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桂成

作品数:200 被引量:1,125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75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5篇医药卫生
  • 28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1篇中医
  • 27篇关节
  • 24篇关节炎
  • 23篇腰椎
  • 22篇中药
  • 22篇细胞
  • 22篇骨质
  • 21篇骨质疏松
  • 20篇通络
  • 20篇骨关节
  • 20篇骨关节炎
  • 18篇骨折
  • 17篇软骨
  • 17篇椎间盘
  • 17篇脊髓
  • 15篇腰椎间盘
  • 15篇腰椎间盘突出
  • 15篇中医药
  • 14篇腰椎间盘突出...
  • 14篇突出症

机构

  • 195篇南京中医药大...
  • 33篇江苏省中医院
  • 13篇南京中医药大...
  • 7篇郑州市骨科医...
  • 5篇江苏省中西医...
  • 4篇东南大学
  • 4篇河南省洛阳正...
  • 4篇江苏省靖江市...
  • 3篇南京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 3篇苏州市中医医...
  • 3篇安徽中医药大...
  • 3篇奥胡斯大学
  • 2篇扬州大学
  • 2篇潍坊市中医院
  • 2篇昆山市中医医...
  • 2篇靖江市中医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96篇黄桂成
  • 66篇马勇
  • 53篇郭杨
  • 17篇周龙云
  • 15篇闵文
  • 14篇王建伟
  • 12篇王磊
  • 10篇袁翰
  • 9篇孟祥奇
  • 8篇诸方受
  • 7篇金桂兰
  • 7篇赵明宇
  • 7篇钱佳佳
  • 6篇汪悦
  • 6篇康然
  • 6篇鲍自立
  • 6篇文庠
  • 6篇刘焱
  • 6篇徐俊良
  • 5篇郑伟

