影
前交通动脉瘤与A1段优势血流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前交通动脉瘤与大脑前动脉水平段 (A1段 )优势血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6例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  5 5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有 34例呈A1优势 ;34例呈A1优势者中 33例前交通动脉瘤发生在A1优势侧 ,有 1例发生在A1优势对侧。结论 前交通动脉瘤多发生在A1优势侧。因此 ,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成与Willis前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黄永火欧阳祖彬黄远帅欧阳羽冯新民李信友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前交通动脉瘤脑血管造影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