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兴萍

作品数:58 被引量:355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2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文化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5篇岩溶
  • 10篇土壤
  • 9篇水土
  • 7篇水土流失
  • 5篇GIS
  • 4篇岩溶地区
  • 4篇岩溶洼地
  • 4篇山坡
  • 4篇生态
  • 4篇生态安全
  • 4篇石漠化
  • 4篇土地利用
  • 4篇土壤侵蚀
  • 4篇泥沙
  • 4篇污染
  • 4篇教学
  • 3篇地理
  • 3篇地下水
  • 3篇土地利用类型
  • 3篇农业

机构

  • 56篇重庆师范大学
  • 17篇西南大学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重庆南开中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南宁师范大学

作者

  • 57篇魏兴萍
  • 8篇赵纯勇
  • 5篇陈晔
  • 5篇谢世友
  • 2篇韦杰
  • 2篇谢德体
  • 2篇袁道先
  • 2篇张虹
  • 2篇杨华
  • 2篇蒲俊兵
  • 2篇李月臣
  • 2篇刘春红
  • 1篇杨娅娜
  • 1篇王腊春
  • 1篇郝秀东
  • 1篇李孝坤
  • 1篇陈国建
  • 1篇倪九派
  • 1篇刘睿
  • 1篇李阳兵

传媒

  • 10篇重庆师范大学...
  • 5篇中国岩溶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生态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桂林师范高等...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林业调查规划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Visual Modflow的重庆某工业园区地下水污染物运移模拟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预测重庆市江津区某工业园地下水污染情况,模拟主要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过程和分布特征。【方法】通过对研究区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得到相关参数,利用Visual Modflow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地下水流概念模型,以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质量浓度做为污染物运移模拟研究的主要指标,对污水处理站发生泄漏后进入地下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溶质运移模拟。【结果】在非正常状况下,污水处理站地下排污管道破裂导致废水持续下渗,污染羽沿水流方向扩散,COD和氨氮质量浓度在此过程中缓慢增加,第7300天时污染物影响范围和迁移距离达到最大,向东南方向迁移最远距离均达到808m。【结论】模拟结果显示第7300天时污染物影响范围已超出园区并进入长江,为防止污染物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威胁,需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控制措施。
饶磊魏兴萍刘迅
关键词:溶质运移地下水污染VISUALMODFLOW
当前国际岩溶洞穴学界研究热点--袁道先院士访谈录被引量:4
2014年
第16届国际洞穴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speleology,ICS)于2013年7月21日至29日在捷克举行,大会内容涉及洞穴及岩溶研究史、洞穴生物、洞穴调查开发与环境保护、岩溶气候及古气候记录、岩溶发生学等方面。当前国际岩溶洞穴科技创新的若干亮点有岩溶洞穴微生物、洞穴古水文重建、深源溶蚀作用岩溶(Hypogene karst)、水下洞穴次生沉积物(Phreatic overgrowths on speleothems,POS)与海平面变化、洞穴气候与古气候记录、锶(Sr)的地球化学运移、洞穴保护理念的发展、非碳酸盐岩洞穴中的碳酸盐岩次生沉积物的形成和古气候记录、洞穴雾气循环、冰川地区岩溶洞穴的形成机理等内容。通过大会的参与,意识到目前中国相关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中国洞穴探险队伍较少,且没有形成规模,不利于岩溶科学知识的推广;同时中国岩溶洞穴研究学者的研究范围基本上都局限在地表或已探明洞穴,几无擅长探洞者,这大大限制了洞内岩溶科学问题的发现和研究工作的开展,是中国岩溶研究领域的一大缺憾。二是在探索岩溶形态发育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机理及研究技术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ICS是世界各国岩溶洞穴学研究者进行交流的大舞台,提交成果、口头展板报告、开设展台、广泛参与活动是展示本国岩溶洞穴学研究成果、研究水平和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但中国学者对此次大会重视程度不够,表现为提交研究成果少、口头报告展板报告少、没有开设展台等,这与中国丰富岩溶资源现状极不相称。建议国内广大岩溶洞穴研究者做好准备,积极参与2017年的第17届ICS,力争取得较大突破,为树立中国岩溶大国、强国形象而努力。
魏兴萍刘文
