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杰

作品数:1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社会主义
  • 2篇企业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就业
  • 1篇当前大学生
  • 1篇当前大学生就...
  • 1篇多元化经营
  • 1篇星网
  • 1篇行规
  • 1篇学生就业
  • 1篇营销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质量管理
  • 1篇融资
  • 1篇融资结构
  • 1篇融资问题
  • 1篇融资问题研究
  • 1篇商品经济
  • 1篇社会必要
  • 1篇社会必要劳动

机构

  • 14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4篇魏杰
  • 3篇卫兴华
  • 2篇洪银兴
  • 1篇卢东斌
  • 1篇徐有轲
  • 1篇周惠兴
  • 1篇李占祥
  • 1篇胡乃武
  • 1篇王海平
  • 1篇杨瑞龙
  • 1篇林岗
  • 1篇邓荣霖
  • 1篇杨文士

传媒

  • 1篇经济纵横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学术界
  • 1篇党的生活(贵...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全国高校“纪...
  • 1篇全国高校社会...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 2篇1987
  • 1篇198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
1987年
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问题,是我国经济学界近些年争论较多的重大理论问题。它涉及到经济体制模式的确定、经济机制的选择等经济改革的关键问题。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着重说明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如何发挥相互结合的功能。一、市场及其功能市场属于商品经济范畴,是商品交换的领域和关系。列宁指出:“
卫兴华洪银兴魏杰
关键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经济机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价格机制社会劳动
“中日企业经营研讨会”中方论文
1993年
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当前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1992年7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明确指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增强企业活力。
李占祥邓荣霖卢东斌周惠兴林岗侯梦蟾胡乃武杨瑞龙苗杰杨文士魏杰王海平
关键词:国有企业广告质量管理
诺基亚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
魏杰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正确认识经纪人
1995年
魏杰
关键词:资格审查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对融资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随着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分布于各行各业,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扩大出口、保障就业、稳定社会、技术创新、活跃市场等方面有着不可...
魏杰
经济学教材要做到四个"面向"
1996年
经济学教材要做到四个"面向"中国人民大学魏杰我国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的体制转轨时期。随着这个体制转轨时期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必然会加快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进程。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冲动和活力,必然会使我国经济在较...
魏杰
关键词:经济学教材经济学教学经济实践现代经济学经济运行规则面向教学
十年改革中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讨论评述
1990年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学术界在十年改革中争论最为激烈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计划与市场究竟是相互结合的关系,还是相互排斥的关系?另一个是,计划与市场如果是相互结合的关系,那么如何结合,以什么形式结合?这两个问题的争论,一直贯穿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讨论的过程中。目前理论界对于这两个问题仍有不同认识,并且有很大分歧。本文试图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作简要的总结和分析,并从中进一步探索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及其相互结合的形式。
魏杰
关键词:计划经济
治理经济环境 整顿经济秩序 治理整顿中的储蓄政策
<正>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总需求膨胀。因此,整顿治理的重要任务是抑制总需求膨胀,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利用各种政策手段,其中包括储蓄政策。以储蓄活动为直接调节对象的储蓄政策,是能够有效调节...
魏杰
文献传递
论社会生产比例的调节机制
1986年
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比例的调节机制有三类:第一类是社会生产比例的有计划的市场调节机制,它主要包括参数调节下形成的价格比例杠杆和利率差别杠杆。第二类是社会生产乩例的间接宏观调节机制,它主要是由指导性计划、国家直接掌握的税率差别和国家投资杠杆组成。第三类是社会生产比例的特殊调节形式,这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还必须保留的指令性计划调节机制和单纯的市场调节机制。上述三类社会生产比例的调节机制,相互补充和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了社会生产比例的调节系统。
卫兴华洪银兴魏杰
关键词:利率差价格信号价格体系市场调节机制差别利率利率体系
计划和市场的双层次结合
<正>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公有制经济与商品经济有机兼容的重要条件,必须使计划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如何实现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呢?我们认为,应该在两个方面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原则。一是在国民经济总体活动中...
魏杰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