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丹丹

作品数:47 被引量:216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中医
  • 5篇中药
  • 4篇肿瘤
  • 4篇黄帝
  • 4篇黄帝内经
  • 3篇信号通路
  • 3篇湿热
  • 3篇湿热病
  • 3篇湿热病证
  • 3篇通路
  • 3篇热病
  • 3篇细胞
  • 3篇小鼠
  • 3篇病证
  • 2篇地黄
  • 2篇定痫丸
  • 2篇信号
  • 2篇医经
  • 2篇阴虚
  • 2篇用药规律

机构

  • 42篇河南中医药大...
  • 8篇西藏藏医药大...
  • 6篇江西中医药大...
  • 5篇河南省肿瘤医...
  • 3篇湖北中医药大...
  • 3篇湖北民族大学
  • 2篇南昌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1篇江西省中医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武警河南总队...
  • 1篇广州医学院港...
  • 1篇西藏藏医学院...

作者

  • 47篇魏丹丹
  • 14篇蒋士卿
  • 10篇李玉洁
  • 6篇张明昊
  • 5篇陈谦峰
  • 3篇袁德培
  • 3篇曾楚华
  • 3篇裴俊文
  • 3篇郭树明
  • 3篇李寒冰
  • 3篇郑玉玲
  • 3篇崔利宏
  • 3篇栗俞程
  • 3篇齐南
  • 3篇杨丽萍
  • 3篇高丹
  • 2篇蒋立峰
  • 2篇李真珍
  • 2篇肖永娟
  • 2篇刘湘花