专业规范修订下的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专业规范为地理科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指引了方向,市场竞争和基础教育改革倒逼高等师范院校特别是地方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文章剖析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职业关键能力、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优化设置、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等问题,提出重视通识教育、强化专业核心课程、突出特色分流培养、创新实践教学、专业导师全程引导等人才培养改革举措。
李孝坤韦杰杨娅娜魏兴萍刘睿
关键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无接触式高大构筑物垂直度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接触式高大构筑物垂直度检测方法,通过在目标构筑物旁设置至少两个观测点和一个参考点;然后,构建三维坐标系,并记录两个观测点和参考点的坐标位置;以在两个观测点设置免棱镜全站仪,对目标构筑物的侧立面进行观测,...
刘春红夏江魏兴萍马云凤
文献传递
基于格网的重庆市水稻种植的农业区划被引量:11
2009年
通过对重庆市农业气候资源和水稻生产气候条件的调查与分析,采用回归法,在建立水稻生产气象因子地理分布模式和水稻种植气候区划因子分区模式的基础上,利用Arc info软件制作水稻种植气候区划,为有效开发和利用重庆市农业气候资源,找到适宜生长和不适宜生长水稻的地区,为农民生产种植水稻提供科学依据。
魏兴萍张艳军
关键词:水稻气候分析适宜性区划
基于RS、GIS重庆市都市区生态绿地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基于TM影像的基础上,应用REDAS和GIS软件,对重庆市都市区的绿地生态进行了研究.为了提取正确的生态绿地专题信息,对TM影像进行了波段组合从而进行解译,监督分类,导入GIS软件进行绿地属性信息的提取,分析了重庆绿地的总体情况,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陈晔赵纯勇魏兴萍
关键词:绿地TM影像RSGIS重庆都市区
喀斯特坡地不同地表微地貌产流产沙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通过人工模拟喀斯特坡地不同地表微地貌特征和地下岩溶裂隙构造,结合野外自然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雨型、雨强,不同地表微地貌和地下孔(裂)隙度对坡地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表累积产流、产沙量均高于地下累积产流、产沙量,且地表产流量以裸地达到最大,草地、裸岩次之,地下产流则与之相反。(2)地表、地下累积产流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大整体上呈现出波动增长的趋势,地下产流量的波动要小于地表产流量的波动,地表累积产流量、产沙量总体上大于地下累积产流量、产沙量,地表、地下累积产流量、产沙量与降雨量之间出现了较为显著的正相关。(3)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地表、地下累积产流、产沙量出现波动增长,并在雨强为10.04 mm/h时地表、地下累积产流量达到最高峰。(4)随着孔(裂)隙度的增大,地表、地下累积产流量不断增加,地表累积产沙量先减后增,地下累积产沙量不断增加。(5)6—8月地表累积产流量和累积产沙量均为裸地>裸岩>草地,地下累积产流量草地>裸岩>裸地,地下累积产沙量草地>裸地>裸岩。
雷珊魏兴萍
关键词:自然降雨产流产沙
基于复合指纹法的岩溶洼地小流域泥沙来源解析被引量:2
2020年
岩溶洼地是重庆岩溶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貌类型,洼地小流域是人们从事农事活动的重要场所,研究流域不同土地利用侵蚀产沙特征,对认识流域侵蚀产沙规律和治理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了1个建有水库的岩溶洼地小流域,分析源地和泥沙样品的39个地球化学特征,利用复合指纹和多元混合模型计算各源地侵蚀泥沙贡献率。结果表明:流域筛选出的最佳指纹因子组合为U、χlf、Rb、Li、137 Cs、χ、Mn,正确判别累积率为99.93%,6种泥沙源地的总正确判别率为91.49%,符合复合指纹法应用的条件。碳酸盐岩耕地、碳酸盐岩林地、碳酸盐岩草地、碎屑岩林地、碎屑岩草地和沟道/裂隙对流域沉积泥沙的相对贡献分别为16.29%,41.16%,13.03%,16.67%,4.48%,8.37%,拟合优度为93.57%,相对误差平均值为8.26%,表明模型判别结果可信。各泥沙源地中碳酸盐岩耕地单位面积泥沙贡献值远高于其他泥沙源地,是碳酸盐岩林地的1.98倍,碳酸盐岩草地的2.07倍,碎屑岩林地的2.13倍,碎屑岩草地的2.21倍,即单位面积碳酸盐岩耕地土壤抗蚀能力最弱。
陈英魏兴萍张爱国雷珊
关键词:泥沙来源岩溶洼地小流域
悬浮泥沙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浮泥沙采集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采集管,采集管一端包裹有滤网,并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以通过滤网减缓水流,并使水流中携带的待采集悬浮泥沙通过滤网进入采集管内;采集管另一端向内翻折形成有采集部,采集部呈漏...
肖成芳魏兴萍张爱国刘志远
文献传递
一种岩溶地区水土流失耦合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溶地区水土流失耦合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运用径流小区、划油漆、打桩、核素示踪等方法研究岩溶槽谷区水土流失特征、机理以及地下漏失规律,结合地下河泥沙监测,得到大尺度以及小尺度地表水土流失和地下漏失比例,再...
魏兴萍苏程烜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