传媒

  • 13篇南京中医药大...
  • 8篇中华中医药杂...
  • 7篇中国中医骨伤...
  • 6篇中医正骨
  • 6篇辽宁中医杂志
  • 6篇辽宁中医药大...
  • 5篇中国骨质疏松...
  • 5篇中国实验方剂...
  • 5篇江苏中医药
  • 5篇中国中医药现...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山东中医杂志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甘肃中医
  • 3篇中国骨伤
  • 3篇中医教育
  • 3篇中医学报
  • 2篇中国民间疗法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7篇2022
  • 7篇2021
  • 10篇2020
  • 8篇2019
  • 22篇2018
  • 19篇2017
  • 13篇2016
  • 8篇2015
  • 13篇2014
  • 5篇2013
  • 19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2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参关节腔注射与针刺修复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被引量:3
2012年
背景:研究表明软骨下钻孔可有效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应用针药结合能有效控制软骨损伤出现的症状。推测针药结合可与软骨下钻孔在修复软骨缺损中产生协同作用。目的:观察针药结合联合软骨下钻孔对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于50只新西兰兔双侧股骨髁关节面造成6mm×8mm全层软骨缺损,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造模后不作任何处理;钻孔组只做钻孔处理;丹参组钻孔后1周向膝关节腔注射丹参注射液0.3mL,1次/周,共5周;针刺组钻孔后1周针刺兔双侧足三里穴,1次/d,30min/次,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针药组钻孔后1周同时行丹参关节腔注射与针刺治疗,方法和疗程同上。结果与结论:组织学及透射电镜检查均显示,模型组主要为纤维组织,其余4组缺损修复组织均为类透明软骨、幼稚软骨和纤维软骨,且以针药组修复组织的数量和质量最佳。与模型组比较,其余4组的致密修复组织覆盖缺损的面积明显增大(P<0.01),以针药组的疗效最优,丹参组、针刺组次之。结果提示丹参关节腔注射、电针足三里和针药结合均可促进软骨下钻孔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且针药结合优于单纯的丹参关节腔注射及电针足三里治疗。
马勇郭杨顾一煌周信王建伟张亚峰黄桂成
关键词:关节软骨缺损针刺膝关节
脊髓康对共培养体系中小胶质细胞吞噬及损伤神经元再生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脊髓康对共培养体系中小胶质细胞吞噬及损伤神经元修复再生的影响。方法:制备脊髓康含药血清,分离、鉴定原代海马神经元、原代小胶质细胞,谷氨酸诱导神经元损伤,含药血清预处理小胶质细胞,建立小胶质细胞/损伤神经元共培养体系,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法观察混培养24 h后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碎片的吞噬作用及96 h后损伤神经元突起生长情况。结果:混合培养24 h后,脊髓康含药血清中、高剂量组在吞噬指数及吞噬百分率方面均高于空白组(P<0.05),中剂量组低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P<0.05),高剂量组与LPS组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培养96 h后,脊髓康含药血清中、高剂量组一级突起数量多于空白组(P<0.05),与L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康中、高剂量组平均突起较空白组长(P<0.05),与LPS对比,脊髓康中剂量组平均神经突起较短(P<0.05),而高剂量组则平均突起较长(P<0.05)。结论:中药复方脊髓康可能通过促进小胶质细胞吞噬神经元碎片,改善局部微环境,从而促进损伤神经元的修复再生。
潘娅岚郭杨周龙云苑文超马勇黄桂成
关键词:脊髓康共培养
补肾通络方促进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形成机制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形成机制。方法将72只大鼠采用去卵巢方式制备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阿仑膦酸钠组、氟化钠组、补肾组、通络组、补肾通络组等6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2只,分别予生理盐水(5 mL/kg)、阿仑膦酸钠(1 mg/kg)、氟化钠(5 mg/kg)、补肾方(5.4 g/kg)、通络方(0.9 g/kg)、补肾通络方(6.3 g/kg)灌胃70天,1次/日,假手术组干预同模型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T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股骨颈骨密度(BMD);Micro-CT观察骨微结构;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骨组织β-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ALP水平、BMD、β-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TRAP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阿仑膦酸钠组、补肾组、补肾通络组TALP升高(P<0.01,P<0.05);补肾组、通络组及补肾通络组血清TRAP水平降低(P<0.05);各给药组BMD、β-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P<0.05)。与通络组比较,补肾通络组血清TALP水平升高(P<0.05),血清TRAP水平降低(P<0.05)。与补肾组、通络组比较,补肾通络组BMD、β-catenin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补肾通络方增加β-catenin表达,促进骨形成,逆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量丢失,方中两类中药配伍具有协同效应。
韩龙闵文吴铭杰周晨露韩诗雨张丁韦方彭华袁翰黄桂成
关键词:补肾通络方骨质疏松症骨形成
唑来膦酸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椎体后凸形成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联合与不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64例OVCFs患者,术后随机给予唑来膦酸(唑来膦酸组)和不给予唑来膦酸(对照组)。术后记录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score,ODI)、骨密度检测T值、术后椎体再骨折情况。[结果]随访结束后获得52例完整资料,其中唑来膦酸组24例,男5例,女19例,平均74.13岁,累及椎体31节椎体;对照组28例,男5例,女23例,平均74.25岁,累及37节椎体。两组术后VAS评分及ODI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 d两组间VAS评分及ODI值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两组骨密度测定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唑来膦酸组再骨折1例,对照组4例。[结论]PKP治疗OVCFs具有微创、高安全性、迅速改善疼痛等优点,术后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可有效改善改善骨密度及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椎体再骨折风险。
刘明明程建黄桂成许海燕华臻马勇郭杨
关键词:唑来膦酸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一种治疗中老年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复方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中老年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复方及其应用,所述中药包括:黄芪30~40份、桂枝10~20份、白芍10~20份、白术10~15份、薏苡仁10~15份、枳壳10~15份、僵蚕10~15份、鸡血藤30~...
马勇郭杨司誉豪潘娅岚郑苏阳黄桂成
风药治疗颈椎病应用探析被引量:4
2021年
颈椎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为颈椎病的外因之首,亦为重要病理因素。风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风木属性,既可于风寒湿型颈椎病中发散祛邪、温阳开窍;又可于气滞血瘀型颈椎病中活血通络,行其壅滞;还可于痰湿阻络型颈椎病中燥湿化痰,祛其浊瘀;其增补肝肾之功又可在肝肾不足证型中助其补虚;其温阳通窍之效于颈椎病诸证皆适用;另其尚可引经上达以携药直达病所。风药是为治疗颈椎病之要药。
常鹏飞刘孟敏孙杰黄桂成马勇郭杨
关键词:颈椎病
理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腰背痛50例被引量:6
2000年
黄桂成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原发性骨质疏松腰背痛
诱导多能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研究与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目前,脊髓损伤(SCI)的治疗存在很多困难,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再生能力有限,其丢失的神经元无法替代,轴突损伤无法弥补。通过移植来自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组织或胚胎干细胞,可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具有形成功能性神经突触的潜力,并在脊髓损伤节段的治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然而,胚胎或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可能会引发伦理问题。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可以产生神经前体细胞,并且可以分化成神经干细胞,在SCI的治疗中实用性较强,而且提供了一个符合医学伦理的来源。应用自体细胞作为转化来源,避免了免疫排斥反应的问题。在前期研究中涌现的体细胞直接转化技术又进一步缩短诱导周期,提高治疗效率。本文对成体细胞重编程技术治疗SCI的方法更新、机制研究的发展,未来前景等作一综述。
苑文超袁翰郭杨周龙云马勇黄桂成
关键词:脊髓损伤干细胞修复胚胎干细胞来源神经前体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一种治疗脊髓损伤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脊髓损伤的中药复方制剂(脊髓康)和制备方法,该制剂由黄芪、丹参、川芎、赤芍、当归、水蛭、蜈蚣、大黄、泽泻、茯苓、枳实、厚朴、肉苁蓉、仙灵脾、地鳖虫、车前子、益智仁,按一定量配比所制成;其制法是取当归、...
马勇王建伟黄桂成严辉严国俊周临东孙文建吴毛
文献传递
益肾健脾法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运用益肾健脾法中药干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观察其对骨代谢及骨密度等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根据临床辨证,运用益肾健脾法给予中药口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不予干预,2月后复诊。术前和术后2月对比观察Ca、P、ALP、ACP、PTH、BGP、CT及骨密度指标,两次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资料收集完善的18例病例,治疗组8例,对照组10例。术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a、ALP、ACP、PTH、BGP、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及骨密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运用益肾健脾法进行中药干预,可以改善部分骨代谢指标。
潘娅岚马勇郭杨黄桂成
关键词:益肾健脾法髋部骨折骨代谢指标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