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倩

作品数:30 被引量:19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0篇浮游
  • 15篇浮游动物
  • 8篇盐度
  • 7篇群落
  • 6篇优势种
  • 5篇长江口
  • 4篇温度
  • 3篇生态类型
  • 3篇水蚤
  • 3篇全球变暖
  • 3篇桡足类
  • 3篇海域
  • 3篇变暖
  • 3篇春季
  • 2篇动物群
  • 2篇动物群落
  • 2篇多样性
  • 2篇枝角类
  • 2篇生态适应
  • 2篇水域

机构

  • 27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温州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28篇高倩
  • 24篇徐兆礼
  • 7篇陈佳杰
  • 4篇马增岭
  • 4篇陈华
  • 3篇田伟
  • 3篇蔡萌
  • 2篇阙江龙
  • 2篇徐佳奕
  • 2篇庄平
  • 2篇孙鲁峰
  • 2篇黄梅玲
  • 1篇李磊
  • 1篇蒋玫
  • 1篇李云
  • 1篇李子牛
  • 1篇田丰歌
  • 1篇孙岳
  • 1篇朱德弟
  • 1篇柏育材

传媒

  • 4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海洋湖沼...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2007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海近海春季赤潮发生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关系
依据2010年4月和5月东海赤潮高发区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探讨了赤潮暴发水域与邻近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4月底,调查水域南部的ZC断面外侧水域发生东海原甲藻赤潮,该水域的浮游动物生物量、饵料生物量均显著低...
徐兆礼高倩田丰歌马增岭
文献传递
长江口北港和北支浮游动物群落的比较
根据2004年5、8、11月和2005年2月在长江口4个航次的海洋综合调查,通过物种多样性、累积优势度曲线等群落水平指标和相似性检验分析(ANOSIM),对长江口北港和北支浮游动物群落及其主要优势种的差异,以及主要生态因...
高倩徐兆礼庄平
关键词:盐度温度浮游动物群落优势种
文献传递
东海栉水母对温度和盐度生态适应的Yield-Density模型被引量:12
2008年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N-33°N、118°30′E-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采用物种丰度和同步表层温度、盐度数据的曲线拟合,构造数学模型,结合地理分布分析,研究了栉水母分布最适温度和最适盐度,分析了栉水母的生态类型。结果表明:瓜水母(Beroe cucumis)的丰度和温度,掌状风球水母(Hormiphora palmata)和卵型瓜水母(B.ovata)的丰度和盐度的相关性不显著;蝶水母(Ocyropsis crystallina)、球型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瓜水母,掌状风球水母和卵型瓜水母的丰度与其对应的温度或盐度均符合Yield-Density模型;瓜水母最适温度和卵型瓜水母最适盐度依据散点图估计,掌状风球水母最适盐度不明显,其他物种最适温、盐度均由Yield-Density模型极值点计算;东海栉水母所有物种均系亚热带外海种,其中球型侧腕水母、瓜水母和掌状风球水母具有较宽的温、盐度分布区间,卵型瓜水母和蝶水母是冬、春季暖流水团的指示种。
徐兆礼高倩陈佳杰蔡萌陈华黄梅玲
关键词:浮游动物生态类型
瓯江口夏、秋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被引量:17
2009年
依据2007年6和9月瓯江口水域两个航次的浮游动物调查资料,研究瓯江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并探索水团等因素对浮游动物优势种及物种多样性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水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76种(不含18种浮游幼体和仔鱼),隶属于7门8纲20目41科,其中桡足类是最主要的优势类群;瓯江口水域浮游动物主要由亚热带种构成;就盐度适应而言,浮游动物种类数以外海种居多,而近海种在浮游动物总丰度中占有明显优势;秋季浮游动物种类数显著高于夏季;秋季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2.89)明显高于夏季(2.23),这与秋季物种数较高有关;夏季水团交汇处的大门岛邻近水域多样性指数最高,秋季该水域多样性指数呈现从河口到外海逐渐增加的趋势。
高倩徐兆礼
关键词:浮游动物多样性群落生态类群
盐度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总丰度影响的分析
<正>根据2004年5、8、11和2005年2月长江口东滩附近水域的调查资料,采用优势度和优势种贡献率等生态学指标,同时结合逐步回归分析讨论了盐度与浮游动物总丰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就四季而言,总丰度和盐度变化呈正相关...
高倩徐兆礼
关键词:盐度浮游动物丰度优势种
文献传递
东海原甲藻在氮、磷限制胁迫下的补偿生长被引量:5
2014年
