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倩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鼻炎
  • 2篇蛋白
  • 2篇蛋白研究
  • 2篇血管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脐血
  • 2篇脐血管
  • 2篇子代
  • 2篇呼出气
  • 2篇激素
  • 2篇过敏
  • 2篇过敏性鼻
  • 2篇过敏性鼻炎
  • 2篇IVF
  • 2篇出气
  • 2篇HUVECS
  • 2篇ITRAQ
  • 1篇对变应性鼻炎
  • 1篇血尿酸

机构

  • 5篇教育部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耳鼻咽...

作者

  • 8篇高倩
  • 3篇张罗
  • 3篇王彤
  • 2篇罗雪瑞
  • 2篇盛建中
  • 2篇王成硕
  • 1篇王文杰
  • 1篇王文杰
  • 1篇王彤
  • 1篇李婷
  • 1篇张媛
  • 1篇赵岩
  • 1篇高倩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2010全国...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鼻用糠酸莫米松对中-重度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鼻腔生理功能的影响
目的测定中-重度常年性过敏性鼻炎(PAR)患者鼻腔生理功能指标,观察鼻用糠酸莫米松对鼻腔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测量27例中-重度常年性AR患者鼻腔和口腔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NO)、鼻腔容积及最小截面积、黏液纤毛传输时间(M...
高倩张罗罗雪瑞
鼻用皮质类固醇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呼吸道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测定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鼻腔和口腔呼出气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观察鼻用类固醇治疗对上、下气道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方法使用化学发光法测量28例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鼻腔和口腔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经布地奈德鼻喷雾剂(512μg/d,1次/d)治疗14d后重复测量。同期选择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前后口腔和鼻腔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鼻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鼻腔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口腔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结论鼻用皮质类固醇短期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可降低鼻腔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对口腔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无显著影响。
高倩王成硕罗雪瑞张罗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一氧化氮呼出气炎性反应
鼻用糖皮质激素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口鼻呼出气NO浓度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评估鼻用糖皮质激素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口鼻呼出气NO浓度的影响,探讨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测量27例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口、鼻腔呼出气NO浓度及鼻部症状(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视觉模拟评分(VAS),同时使用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经鼻用糖皮质激素(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200μg/d,每日1次)治疗2周后重复测量,对比测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口和鼻呼出气NO浓度分别为20(18-44)×10-9和(960±298)×10-9;治疗后,口呼出气NO浓度为24(17-35)×10-9,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鼻呼出气NO浓度降至(817±188)×10-9,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患者各项鼻部症状VAS评分以及RQL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患者口、鼻呼出气NO浓度与各项鼻部症状VAS评分、RQLQ各项评分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鼻用糖皮质激素短期治疗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在显著降低患者鼻腔炎症的同时,能够明显改善各项鼻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高倩张媛王成硕赵岩张罗
关键词:一氧化氮
基于iTRAQ技术IVF子代脐血管差异蛋白研究
目的:目前对IVF子代血管功能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IVF子代可能会出现血管功能的紊乱或是心血管结构的重塑。但是这些不良现象发生的相关机制及其原因的研究尚且没有。针对此现象,我们的课题借助人脐静脉血管组织通过蛋白组学技术来...
高倩潘海滔林仙华张军玉刘妙娥熊怡萌黄荷凤盛建中
关键词:ITRAQIVFHUVECS
文献传递
中国人群中血脂成分与血尿酸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中国成人血脂成分与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间的剂量-反应关系,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2009年和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1-2012年的调查数据,分别纳入符合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8509名和6749名。采用广义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方法,均衡年龄、性别等潜在混杂因素后,估计血脂成分总胆固醇(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和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与SUA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CHNS和CHARLS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0.32±15.08)岁和(58.52±9.17)岁,SUA升高者分别占15.30%和5.34%。在均衡可能的混杂因素后,逆概率加权法分析结果显示,TG和HDL与SUA间存在统计学剂量-反应关系,SUA水平随TG水平的升高和HDL水平的降低而升高。结论血脂异常可能导致SUA升高,及时调节血脂水平可能有助于HUA的防治。
高倩高倩彭刘庆李婷
关键词:血脂成分血尿酸高尿酸血症剂量-反应关系
倾向性评分模型估计二分类处理因果效应的方法
2023年
目的对倾向性评分(propensity score,PS)模型估计二分类处理因果效应的方法进行概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PS模型的优化和协变量组间均衡性两个角度对现有方法进行梳理,对各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优缺点等归纳总结。结果基于模型类的方法通过优化估计处理分配机制的模型,以得到更好均衡组间协变量分布的PS;基于均衡类的方法在协变量组间均衡性约束条件下估计PS或直接估计权重。结论研究者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不同方法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王文杰王文杰高倩
关键词:因果效应
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法中极端权重的处理方法
2023年
倾向性评分(propensity score,PS)方法是观察性研究中进行因果推断的一类十分重要的方法,其中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法(inverse probability treatment weight,IPTW)在实际中最常用。然而,当正性假定违背时,IPTW方法容易出现极端值,导致处理效应估计值方差膨胀甚至引入偏倚。针对极端权重问题,目前已经提出基于PS估计的方法和基于权重估计的方法。本文主要总结了这两类方法,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高绒绒高倩高倩
关键词:因果推断
基于iTRAQ技术IVF子代脐血管差异蛋白研究
高倩潘海滔林仙华张军玉刘妙娥熊怡萌黄荷凤盛建中
关键词:ITRAQIVFHUVEC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