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金鹏

作品数:30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玉米
  • 6篇基因
  • 5篇调控植物
  • 5篇植物
  • 5篇氢酶
  • 5篇耐逆性
  • 5篇高粱
  • 5篇编码基因
  • 5篇3-磷酸甘油...
  • 4篇雄性不育
  • 4篇氧化酶
  • 4篇甜瓜
  • 4篇甜瓜幼苗
  • 4篇耐盐
  • 4篇抗氧化
  • 4篇抗氧化酶
  • 4篇分子标记
  • 4篇高通量
  • 4篇高通量测序
  • 4篇高通量测序技...

机构

  • 29篇黑龙江八一农...
  • 2篇黑龙江省和平...
  • 1篇广西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黑龙江农垦科...

作者

  • 29篇魏金鹏
  • 17篇于高波
  • 10篇赵长江
  • 8篇杨克军
  • 6篇李佐同
  • 6篇徐晶宇
  • 5篇赵莹
  • 5篇盛云燕
  • 5篇贺琳
  • 4篇李德泽
  • 4篇纪鹏
  • 4篇任春元
  • 3篇王玉凤
  • 3篇王智慧
  • 3篇张玉先
  • 3篇王聪
  • 2篇李春霞
  • 2篇杨凤军
  • 2篇杜吉到
  • 2篇张翼飞