以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最重要的甲藻赤潮生物种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为研究材料,观察其对氮、磷营养限制胁迫的耐受程度以及恢复营养条件下补偿生长的情况。研究实验分营养限制和恢复营养两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均设置对照组、贫营养组、限氮组、限磷组和限氮限磷组。研究结果显示,在氮、磷营养限制胁迫下,东海原甲藻生长受到抑制,其中磷限制对藻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小,氮磷共同限制的抑制作用最大。限磷组最大细胞密度为78×104 cell·mL–1,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细胞各项生长参数和叶绿素a的含量,与细胞密度类似,其中限磷组的最大细胞日生长速率、最大平均相对生产率、最小细胞代时、最大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0.61 d–1、0.44 d–1、1.58 d和694.2μg·μL–1,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与其他处理组则有显著差异(P〈0.05)。藻细胞所受到抑制作用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而加强。后期,限磷组和其他处理组的细胞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各细胞参数均显著劣于对照组(P〈0.05)。在恢复营养的培养前期,4个经过营养限制处理组的生长情况均显著优于持续营养正常条件下培养的对照组(P〈0.05)。表明东海原甲藻细胞表现出较强的超补偿生长能力,其中磷限制后表现出的超补偿能力最强。由此可知,东海原甲藻补偿生长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在恢复营养培养后,各处理组比对照组细胞数增多,叶绿素a含量增高,细胞日生长速率和平均相对生长率提高,细胞数净增率高达10.30%~80.95%,细胞代时缩短。根据研究结果认为,东海原甲藻具有较强的耐受低磷能力,而在营养条件恢复情况下,经历低磷胁迫的东海原甲藻又具有最强超补偿生长能力,使得其在与硅藻竞争中居于优势,这是
夏荣霜徐兆礼高倩
关键词:东海原甲藻胁迫赤潮
长江口海域真刺唇角水蚤的分布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被引量:13
2009年
基于1959和2002年在长江口28°00′—32°00′N、122°00′—123°30′E海域4个季节8个航次的海洋调查资料,分析了长江口海域真刺唇角水蚤的水平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真刺唇角水蚤平均丰度在夏秋季较低、冬春季较高,冬季真刺唇角水蚤的出现率最高,春、夏季具明显的集群性;盐度是影响真刺唇角水蚤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该种分布的最适温度约16℃,最适盐度在12~20,属暖温性咸淡水种;与1959年相比,2002年长江口海域真刺唇角水蚤丰度明显降低,这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可作为长江口海洋变暖的一个重要指示种.春季真刺唇角水蚤的高丰度值出现在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水域,这对于维持该水域渔场功能和生态系统的其他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徐兆礼高倩
关键词:浮游动物真刺唇角水蚤全球变暖长江口
长江口北港和北支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学比较研究
浮游动物是河口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物网中,浮游动物是浮游植物捕食者,对浮游植物有摄食压力,所以控制浮游植物数量的增长。同时,浮游动物还是鱼类的饵料,从而影响渔业资源的数量。长江口是各种经济鱼、虾和蟹的重要产卵场、...
高倩
关键词:长江口浮游动物群落生态盐度温度
文献传递
长江口北港和北支浮游动物群落比较被引量:41
2008年
根据2004年5、8、11月和2005年2月在长江口4个航次的海洋综合调查,通过物种多样性、累积优势度曲线等群落水平指标和相似性检验分析(ANOSIM),对长江口北港和北支浮游动物群落及其主要优势种的差异,以及主要生态因子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港主要由潮汐影响的淡水和低盐水组成,北支由中、高盐水组成.春季,北港浮游动物丰度和多样性均低于北支,主要优势种为中华华哲水蚤;北支浮游动物优势种数较多,主要优势种为真刺唇角水蚤.夏季,北港和北支的多样性较接近,但种类组成差别较大,北港以中华华哲水蚤为主;北支由火腿许水蚤、虫肢歪水蚤和太平洋纺锤水蚤等构成河口和近岸群落.秋季,北港的丰度和多样性均低于北支,且两个水域的浮游动物群落差异明显,北港以中华华哲水蚤为主,北支则由小拟哲水蚤、针刺拟哲水蚤、真刺唇角水蚤和中华哲水蚤等组成.冬季,两个水域种数和多样性均较低,群落差别在四季中最小,均以中华华哲水蚤占绝对优势.温度和盐度及其相互作用是决定长江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的最主要因素.其中温度是研究水域浮游动物群落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而由径流和外海水之间的消长引起的盐度变化是北港和北支浮游动物群落区域变化的决定因素.
高倩徐兆礼庄平
关键词:盐度温度浮游动物群落优势种
东海浮游枝角类和涟虫类生态适应性被引量:17
2007年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综合调查资料,以及2002-2003年长江口外海29°00′-32°00′N、122°00′-123°30′E海域4个季节资料,对浮游枝角类、涟虫类丰度和同步的表层温、盐度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构造数学模型,计算各物种分布的最适温度和盐度,分析其地理分布和生态特征,确定物种的生态类型。结果表明:鸟喙尖头溞(Penilia avirostris)、肥胖三角溞(Evadne tergestina)是亚热带近海种,具有广温广盐的生态特征;诺氏三角溞(Evadne nordmanni)、萨氏异涟虫(Heterocumasarst)和细长涟虫(Iphinoe tenera)是亚热带外海种,其中诺氏三角溞具有暖温种的特征,后两种涟虫(Bodotria ovalis)是典型的亚热带外海种;卵圆涟虫仅仅在长江口近海出现,是亚热带近海种。东海浮游枝角类大多数物种最适盐度偏低,尤其是鸟喙尖头溞和肥胖三角溞,它们的高丰度分布区是沿岸水团的标志。
徐兆礼高倩陈华陈佳杰蔡萌
关键词:浮游动物枝角类生态类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