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光
- 作品数:27 被引量:113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我国南方6城市餐饮从业人群HBV血清标志物常见模式研究
- 2009年
- 目的了解我国南方城市餐饮从业人群HBV血清标志物(HBV-M)常见模式及构成,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人群体检采用HBsAg初筛,阳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M。结果判定参照GB17010-1997,数据处理采用常用统计方法检验。结果体检累计377354人,HBsAg阳性28588例,阳性率为7.58%,低于2006年15~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8.57%(u=21.72,P<0.01)。HBV-M常见模式构成:以模式②[HBsAg+、抗-HBe+、抗-HBc+(53.85%)]和模式①[HBsAg+、HBeAg+、抗-HBc+(25.23%)]为多,占总数79.08%;其次为模式③[HBsAg+、抗-HBc+(11.96%)],3种合计占总数的91.04%,其他模式⑥占8.85%,以上4种模式累计占99.89%。模式①构成最高的为宜春市(30.57%),其次为珠海、广州市、深圳市和南通市,镇江市(6.64%)最低(χ2=307.10,P<0.01)。模式②构成最高的为珠海市(57.39%),其次为宜春市、深圳市、南通市和镇江市,广州市(33.2%)最低(χ2=429.94,P<0.01)。模式③构成最高的为深圳市(17.19%),其次为广州市、宜春市和南通市,珠海最低(9.64%)(χ2=235.45,P<0.01)。模式④构成最高的为深圳市(0.35%),其次为南通市(0.21%),其余未检出。模式⑤仅有镇江市检出5例(0.47%)。模式⑥构成最高的为深圳市(44.43%),其次为镇江市、广州市、南通市和珠海市,宜春市(1.11%)最低(χ2=2275.13,P<0.01)。抗-HBs阳性率为0.42%,明显低于2006年全国人群抗-HBs阳性率50.09%的水平,u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67.96,P<0.01),结论进行城市间餐饮行业从业人员HBV感染模式研究对控制乙肝传播、制定防制策略有重要的意义。
- 杨海侯文志雷新耀魏晓光
- 关键词:餐饮
- 西安市与上海市婴儿感染百日咳鲍特菌基因型比较
- 2022年
- 目的:探讨西安市与上海市临床分离百日咳鲍特菌的基因型特征。方法:收集2018—2019年在西安市和上海市哨点监测医院和社区采集的1岁以下疑似百日咳患儿的鼻咽拭子,经分离培养所得百日咳鲍特菌采用多位点抗原序列分型(MAST)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分析其基因型。结果:共采集到疑似百日咳患儿鼻咽拭子1200份,经分离培养得到百日咳鲍特菌60株,其中西安市34株,上海市26株。西安市百日咳鲍特菌的主要MAST型别为prn1/ptxP1/ptxA1/fim3-1/fim2-1(32/34,94.12%),而上海市百日咳鲍特菌的主要MAST型别为prn1/ptxP1/ptxA1/fim3-1/fim2-1(13/26,50.00%)和prn2/ptxP3/ptxA1/fim3-1/fim2-1(11/26,42.31%),两市百日咳鲍特菌MAST型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42,P<0.01)。西安市百日咳鲍特菌以MT195(13/34,38.24%)、MT55(10/34,29.41%)、MT104(9/34,26.47%)型别居多,而上海市百日咳鲍特菌以MT27型为主(12/26,46.15%),两市百日咳鲍特菌MLVA型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66,P<0.01)。结论:西安市与上海市临床分离婴儿感染百日咳鲍特菌基因型存在差异,应进一步加强中国百日咳鲍特菌基因型演变的监测。
- 张娟胜林晨常玲王小强魏晓光李浩
- 关键词:百日咳百日咳鲍特菌基因型
- 百日咳鲍特菌的基因多样性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百日咳鲍特菌临床流行株的基因多样性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该地区百日咳复现的可能原因。方法采用多位点抗原序列分型(MAST)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对2012—2017年的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多样性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并与疫苗株进行比较。结果流行株与疫苗株的分子型别特征不同。95%的流行株抗原基因型为prn1/ptxP1/ptxA1/fim3-1/fim2-1;8种MLVA型别中MT195(34%)、MT55(30%)和MT104(26%)占主导地位,其中MT195分离率连年增长。结论陕西省当前流行百日咳菌株基因特征与疫苗株不同,流行株通过基因变异发生进化可能是近年来该地区百日咳复现的原因之一。
- 张娟胜王小强张弟强李浩魏晓光王增国刘莹赵悦宛
- 关键词:百日咳鲍特菌基因多样性分子流行病学
- 疟原虫薄血膜图像自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综述了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分析技术应用于疟原虫薄血膜涂片显微图像自动检测的研究进展。在介绍自动检测技术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首先对现有自动检测技术进行总结,将其分为图像获取、前处理、形态学分析、图像分割、疟原虫计数与分类等步骤;然后详细综述了各步骤的原理和现有实现方法;最后提出了自动检测技术的推广应用及厚血膜的自动检测等有待研究的问题,为后续研究疟原虫图像的自动显微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 张娟胜张弟强王暐魏晓光王增国
- 关键词:疟原虫图像处理形态学分析
- 西安市2008年布鲁菌病监测报告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西安市布菌病感染现况。方法根据《陕西省布病监测方案》开展监测,病例判定依据GB 15988-1995。结果2008年对5区(县)2630人进行监测,采集职业人群血清485份,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筛检阳性34人(7.01%),阳性率最高的莲湖区(22.22%),其次为高陵县(12.41%)和阎良区(6.10%),均为屠宰、饲养人员,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4,P<0.01);试管凝集试验(SAT)复检阳性20人(58.82%),不同区县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8,P<0.01),判定病例和隐性感染者分别为9例和11例;职业分布显示:RBPT阳性率以屠宰(19.79%)最高,其次为饲养(6.85%),兽医等其他人群未检出,经χ2检验,职业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8,P<0.01)。结论西安市疫情发病有蔓延趋势,应密切关注人、畜动态发病。
