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秉艳 作品数:38 被引量:191 H指数:9 供职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PACS系统在影像医学问题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PACS系统在影像医学中问题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方法结合PACS系统在影像医学中开展问题式教学,考察学生对PACS系统应用于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结果通过在实习学生中运用PACS系统进行问题式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我科教学向现代化医学教学模式方向发展。结论合理运用PACS系统开展问题式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从单一学习模式向工作实践的学习模式转变。 王红 韩秉艳 王云玲 马景旭关键词:PACS系统 医学影像学 PBL 教学 MR灌注加权成像评价兔肝纤维化分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应用MR灌注成像(PWI)评价兔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造模12周后对实验组(n=40)、对照组(n=10)分别进行MR灌注扫描,并对所得到峰值时间(TP),信号上升最大斜率、信号下降最大斜率与病理分期做对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LSD)。对不同时期的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效能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肝实质峰值时间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逐渐上升,而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信号上升最大斜率和信号下降最大斜率呈下降趋势,对于峰值时间,S0、S1、S2期与S3、S4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上升斜率两两比较后发现,S0、S2期与S3、S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下降斜率两两比较后显示,S0、S1、S2期与S3、S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纤维化分期进行比较(S0与≥S1,≤S1与≥S2,≤S2与≥S3,≤S3与S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峰值时间和信号上升最大斜率能够反映肝纤维化各期灌注变化,对S2期以上的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最佳。 韩秉艳 王皓 王云玲 王禄伟 王红 贾文霄关键词:肝硬化 动物 磁共振成像 HRMR-VWI对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改变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对椎-基底动脉系粥样硬化血管重构模式、斑块负荷、分布特点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入组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32例,行磁共振常规序列检查(含扩散加权成像序列)和HRMR-VWI检查,证实存在后循环供血区脑梗死并测量责任血管管壁,计算责任血管的重构指数(remodeling index,RI=最狭窄处血管面积/参考处血管面积).比较正性和负性重构血管的斑块面积、负荷,观察责任斑块位置、分布及强化特点.结果 HRMR-VWI发现后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30例,其中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8例,椎动脉(颅内段)粥样硬化斑块12例,2例脑桥旁梗死者未见明显斑块.责任血管正性重构21例,负性重构7例,无重构2例.正性重构组的斑块面积[(6.32±3.19)mm2]及斑块负荷[(0.51±0.13)%]均大于负性重构组的斑块面积[(2.14±1.43)mm2]及负荷[(0.28±0.19)%].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发生于穿支动脉分支开口周围,以背外侧多见.椎-基底动脉系粥样硬化责任斑块多呈轻度或明显强化.结论 HRMR-VWI能够作为后循环急性脑梗死病因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石增强 贾琳 贾文霄 韩秉艳 王云玲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系统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卒中 HRMR-VWI在椎-基底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在椎-基底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经CTA/MRA/DSA确诊椎-基底动脉管腔病变的患者,行HRMR-VWI T 1-VISTA序列平扫加增强检查,评估病变段血管壁改变及病因探究。结果52例椎-基底动脉管腔病变患者中,发现24例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占46.2%,均表现为偏心性管壁增厚,增强扫描管壁轻度或明显强化;9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占17.3%,表现为管壁向心性增厚,明显强化;12例椎基底动脉夹层,占23.1%,可见内膜瓣,双腔征,夹层开口位置;7例动脉瘤,占13.4%,5例发生于椎动脉,2例发生于基底动脉,HRMR-VWI清晰可见瘤壁厚度及强化特点。结论HRMR-VWI能够为椎-基底动脉病变病因探究、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信息,是椎-基底动脉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 石增强 贾琳 贾文霄 韩秉艳 王云玲关键词:椎-基底动脉 血管壁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PROSET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0年 PROSET(PRinciple of selective excitation technique)序列是一种较新的MR成像技术,是将频率及空间选择性脉冲应用于三维快速梯度回波(3D FFE)获得高质量影像,主要应用于神经根、关节软骨、胰腺及血管成像。在神经根成像方面,进一步补充了脊髓MR断面影像信息,提高了诊断能力,但目前国内外相关报道较少。 韩秉艳 邓佳敏 王红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磁共振 MR成像技术 影像信息 关节软骨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参数对肝脏肿瘤性质的鉴别诊断效果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参数对肝脏肿瘤性质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肝脏肿瘤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平扫,磁共振THRIVE动态增强扫描及多b值(b=0、50、100、200、400、600、800、1000和1200s/mm2)扫描,DWI采用双指数模型获得慢速扩散系数(D)、快速扩散系数(D*)和快速扩散成分的百分比(f)。对不同肿瘤性质病人的D和D*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良性肝脏肿瘤患者D值为(1.71±0.61)×10^(-3)mm^2/s,D*值为(22.1±18.6)×10^(-3)mm^2/s,f值为(34.1±23.8)×10^(-3)mm^2/s;恶性肿瘤患者D值为(1.05±0.41)×10^(-3)mm^2/s,D*值为(16.7±15.1)×10^(-3)mm^2/s,f值为(24.1±15.4)×10^(-3)mm^2/s。