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晓昌

作品数:146 被引量:1,629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4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9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4篇心病
  • 34篇冠心病
  • 33篇心力衰竭
  • 33篇衰竭
  • 27篇中医
  • 27篇胶囊
  • 20篇动脉
  • 20篇血压
  • 20篇高血压
  • 17篇冠状
  • 17篇冠状动脉
  • 16篇再狭窄
  • 16篇芎芍胶囊
  • 14篇活血
  • 12篇血管
  • 11篇心肌
  • 11篇心绞痛
  • 11篇慢性
  • 11篇介入
  • 11篇绞痛

机构

  • 144篇中国中医科学...
  • 20篇北京中医药大...
  • 10篇中国中医科学...
  • 8篇北京医科大学...
  • 4篇河南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2篇暨南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145篇马晓昌
  • 32篇陈可冀
  • 32篇史大卓
  • 22篇陈可冀
  • 20篇徐凤芹
  • 18篇徐浩
  • 8篇毛节明
  • 8篇陈明哲
  • 8篇李立志
  • 7篇张大武
  • 6篇谢雁鸣
  • 6篇张京春
  • 6篇张萍
  • 6篇吕树铮
  • 6篇袁慧
  • 5篇董妍
  • 5篇袁卫民
  • 5篇陶丽丽
  • 5篇高蕊
  • 5篇孟亮

传媒

  • 3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1篇中国中西医结...
  • 7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中医杂志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世界中医药
  • 2篇中国医药学报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北京中医药
  • 2篇第五次全国中...
  • 2篇中国心脏大会...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成药

