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骅
- 作品数:29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海峡两岸居民财产资本化之金融机制探讨
- 2009年
- 以居民为市场主体,以居民财产资本化为视角,着重探讨财产资本化进程中金融机制的铺垫、推动、保障作用,并将海峡东西两岸的金融机制加以比照对鉴,从中发现有益的历史教训和现实经验,为两岸金融合作,推动居民财产资本化及财产收入增长提供有益的对策思路。
- 黄家骅安广记
- 关键词:居民财产金融机制
- 教师培训如何既“可爱”又专业
- 2014年
- 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目前已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然而,教师培训领域存在的两种偏向抑制了其成效和质量:一是把教师培训当作学历教育的延伸或叠加,唯学历至上,把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经过压缩搬到教师培训课堂中。
- 黄家骅
- 关键词:各级教育教学技巧交流式案例式课堂授课
- 教育梦想与教师成长
- 2013年
- 二千多年前,孔子曾经谆谆教诲我们:“君子谋道不谋食”,希望“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他一生孜孜以求德和教化。虽有弟子三干,亲随七十二人,但仍然希望通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百面扩大教育的对象和范围。怎样才能立道振纲,
- 黄家骅
- 关键词:教育教师因材施教
- 敬业的教师必须有职业化的收入
- 2018年
- 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立足本职、教书育人、贡献才智、干事创业的关键在于教师职业尊严的拥有,应该“以人为本”,科学设计并逐步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化薪酬体系;教师的薪酬体系应立足于教师职业规范,着力于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有效激励,面向绝大多数教师并保护应有的权益,而不是专向少数教师输送利益;教师的收入增长机制应基于劳动贡献,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质量和劳动者身份应该是教师职业薪酬体系设计的主要决定因素。
- 黄家骅姚莉娜
- 关键词:教师收入职业尊严薪酬体系收入增长机制
-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质均衡
- 2016年
- 义务教育的均衡实现,关键在于教育资源的配置目标、配置方式、配置成效是否令人满意。在这方面,福建克服种种不利条件,科学引导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区域义务教育发展实现了高标准、高质量、高成效的均衡,获得社会各界的肯定。一、以公正为目标,设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制度组织教育资源的公正展开是教育发展重中之重的价值取向。衡量一个区域教育发展模式的科学合理性,关键在于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由于历史原因,
- 黄家骅
- 关键词:教育发展模式区域教育东南沿海资源节约社会差距城镇化步伐
-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空间架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海峡西岸经济区经过5年发展已具备较为清晰的空间架构自组织态势,从空间架构的视角去解析区域经济发展脉络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绩效,可以为海峡西岸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统筹协调的思路,可以为"大三通"之后海峡西岸空间拓展与整合提供对策,可以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跨省合作铺垫坚实的理论依据。为此,文章基于空间架构而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现状和趋向作出学理性判断,具有一定的学术与应用价值。
- 黄家骅
- 关键词:海峡西岸空间架构区域经济一体化
- 经济学:经世济民之学被引量:1
- 2011年
- 经济学(Economics)是一门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以实现利益最优化的学问。在人类思想的漫漫长河中,经济学的诸子百家各领风骚,如同涓涓细流,挟浪裹沙,形成了无数经典与流行相碰撞的拍岸惊涛,对整个社会科学的与时俱进发挥了极大推动作用,对民众福祉获取和政府管理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人们把经济学称之为经世治国之学、济民理财之学,虽历经沧桑而魅力不褪,稳稳当当地成为社会科学的王冠。
- 黄家骅
- 关键词:经济学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平、效率和质量——兼析择校行为的引导与规范被引量:3
- 2010年
- 本文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机制和目标实现三个维度,结合公平、效率和质量范畴的相互联系,从整体性、持续性和可操作性角度探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思路和政策出发点。同时运用制度分析和技术研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择校行为和政府干预进行了探索。
- 黄家骅
-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平实现
- 走向专业化的校长培训
- 2013年
- 学历一阵子,培训一辈子。这就是说,学历文凭只能让求职者入职,学历只是入门那阵子的敲门砖;而培训进修却能让入职者成为行业的专家,培训是终身受益不可少的梯子。在今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行各业愈加专业化,校长的成长更需要依托高效而有质量的培训,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和品牌化。
- 黄家骅
- 关键词:校长社会分工学历品牌化
- 论义务教育的选择
- 2012年
- 择校行为是义务教育研究中的焦点问题。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于择校行为的审视时宽时严,忽褒忽贬,争议已久,殊难定论。我们以经济学的偏好与选择为视角,以义务教育选择过程的个人动机行为与社会、市场、政府的规则博弈为研究内容,分别剖析了择校理性、择校性质、择校过程、择校影响,同时还总结了我国近年来的择校的经验教训和国外义务教育的择校做法,最后提出了对择校行为既规范又引导的对策思路,可作为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政策参考。
- 黄家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