传媒

  • 3篇黑龙江八一农...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新丝路(下旬...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科技风
  • 1篇现代园艺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3-磷酸甘油脱氢酶ZmGPDH5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耐逆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3‑磷酸甘油脱氢酶ZmGPDH5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耐逆性中的应用。本发明以玉米GPDH基因家族成员ZmGPDH5为研究对象,将其转入野生型拟南芥获得T3代纯合转化子。选取其中OE‑1和OE‑2两个转化...
李佐同徐晶宇赵莹刘梦魏金鹏贺琳赵长江
文献传递
外源脯氨酸对番茄体内残留百菌清降解的调控作用被引量:5
2020年
为探索外源脯氨酸(Pro)对番茄残留农药降解代谢的调控作用,以番茄浙杂205为供试植物,以杀菌剂百菌清为供试农药,研究外源Pro对番茄体内喷施百菌清后的农药残留量、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和解毒酶的影响。研究表明,外源3 mmol·L^-1的Pro预处理显著降低了百菌清处理7 d后番茄体内的农药残留量。与对照相比,外源Pro预处理可显著提高百菌清处理后番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的活性,进一步提高农药处理后12~96 h的GSH/GSSG比值,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和非蛋白结合态巯基化合物(NPT)含量。因此,外源喷施Pro可提高SOD、MDAR、CAT、POD等抗氧化酶活性,促进GSH的再生,提高GST等解毒酶活性,从而加速番茄体内百菌清的降解代谢,为促进蔬菜残留农药的降解提供一条新途径。
刘新宇陈鹏张光辉赵俊杰李博浩张南孙韦珂许娟娟叶行涛魏金鹏于高波
关键词:番茄脯氨酸百菌清抗氧化酶解毒酶
高粱枯萎病生防菌株筛选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由半裸镰刀菌引起的高粱枯萎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为了有效地抑制高粱枯萎病的发生,筛选出对该病害具有较强抑制活性的生防菌株。从黑龙江省大庆市土壤中分离出33种生防菌,采用平板对峙法从33种菌株中筛选出对半裸镰刀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生防菌株,并进行盆栽高粱接菌试验,通过高粱枯萎病的病情指数与发病率调查,筛选出4种拮抗细菌Y+8、7、10+8-20、Y+6,其平板抑制率分别达到83.55%、85.87%、85.67%、89.33%;生防菌接菌高粱的枯萎病发病率分别为37.93%、30.77%、30.77%、42.33%,显著低于对照;病情指数分别为18.97、22.12、30.77、16.92。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这4种生防效果较好的拮抗菌分别为Aquamicrobium、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芽孢杆菌(Bacillus)。4种生防菌在高粱叶片中诱导了H2O2等活性氧信号的产生,显著提高了高粱相关抗氧化酶活性,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APX),并提高了防御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与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此外,4种生防菌在防治病害发生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磷酸酶、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的酶活性。综上所述,生防菌株Aquamicrobium、芽孢杆菌(Bacillus)、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与芽孢杆菌(Bacillus)能够有效地增强高粱防御系统,增强土壤酶活性,抑制高粱枯萎病的发生,在高粱枯萎病生物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马文旭陈如男刘新宇李博浩贾文宝张严文杨雁赵千慧曹东歌于高波魏金鹏
关键词:生防菌株抗氧化酶土壤酶
与甜瓜雄性不育ms5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BSA3‑2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甜瓜雄性不育ms5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BSA3‑2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BSA3‑2的引物序列为:BSA3‑2F:TGCTTATGTGAGTGAGTCTGCTGAC,BSA3‑2R:CAATGGTGT...
盛云燕于高波纪鹏郭晓红魏金鹏李德泽史闯
文献传递
肥密因素对黑龙江省半干旱区高粱先杂44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以先杂44高粱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方法,比较不同施肥量、不同密度条件下对高粱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量相同,密度9.6万株·hm-2,产量相对较高(6 459.35 kg·hm-2);密度相同,施肥量750 kg·hm-2,产量相对较高(6 504.16 kg·hm-2)。肥密互作条件下,密度9.6万株·hm-2与施肥量750 kg·hm-2的栽培方式高粱产量相对较高(6 981.00 kg·hm-2),其单宁含量1.24%,蛋白含量9.28%,淀粉含量为65.53%,脂肪含量为3.64%,品质较好。试验表明密度9.6万株·hm-2与施肥量750 kg·hm-2的组合是杂交高粱先杂44较适宜的栽培方式。
王聪魏金鹏王平谢海龙杜吉到赵长江王智慧唐春双杨克军
关键词:高粱施肥量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土壤改良剂技术领域。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原料:复合生物菌0.1‑0.5份,改性海泡石粉5‑8份,壳聚糖胶体溶液1‑3份,羧甲基纤维素0.5‑0.8份,蔗渣4‑7份,硅藻土1‑3...
于高波曹亮魏金鹏刘汉林田晋任春元李鑫张文洁张玉先
早期鉴定甜瓜ms5型雄性不育的分子标记BSA10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期鉴定甜瓜ms5型雄性不育的分子标记BSA10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BSA10的引物序列为:BSA10F:AGTAGCAACTCTCGTGGCCTATTAG,BSA10R:GCAAGACTCAAGATC...
盛云燕魏金鹏纪鹏于高波曹阳矫士琦李德泽
文献传递
不同肥力和种植密度对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以德美亚1号为材料,研究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黑龙江省中西部高寒地区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施肥量设3个水平,种植密度设4个水平。[结果]不同肥力密度组合能够有效调控玉米的光合特性和产量相关性状。适当的肥料供给(纯N 150 kg/hm2,P2O590 kg/hm2,K2O 100 kg/hm2)能提高玉米植株的总光合势及叶绿素含量,最终有助于产量的增加。另外,当种植密度稳定在9万株/hm2时,玉米的光合速率高于其他种植密度条件的玉米,因此达到了较好的产量效果。[结论]玉米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且肥力水平为纯N 150 kg/hm2、P2O590 kg/hm2、K2O 100 kg/hm2时玉米相对产量最高,可作为目前黑龙江省中西部高寒地区玉米种植较适宜的肥力和密度条件。
王忠孝魏金鹏杨克军
关键词:种植密度肥力玉米
基于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改革与探索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于卓越农业人才的培养,探讨对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设施条件、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旨在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的思维和能力。
魏金鹏杨克军赵长江赵长江王玉凤曲傲王玉凤
关键词: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
番茄DIR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对非生物胁迫响应的分析
2022年
【目的】鉴定番茄DIR基因家族所有成员,并对其基因结构、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共线性、启动子元件、表达模式、互作转录因子及内源竞争RNA预测等进行了解析,为探究DIR在番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基于全基因组数据对番茄DIR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运用Phytozome、MEME、PlantCARE、opsRNATarget和plantcircnet等在线网站获取染色体位置、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存在互作的转录因子、miRNA和circRNA等信息。利用Mapteace、TBtools、Cytoscape、OmicShare等作图软件及工具绘制染色体定位图、进化树、DIR与转录因子关系图、ceRNA网络等。采用NCBI的基因数据库结合转录组测序及qRT-PCR试验研究DIR基因家族在逆境下的表达情况。【结果】共鉴定到番茄中27个DIR基因,将其命名为SlDIR1—SlDIR27,分别位于12条染色体上,且大部分基因位于染色体末端,其基因结构、基序和结构域相对保守,其中22个SlDIR具有一个外显子的经典结构。番茄DIR基因家族同拟南芥的共线性关系远高于水稻和大豆。基于系统进化关系将27个番茄DIR成员分为3个不同的亚家族。转录组数据表明大部分DIR基因在番茄根部具有较高的表达量。此外,DIR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与干旱、低温等非生物胁迫,以及MeJA、ABA、SA等激素诱导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且预测到与激素、生长发育、非生物胁迫相关的ERF、E2F/DP、MYB等互作转录因子。结合转录组数据分析,分别有5、10、10和13个SlDIR在农药、干旱、盐和冷胁迫后显著上调表达,其中,SlDIR23受到以上4种胁迫的诱导表达,而SlDIR8、SlDIR13和SlDIR20特异性响应冷胁迫的诱导,SlDIR17特异性响应盐胁迫。番茄DIR的ceRNA调控表明,miR-156与靶基因SlDIR8可能共同作用调控番茄的逆境胁迫。【结论】共鉴定出番茄DIR家�
陈凤琼陈秋森林佳昕王雅亭刘汉林梁冰若诗邓艺茹任春元张玉先杨凤军于高波魏金鹏王孟雪
关键词:番茄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