年份

  • 1篇2024
  • 19篇2023
  • 8篇2022
  • 12篇2021
  • 1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 6篇2003
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知柏地黄丸(汤)应用体会
知柏地黄丸是一个经典名方,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因此有必要对此方剂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从而为其临床应用做出一定的指导。首先从其方剂的出处考证,以及其方剂的演变了解本方的病机;其次了解其与相似方剂的的鉴别应用,做到有的放矢;...
马晓昌
文献传递
芎芍胶囊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正> 我们通过实验研究证实,芎芍胶囊可明显抑制猪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后的内膜增生和病 理性血管重塑.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观察该药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108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及支...
陈可冀史大卓徐浩马晓昌徐凤芹
20种常用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证据图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该研究应用证据图梳理和总结了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证据,了解相关研究的证据分布。查找《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版)和《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收录的明确提到能治疗高血压病的中成药,通过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检索自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14日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文字描述结合表格、气泡图的形式分析证据分布特征。共检索到31种中成药,最终纳入中成药20种、相关文献111篇。对比分析了20种中成药的基本信息、发文量、研究人群的高血压病分级和中医证型、研究规模、干预方案及结局指标。结果表明,目前临床研究以平肝息风类中成药为主,以单中心、小样本、短周期的随机对照试验居多;临床研究未突显中医药治疗的关键和优势;在结局指标选择方面,种类较多,除血压外多关注替代性结局指标和复合结局指标,对卫生经济学指标、生活质量评价及血管、心脏等靶器官损害的关注略显不足。
王亦菲郭丽君高风张智博任高灿马晓昌
关键词:中成药高血压病循证医学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综合评价被引量:31
2021年
评价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气阴两虚证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中医药特色("6+1"维度),采用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模型,经过专家对准则层、指标层赋予权重,应用CSC v2.0软件,对"6+1"维度进行临床综合评价,体现稳心颗粒的临床价值,推动其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为国家医疗卫生决策提供依据。安全性多源证据显示其不良反应以胃肠道损害为主,基于现有研究,风险较可控,评价为B级;有效性系统评价显示与抗心律失常西药相比,改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指标优于对照组,且证据质量较好,评价为A级;经济性研究显示较抗心律失常西药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证据报告比较充分、结果较明确,评价为B级;适应症和禁忌症明确且细化到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定位更精准,临床创新和产业创新较突出,评价为A级;剂型、用法、储存和处方流转等适宜性基本满足医护和患者的临床用药需求,评价为B级;处方限制较小,药材资源有可持续性,可及性评价为A级;组方配伍抓住疾病气阴两虚的病机特点,真实世界研究累计超3000例,中医药特色评价为B级。综合各维度证据评价稳心颗粒为A类,临床价值较高,中医药特色较突出,建议按程序转化为基本临床用药管理的相关政策结果。
魏瑞丽王志飞马晓昌张强崔鑫谢雁鸣
关键词:稳心颗粒心律失常有效性
阿魏酸在正常和脾虚血淤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研究阿魏酸在不同“证”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差异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阿魏酸在正常及脾虚血淤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 ,同时以放免法检测 3组大鼠血浆及肠道中胃动素和前列腺素E2 含量的变化。结果 阿魏酸在脾虚血淤组大鼠体内的分布容积显著减小 ,消除速率显著降低 ,曲线下面积显著增高 ;多剂量静注阿魏酸后脾虚血淤大鼠血浆和近段空肠组织中胃动素的含量显著下降 ,降结肠和直肠组织中前列腺素E2 的含量显著升高。结论 阿魏酸在正常及血淤证大鼠体内药动学存在差异 ,阿魏酸治疗血淤证作用与调正胃肠激素平衡有关。
文爱东黄熙任平陈可冀马晓昌
关键词:阿魏酸药动学胃动素前列腺素E2
血液超滤治疗利尿剂抵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证型分布影响
目的:观察血液超滤治疗对利尿剂抵抗的顽固性心衰患者的疗效以及血液超滤对利尿剂抵抗顽固性心衰患者证型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6例进行血液超滤治疗的存在利尿剂抵抗的顽固性心衰患者,并统计治疗前后Pro-BNP、NYHA心功能分...
董妍马晓昌冯新庆
血府逐瘀浓缩丸防治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因无需开胸而获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之效,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有效方法之一。但其术后的高再狭窄发生率(30~35%)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和远期疗效,现代医学目前对此尚无真正有效对策。中医认为PTCA后再狭窄的形成基本上可归属于“血瘀、心脉瘀阻”的范畴。因此,国家“八五”期间,我们选用传统中医活血化瘀名方血府逐瘀汤制剂——血府逐瘀浓缩丸,从临床和实验两方面进行了防治PTCA后再狭窄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陈可冀史大卓刘建勋马晓昌陈明哲毛节明李荔陈进益
关键词:再狭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血府逐瘀汤远期疗效
炙甘草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20年
炙甘草汤作为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名方,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上取得了不错疗效。在临床实践中不应拘泥于此,而应该发挥中医整体观、“异病同治”的优势,拓展炙甘草汤的运用。
王安铸马晓昌
关键词:炙甘草汤中药心血管肿瘤血液系统
从“汤液经法图”角度探讨《医学心悟》治疗心痛的组方配伍规律
2023年
目的:从“汤液经法图”角度探讨《医学心悟》治疗心痛的组方配伍规律,为中医药治疗心痛及《医学心悟》的研究提供一种的思路。方法:运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所载“汤液经法图”解析清·程国彭所著《医学心悟》卷三论的心痛九方,做成“心痛九方组方配伍分析表”,分别绘制心痛九方的汤液经法分析图,分析药味的配伍结构。结果:治疗气心痛的沉香降气散的配伍结构为“五辛四苦二甘”,治疗血心痛的手拈散的配伍结构为“五苦四辛三甘一咸”,治疗热心痛的清中汤的配伍结构为“六苦三辛二甘”,治疗寒心痛的姜附汤加肉桂的配伍结构为“三辛二甘”,治疗饮心痛的小半夏加茯苓汤的配伍结构为“二辛二甘”,治疗食心痛的保和汤的配伍结构为“五甘四辛四苦一酸”,治疗虚心痛的归脾汤的配伍结构为“八甘四苦三辛一酸”,治疗虫心痛的化虫丸的配伍结构为“七苦六辛四甘”,治疗疰心痛的神术散、葱白酒、生姜汤的配伍结构为“八辛四苦二甘”。结论:从“汤液经法图”角度看,《医学心悟》治疗心痛基本是以“辛-苦-甘”为原则进行组方配伍,心虚治以咸补,或苦甘化咸;心实则治以苦泻,或甘辛化苦,多使用“甘辛化苦”这个五味配伍转化关系,促使作用于脾的辛味药和甘味药入心泻心;多是心肝脾肾同调,注重母子关系及五行相生相克规律的应用,如果疾病进展涉及子母脏,则遵循“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的配伍规律组方。
刘奕呈丁砚秋张宏伟马晓昌刘蜜
关键词:医学心悟心痛组方规律
瘀血腹诊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1992年
为使瘀血腹诊用于临床更加客观定量化,本研究从临床入手,对瘀血腹证患者的客观指标作了综合定量分析。通过对152例瘀血腹证患者主要依据相关性的统计发现,瘀血腹证与血瘀证主要依据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应用电子计算机和逐步回归分析及显著性检验,筛选出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性,体外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及粘附,血栓弹力图以及肌电图异常等指标。研究认为,上述指标可考虑作为瘀血腹诊的客观指标。瘀血腹证结合客观指标,将使瘀血腹诊的研究引向深入。
王阶陈可冀宋小华王怡汪小芳李涛刘剑刚衷敬柏马晓昌
关键词:瘀血腹诊血瘀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