传媒

  • 12篇中医学报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新中医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国报业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中国传媒科技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国药房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11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TGF-β1/Smad通路探讨红花黄色素对腺嘌呤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对腺嘌呤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腺嘌呤(250 mg·kg^(-1))灌胃建立肾纤维化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氯沙坦组(9 mg·kg^(-1))及红花黄色素低、高剂量组(9、18 mg·kg^(-1)),每组10只,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0 d。检测大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采用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RT-qPCR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TGF-β1、Smad4及Smad7 mRN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TGF-β1、Smad4及Smad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r、BUN含量显著升高(P<0.01);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Smad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Cr、BUN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各给药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mad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mad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对腺嘌呤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魏丹丹莫楠朱星昊梁磊李闪闪刘湘花李真珍吴宗耀蒋士卿
关键词:肾间质纤维化红花黄色素TGF-Β1/SMAD信号通路肾功能
圣愈汤通过调节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改善睡眠剥夺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通过研究圣愈汤对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探讨圣愈汤改善睡眠剥夺(S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SD小鼠模型,将50只成功造模的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司唑仑组,圣愈汤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圣愈汤低、高剂量组分别以12.5,25 g·kg^(-1)灌胃,模型组小鼠每日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8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SD小鼠逃避潜伏期时间、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等行为学变化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SD小鼠海马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情况;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5-羟色胺(5-HT),多巴胺(DA),肾上腺素(EP),去甲肾上腺素(NE),5-羟吲哚乙酸(5-HIAA),高香草酸(HVA),左旋多巴(L-DOPA)和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等8种单胺类神经递质指标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中c-Fos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D小鼠一般状态较差,出现严重疲劳状态;与模型组比较,圣愈汤各剂量组SD小鼠进食、活动、睡眠、毛色、对外界刺激反应等均有所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D小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圣愈汤高剂量组升高最明显(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D小鼠海马组织中细胞排列紊乱,形态不完整,间隙增大,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圣愈汤各剂量组SD小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细胞均增多。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D小鼠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圣愈汤各剂量组小鼠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均明显增加(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5-HT,5-HIAA,L-DOPA,DOPAC,EP,NE,HVA,D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圣愈汤各剂量组5-HT,5-HIAA,L-DOPA,DOPAC,EP,NE,HVA,DA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
魏丹丹李玉洁王永杰李闪闪张明昊蒋士卿
关键词:圣愈汤睡眠剥夺单胺类神经递质记忆能力
积聚病机考略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考略历代医家对积聚病机的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始至清代,历代医家对于积聚的病机的认识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积聚属本虚标实之证,病程中每见虚实夹杂,如脾虚兼湿热者有之,血瘀兼气血亏虚者亦有之等,故从肝郁气滞、食滞痰阻、瘀血内结、脾胃虚弱、脾肾阳虚、阴虚内热六证进行总结。结论:对于积聚病机的认识,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历代医家,都丰富了积聚的辨证论治,也为后世把握中肠道肿瘤的证治法则等方面,提供了颇为深刻的指导意义。
陈谦峰曾楚华魏丹丹袁德培
关键词:肝郁气滞脾胃虚弱脾肾阳虚阴虚内热
肺肠同治理论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肺肠同治理论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学肺肠同治理论辨证论治:痰热阻肺证采用宣白承气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厚朴10 g,生石膏20 g,茯苓10 g,陈皮10 g,甘草6 g,莱菔子10g,瓜蒌皮20 g,大黄9 g,清半夏10 g,炙麻黄10 g,苦杏仁15 g,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肺肾阴虚证采用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大黄9 g,生地黄20 g,熟地黄10 g,玉竹10 g,天花粉10 g,芒硝10 g,玄参20 g,麦冬15 g,生甘草6 g,百合10 g,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Pa O2、Pa CO2、p H值、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FVC比值及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 O2(70.2±8.5)mm Hg(1 mm Hg=0.133 k Pa)、Pa CO2(44.3±3.9)mm Hg、p H值(7.36±0.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VC(2.8±0.5)L、FEV1(1.8±0.4)L、FEV1/FVC(64.3±9.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肺肠同治理论辨证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不良反应少。
王永杰魏丹丹孔蕊李玉洁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阻肺证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基于《黄帝内经》理论的女性不孕症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黄帝内经》时期已经对人的生命起源和孕育机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认为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生命的本源,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气,是构成世界的本源,天地之精气则可化生为人。同时,对人体孕育的过程有极为生动的描述,认为人之始生首先成精,精可化生脑、髓,此后逐渐形成人体。《黄帝内经》中也对女性孕育的生理机制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认为女人14岁以后,肾气盛、天癸如期而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经能按正常规律来潮,便可有子的生理机制。可见,肾气、冲脉、任脉、天癸、胞宫是女子孕育非常重要的因素,构筑了肾气-天癸-冲任-胞宫女性生殖轴。《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不孕症病名,并提出了通过人中沟的形态来判定有子与否,是最早记载以望诊的方法诊断女性不孕症,脉诊方面有肾脉微涩也为女子不孕之脉象的记载。《内经》中虽然未明确指出不孕症的病因,但其提出淫邪因素、生活所伤、情志内伤、体质因素等均可影响冲任而导致不孕。病机方面认为,与肾虚、肝血虚、肝郁、心脾两虚、气血两虚以及冲任督三脉损伤相关,但似乎更为强调女性不孕症的病机为肾虚、肝郁。同时,也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五运六气对于孕育的影响。治疗方面明确提出了补肾活血法,方用四乌鲗骨一藘茹汤治疗。可见,《黄帝内经》较为系统地阐释了女性的孕育的生理机制,明确提出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方法、方药,为女性不孕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后世医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魏丹丹王永杰崔丽宏李玉洁
关键词:女性不孕症黄帝内经肾气冲任胞宫
中医药对肿瘤转移前微环境关键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最重要的原因。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并认可,导致肿瘤转移的关键因素是在特定位点形成的能促进肿瘤转移的微环境。研究发现,中药能调节肿瘤转移前微环境存在的免疫抑制、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及通透性增强、淋巴管生成、亲器官性和重编程六大生物学特征,特别是在免疫微环境、炎症微环境和亲器官性等方面,中医理论能发挥指导作用。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中药有效成分、中药及中药复方均能调节转移前微环境相关组分,为中医药防治肿瘤转移提供新思路。
魏丹丹李玉洁朱星昊李闪闪王永杰蒋立峰蒋士卿
关键词:中医药肿瘤转移
浅谈AR出版的现状及趋势被引量:1
2018年
AR是Augmented Reality的简称,又被称为增强现实,这项技术在信息科技以及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得到了高效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AR出版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分析其在结合AR技术与VR技术共同发展、通过AR出版工作进行用户大数据收集分析、渗透改变出版市场构成以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为AR出版研究提供参考。
魏丹丹
关键词:出版技术虚拟现实三维建模
蒋士卿基于“火郁发之”论论治食管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思路浅析被引量:1
2021年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放疗作为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容易引起放射性肺炎。然而在放射性肺炎的治疗方面,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药在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中医认为放射线属温热毒邪,热郁于肺不得宣散,壅滞气机为致病之本,治当宣发郁热,透邪外出。因此蒋士卿教授在临床中以“火郁而发之”为治则,运用升降散内清外透、升清降浊、调畅气机,在食管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
梁磊魏丹丹蒋士卿
关键词:放疗放射性肺炎升降散
蒋士卿重用熟地黄峻补五脏元真治疗晚期癌病思路浅析被引量:2
2020年
蒋士卿教授生于中医世家,现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河南省中医继承型高级人才,河南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蒋士卿教授从医30余年,一直从事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一直以来,蒋教授敢于质疑与求真,30余载的医、教、研工作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治病理念,应用于癌病的防治成绩斐然,硕果累累。蒋教授认为,晚期癌病患者主要为一身气血津液耗伤,五脏元真衰竭。基于此认识,蒋教授认为该病治疗应首推仲景“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之论,认为人体只有内存正气,五脏元真调和,人之阴阳方可平衡,邪不可犯。因此,在晚期癌病的治疗上,蒋教授常以峻补五脏元真为法,效景岳之理,重用厚味熟地黄培补元气,存精血而活人。
黎斌怡魏丹丹翟怡然朱梦姣夏华敏朱星昊梁磊蒋士卿
关键词:熟地黄诊疗思路
益气化瘀散结方对胃癌SGC-7901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化瘀散结方干预后胃癌SGC-7901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变化,探讨益气化瘀散结方影响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采用益气化瘀散结方含药血清干预,细胞分为空白血清组及5%、10%、20%益气化瘀散结方含药血清组,药物干预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blot、Real-time PCR技术检测PI3K、AKT、mTOR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不同浓度益气化瘀散结方含药血清均能不同程度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其中10%,20%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上以48 h最为明显;与空白血清组比较,10%,20%益气化瘀散结方含药血清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血清组比较,不同浓度益气化瘀散结方含药血清组PI3K、AKT、mTO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可能是益气化瘀散结方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调节胃癌细胞生长周期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裴俊文裴俊文魏丹丹
关键词: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