两组f值无明显差异,D值和D*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参数D的曲线下面积、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准确性均高于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VIM-DWI参数D和D*值能够有效提高肝脏肿瘤性质的鉴别诊断效果,为定性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其中,D值有助于更好的区分肿瘤性质。 韩秉艳 邓佳敏 贾文宵 王皓 谢超 王云玲关键词:肝脏肿瘤 MRI早期强化比值联合周围血管管径鉴别诊断乳腺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强化比值联合周围血管管径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且术前行乳腺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59例患者,恶性病变32例,良性病变27例。绘制病灶ROI,记录病灶达峰时间、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早期强化比值、早期强化率,并记录病灶周围4cm范围内肿瘤血管数目及血管管径。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MRI参数的差异,采用ROI曲线评价病变血管管径、早期强化率、早期强化比值、早期强化比值联合血管管径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结果乳腺恶性病变的早期强化率、达峰时间、早期强化比值、血管数目和血管管径的中位数分别为173.0%、2.1s、100.0%、5根、2.98mm,上述参数在良性病灶分别为112.3%、4.8 s、81.2%、0根、0.0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采用早期强化比值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ROC下面积为0.814,以85.3%为阈值鉴别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19%、67.85%;采用早期强化率鉴别的ROC下面积为0.721,以119.0%为阈值鉴别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73%、55.15%;采用血管管径鉴别诊断的ROC下面积为0.872,以2.79mm为阈值鉴别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61%、85.14%;早期强化比值联合周围血管管径鉴别诊断的ROC下面积为0.919,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6.03%、63.40%。结论 MRI动态增强扫描参数早期强化比值联合病灶周围血管管径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敏感度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邓佳敏 韩秉艳 马景旭 王云玲 石浩军 王红关键词:乳腺良恶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选择性激励技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目的 观察和探讨磁共振PROSET(Principle of selective excitation technique)技术对腰骶神经根显像及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为手术治疗解除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受压提供... 韩秉艳关键词:腰骶神经根 椎间盘突出 磁共振成像 文献传递 DTI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伴睡眠障碍脑细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评价高血压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下丘脑细微结构变化,以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影像学客观评价依据。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20例高血压伴睡眠障碍患者,并将其纳入共病组,另选10名健康志愿者将其纳入健康对照组,运用DTI技术获得两组下丘脑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比较两组间的FA值和ADC值差异,评价各组FA值和ADC值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病组的FA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5,P<0.05);共病组ADC值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4,P<0.05)。共病组FA值与病程、ADC值呈负相关,ADC值与病程呈正相关。结论:DTI技术在共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下丘脑区域比较的FA值明显减小,ADC值明显增高,且DTI技术可为临床针对有高血压伴睡眠障碍的患者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为高血压病的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孙哲 韩秉艳 谢超 玛依拉·夏侃 吴静静 贾文霄关键词:高血压 睡眠障碍 3.0 T MRI pCASL技术评价脑瘫患儿手术疗效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探讨3.0 T磁共振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pCASL)技术在脑瘫患儿手术治疗中检测脑血流量变化及评估疗效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的30例痉挛型单侧脑性瘫痪患儿,设为病例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30例儿童,设为正常组。应用3.0 T核磁共振仪对正常组儿童与病例组患儿术前、术后14 d进行常规序列、医学影像诊断(diagnostic medical imaging,DMI)、pCASL序列扫描,经后处理工作获得大脑双侧额叶、顶叶、颞叶、中央前回、基底节区等部位脑血流量数据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病例组患儿各部位脑血流量较正常组儿童明显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病例组患儿各部位脑血流量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中大脑双侧额叶、颞叶、中央前回、丘脑及小脑区域血流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顶叶、基底节区和内囊区域血流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病例组患儿手术前后各部位脑血流量变化情况,除小脑外其余各部位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 T MRI pCASL技术可准确地检测出脑瘫患儿各部位脑血流量,反映大脑缺血缺氧状态改善情况,在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疗效评估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王禄伟 杜金骏 韩秉艳关键词:脑性瘫痪 脑血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