- 杨海付小清李一航寇璞敏王江霞魏晓光
- 关键词:布鲁菌病
- 一起肠炎沙门菌致食物中毒和同期散发腹泻的病原学研究及溯源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和同期散发性腹泻肠炎沙门菌分离株之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方法依据沙门菌检验国家标准GB 4789.4-2010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和血清分型,对分离菌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生化及药敏鉴定,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检出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6株沙门菌均为肠炎血清型,其中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自冰激凌和2份腹泻患者肛拭子的4株菌PFGE带型完全一致,与PulseNet China数据库中肠炎沙门菌优势带型JEGX01.CN0003相同。另1食物中毒患者分离株与这4株菌PFGE图谱有1个条带的差异,相似度为96.3%。散发腹泻患者分离株与食物中毒分离株的PFGE带型相似度为91.6%。同一PFGE带型分离株的生化谱和耐药谱一致。结论综合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检测和分子分型结果,证实该起食物中毒与同期散发腹泻病例由同一来源的肠炎沙门菌引起。PFGE可用于食源性疾病的溯源分析。
- 王小强吴守芝王增国袁军魏晓光栾阳
-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肠炎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
- 一种多重PCR方法快速鉴定7种常见肠道病原菌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快速检测并分型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及沙门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方法。方法设计针对7种常见肠道致病菌的12对引物,通过多重PCR方法扩增后电泳观察相应条带,确定病原菌。临床标本直接划线接种于肠道选择性平皿,挑取可疑菌落直接提取核酸进行多重PCR检测。结果所有标准菌株均能扩增到相应目的片段,322份腹泻病标本中使用该方法共检出志贺菌24株(福氏志贺菌7株、宋内志贺菌17株)、沙门菌5株、EPEC共12株(均为aEPEC)、ETEC共6株(elt阳性3株;est阳性3株)、EIEC共3株、VTEC共1株(stx1和stx2A均阳性)、EAEC共3株。结论该方法快速特异,能同时检测7种常见肠道致病菌,可用于腹泻病常见病原的快速检验。
- 王增国相莲李芳魏晓光吴守芝
- 关键词:多重聚合酶链反应肠道致病菌
- 4种检测方法在用药后疟疾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4种检测方法的应用分析,为用药后疟疾病例准确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镜检法、RDT、多重PCR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对55份临床疟疾病例标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镜检疟原虫阳性39份,阳性率70.91%;RDT检测疟原虫阳性50份,阳性率90.90%;多重PCR检测疟原虫阳性42份,阳性率76.36%;荧光定量PCR检测疟原虫阳性41份,阳性率74.55%。RDT与镜检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46,P=0.001<0.05);镜检法与RDT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1,P=0.409>0.05);多重PCR方法、荧光定量PCR方法与镜检法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21,P=0.516>0.05;χ~2=0.183,P=0.669>0.05)。4种检测方法比较,多重PCR方法、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较其他两种方法高。结论 "金标准"镜检法易受客观因素影响,检出率低;RDT简单快捷,适合大范围筛查;两种PCR方法灵敏度特异性很高,荧光PCR相对多重PCR方法省时。建议不同方法相结合,以降低误检率。
- 魏晓光王增国李芳
- 关键词:疟疾诊断镜检法多重PCR荧光定量PCR
- 百日咳鲍特菌红霉素耐药株与敏感株的基因型别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比较百日咳鲍特菌耐药株与敏感株的基因型别,分析百日咳菌株耐药性演变与分子型别特征的关联性。方法于2016—2018年在监测医院和社区采集<1岁临床疑似百日咳患儿的鼻咽拭子,采用E-test法检测分离的百日咳鲍特菌对红霉素的耐药性,扩增23S rRNA基因并测序检测其2047位点耐药突变;采用多位点抗原序列分型(MAST)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对菌株进行分型。结果600份鼻咽拭子标本共分离到34株百日咳鲍特菌,其中28株对红霉素耐药,6株敏感。所有红霉素耐药株均检测到23S rRNA基因A2047G位点突变,细菌基因型均为prn1/ptxP1/ptxA1/fim3-1/fim2-1,且MLVA型别识别为MT195、MT55和MT104。6株敏感株均未检测到A2047G位点突变,细菌基因型为prn9(或prn2)/ptxP3/ptxA1/fim3-1/fim2-1,且MLVA型别全部为MT27型。结论百日咳鲍特菌红霉素耐药株与敏感株的分子分型特征不同,红霉素耐药性的获得可能伴随特定分子型别的变化。
- 张娟胜魏晓光王小强张弟强李浩赵悦宛韩锐郡李芳刘莹
- 关键词:百日咳鲍特菌红霉素耐药分子流行病学
- 2008年西安市阎良区井家村奶牛场牛型布氏杆菌病感染现况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西安市阎良井家村奶牛场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感染现况。方法根据《陕西省布病监测方案》要求开展监测,病例判定依据GB15988-1995。结果奶牛场监测48人,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阳性10例(20.83%),阳性血清经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6份阳性(60.0%),RBPT和SAT结果经复检符合率100%,结合GB和流行病学判定病例3例。与西安市灞桥泰源奶牛场人群布病感染比较,除RB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P<0.01)外,SAT阳性率和感染、发病类型构成和隐性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村奶牛场疫情呈集中发病趋势,应密切关注人、畜动态发病。
- 杨海寇璞敏李一航王江霞魏晓光
- 关键词: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