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巍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1
供职机构: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损伤
  • 2篇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心绞痛
  • 1篇心绞痛患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IL-6
  • 1篇血栓
  • 1篇血栓通
  • 1篇血栓通注射液
  • 1篇诱骗
  • 1篇早期生长反应...
  • 1篇增殖
  • 1篇增殖细胞
  • 1篇增殖细胞核
  • 1篇增殖细胞核抗...
  • 1篇球囊
  • 1篇球囊损伤

机构

  • 3篇邯郸市中心医...
  • 2篇冀中能源峰峰...
  • 1篇冀中能源峰峰...

作者

  • 3篇王泰然
  • 3篇马巍
  • 2篇宋文奇
  • 1篇司志燕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Egr-1诱骗性寡脱氧核苷酸对大鼠动脉损伤后PCNA和CDK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局部转染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的诱骗性寡脱氧核苷酸(Decoy ODN)对球囊损伤颈总动脉后内膜增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Egr-1decoy ODN抑制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机制。方法:应用HE染色,Realtime 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观察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情况、Egr-1、CDK4和PCNA的表达及Egr-1decoy ODN对它们的影响。结果:Egr-1decoy ODN组内膜增生明显减轻,Egr-1、PC-NA和CDK4的表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Egr-1decoy ODN可能是通过特异性抑制Egr-1的表达,进而抑制PCNA和CDK4的表达,而减轻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
王泰然马巍宋文奇
关键词:颈动脉损伤增殖细胞核抗原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诱骗寡脱氧核苷酸对大鼠球囊损伤后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局部转染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arly growth response factor-1,Egr-1)的诱骗性寡脱氧核苷酸(decoy oligodeoxynucleotides,decoy ODNs)对球囊损伤颈总动脉后内膜增生及细胞内细胞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Egr-1 decoy ODNs抑制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机制。方法 9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损伤组、杂码寡脱氧核苷酸(scrambled decoy ODNs,SCR)组和Egr-1 decoy ODNs组,每组24只。术后3、7、14及21 d处死动物,每组6只。应用HE染色、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blotting方法观察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情况、Egr-1和ICAM-1的表达及Egr-1 decoy ODNs对它们的影响。结果①内皮损伤后3 d内膜增厚不明显,7d内膜开始增厚,14 d和21 d时内膜明显增厚。②Egr-1mRNA和蛋白水平于术后3 d开始升高,21 d时达到顶峰,而ICAM-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于术后3 d开始升高,7 d达高峰,14 d时下降。③转染Egr-1 decoyODNs治疗后,在各个时间点内膜增厚程度减轻,Egr-1和ICAM-1表达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gr-1 decoy ODNs可能是通过特异性抑制Egr-1的表达,进而抑制ICAM-1的表达,从而减轻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
王泰然马巍宋文奇司志燕
关键词: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动脉损伤
血栓通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IL-6及MMP-2的影响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白细胞介素-6(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影响及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连续应用14 d。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IL-6和MMP-2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均明显改善,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和MMP-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L-6和MMP-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疗效确切,其作用基质可能与其显著降低炎性因子IL-6和MMP-2水平,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王泰然马巍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栓通注射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