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平
- 作品数:18 被引量:33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综放工作面顶板走向长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放工作面顶板走向长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方法,沿煤层顶板走向钻孔抽采瓦斯,钻孔在垂直方向上布置在裂隙带内,水平方向上布置在距回风巷30-50m距离范围内。钻孔长度为800m,钻孔直径为96mm。钻孔的布孔层...
- 于斌李渊杨智文孟凡龙闫志义郭万忠高宇平杨鑫春赵君李军丁录仕
- 文献传递
- 煤矿物探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被引量:6
- 2020年
- 介绍了煤矿物探技术的分类及发展现状,以大同煤矿集团实际应用情况分别概括总结了矿井地面物探和矿井井下物探各类技术的应用条件和优缺点,阐明了精准探测煤矿地质构造和查明各类灾害因素是实现煤矿集约化安全高效开采的前提,有效的煤矿物探技术是当前煤矿地质工作的必备手段;并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前提,提出了煤矿物探技术变革式发展需要研究的七个课题。
- 高宇平
- 关键词:煤矿地质构造
- 矿井涌水异常监测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矿井涌水异常监测系统,解决了缺乏一种煤矿综合水文数据实时监测系统。矿井涌水异常监测系统,包括设于地上的监测服务器,监测服务器连接有备份服务器,监测服务器连接到设于井下的工业以太环网,工业以太环网内连接...
- 冯月新纪润清岳建华李国余佘春刘志新王应都杨慧高宇平张河瑞
- 文献传递
- 多通道矿井瞬变电磁仪
- 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多通道矿井瞬变电磁仪,解决了缺乏一种涌(突)水隐患区的实时监测手段的问题。多通道矿井瞬变电磁仪,包括设于巷道侧面的电源、光猫、交换机、交换机连出发射机,发射机下方安装有接收机,发射机上方设有发射线圈接...
- 冯月新纪润清岳建华李国余佘春刘志新王应都杨慧高宇平张河瑞
- 文献传递
- 综放工作面顶板走向长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放工作面顶板走向长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方法,沿煤层顶板走向钻孔抽采瓦斯,钻孔在垂直方向上布置在裂隙带内,水平方向上布置在距回风巷30-50m距离范围内。钻孔长度为800m,钻孔直径为96mm。钻孔的布孔层...
- 于斌李渊杨智文孟凡龙闫志义郭万忠高宇平杨鑫春赵君李军丁录仕
- 文献传递
- 声发射微震监测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声发射微震监测系统,解决了声发射检测没有在透水领域应用的问题。声发射微震监测系统,包括埋设于注浆封闭的钻孔内的若干声发射传感器,声发射传感器上设有信号放大器,声发射传感器通过同轴线缆连接到主机,主机内...
- 冯月新纪润清岳建华李国余佘春刘志新王应都杨慧高宇平张河瑞
- 文献传递
- 采空区地面探测方法
-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采空区地面探测方法,解决了现有采空区的探测方法影响探测结果的问题。1)将CYT-Ⅵ型大地电场岩性探测仪放在已知钻孔旁;2)设计7条测线,线距30m,每条测线布置测点7~11个不等,测点间距30m,各测点测...
- 于斌陈旭忠侯志鹰王立兵赵君霍利杰高宇平孟凡龙纪润清秦福利孟祥斌阎志义刘锦荣刘胜武轶轩
- 文献传递
- 高强度综放工作面瓦斯抽采地面L型钻孔方法
-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高强度综放工作面瓦斯抽采地面L型钻孔方法,解决了现有透气性差、瓦斯含量小煤层存在不适用现有抽采方法的问题。a、沿煤层表面开竖井段;b、在竖井段的下端依次开弯曲段及水平孔段;c、打钻过程中进行录井作业,并用...
- 于斌袁亮郭金刚赵军宣宏斌刘冠学王立兵田利军孟凡龙金学玉匡铁军杨智文刘胜李渊张明高宇平郝建锋陈菲王显军景珂宁吴志坚翁旭泽郝元伟赵君杨洋周健涂辉侯宝月柳柄俊
- 文献传递
- 宁武煤田北部构造特征及其控煤作用被引量:8
- 2018年
- 为查明宁武煤田北部构造特征及其对石炭–二叠系的控煤作用,结合野外露头、钻孔岩性、三维地震等资料,分析了宁武煤田构造区带划分、地层结构、构造演化及应力场特征,明确了宁武煤田北部主力煤层的控煤构造。研究表明:晚古生代以来,宁武煤田主要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3期构造运动,其中燕山期构造最为复杂,具有幕式、挤压伸展交替演化,控制了煤田现今的构造格局;煤田边界主要受NE—近NS向逆冲断裂带控制,内部由平鲁向斜、朔县向斜和宁武向斜3个赋煤区构成。煤田内发育NE—NEE、近NS向和近EW向正断层,且具有叠加改造和差异性分布的特征,平面多呈斜交、平行分布,垂向多为垒堑、顺向和反向断阶构造样式,共同控制了不同井田的煤层赋存稳定区。
- 范二平杨智文高宇平程岳宏赵军
- 关键词:控煤作用宁武煤田
- 大同煤田构造特征及太原组赋煤边界被引量:6
- 2015年
- 为了总结大同煤田构造特征及二叠系太原组赋煤边界形成条件,结合野外露头、钻孔岩性、三维地震等资料,分析了大同煤田构造区带划分、地层结构样式、构造演化及应力场特征,明确了二叠系赋煤边界成因机制。研究表明:晚古生代以来,大同煤田主要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山期3期构造运动,其中燕山期构造最为复杂,具有幕式、挤压伸展交替演化特征,控制了煤田现今的构造格局;煤田由东部逆冲断裂构造带,中部向斜–单斜构造带和西部隆起构造带组成,煤田内部断裂多为NW-NWW和NE-NEE向,前者形成时期早,规模普遍较大;不同构造期应力作用控制着二叠系煤层的赋存特征,印支早期NS向挤压作用,控制煤田东北部边界,燕山期控制煤田东缘、西缘和西南缘边界。
- 郭万忠程岳宏高宇平陈振国张郑伟王存
- 关键词:地层结构二叠系大同煤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