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渊怀

作品数:155 被引量:547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1篇农业科学
  • 16篇生物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6篇谷子
  • 60篇基因
  • 20篇胁迫
  • 14篇基因表达
  • 13篇性状
  • 12篇生物信息
  • 12篇生物信息学
  • 11篇育种
  • 11篇小米
  • 11篇苦荞
  • 8篇植物
  • 8篇转录
  • 8篇干旱
  • 7篇叶酸
  • 7篇生物信息学分...
  • 7篇突变体
  • 7篇抗旱
  • 6篇叶绿
  • 6篇突变
  • 6篇基因克隆

机构

  • 154篇山西农业大学
  • 19篇山西省农业科...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太原师范学院
  • 2篇凉山州西昌农...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运城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山西生物应用...

作者

  • 154篇韩渊怀
  • 41篇侯思宇
  • 41篇李红英
  • 26篇孙朝霞
  • 24篇张彬
  • 18篇马芳芳
  • 17篇王兴春
  • 14篇邢国芳
  • 9篇刘龙龙
  • 9篇张义茹
  • 9篇张雁明
  • 8篇杨致荣
  • 6篇李萍
  • 6篇王俊杰
  • 5篇路阳
  • 5篇高建华
  • 5篇刘晶
  • 4篇刘晓东
  • 4篇黄可盛
  • 4篇张宝俊

传媒

  • 43篇山西农业大学...
  • 15篇山西农业科学
  • 7篇分子植物育种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植物生理学报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核农学报
  • 4篇作物学报
  • 4篇植物遗传资源...
  • 3篇农学学报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食品工业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

  • 11篇2023
  • 18篇2022
  • 21篇2021
  • 20篇2020
  • 15篇2019
  • 13篇2018
  • 7篇2017
  • 16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1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苦荞突变体库构建与突变体中芦丁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苦荞是重要的小杂粮作物之一,营养物质丰富,是天然芦丁的重要来源。突破苦荞育种难题,创制苦荞新种质是目前研究的重要方面。本试验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构建了黑丰1号苦荞突变体库,明确了当EMS浓度为1.2%时,诱变效果较好。通过对M1突变株表型观察统计,共获得叶色、叶型、株型、粒型变异单株102株,突变率为3.85%;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测定1000株M3材料,获得高芦丁含量突变株系2个和低芦丁突变体株系5个;qRT-PCR对芦丁含量突变体株系中芦丁代谢关键酶基因(CHS、F3H、4CL、FLS、UFGT)进行表达量分析,发现不同株系中上述基因的表达量与芦丁含量相关性不明显,但个别基因如FtFLS基因表达量在高芦丁含量突变体中达到对照的4.55倍。通过突变体的筛选丰富了苦荞基因资源,创新了苦荞新种质,也为苦荞芦丁代谢的分子基础研究提供了材料保证与技术支持。
孙朝霞侯思宇郝彦蓉王东航高豪韩渊怀李红英刘龙龙周美亮
关键词:苦荞突变体芦丁基因表达
谷子PHR家族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磷饥饿响应(Phosphate starvation response,PHR)蛋白是磷调控网络中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调控磷的有效利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挖掘能够响应低磷诱导的谷子PHR基因,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从谷子基因组中鉴定了PHR家族基因,分析了不同物种PHR家族基因之间的进化关系,进一步分析了谷子PHR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及其在低磷条件下的基因表达模式。结果显示,从谷子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6个SiPHR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谷子的7条染色体上,CDS长度为783~1422 bp,编码260~473个氨基酸,等电点范围为5.08~9.49,均属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结果显示,SiPHR可划分为5个亚组,分别对应1~3个水稻、玉米、高粱同源蛋白,均含有Myb_DNA-binding和Myb_CC_LHEQLE保守结构域。SiPHR家族基因包含6~7个外显子,鉴定出9种顺式作用元件,且均存在光响应元件。基因组织表达模式分析显示,SiPHR1、SiPHR3、SiPHR4、SiPHR6和SiPHR16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在低磷胁迫下呈多种表达模式,其中,SiPHR3、SiPHR10表达量在低磷胁迫3 d后显著高于胁迫前水平。研究结果可为谷子SiPHR基因的耐低磷调控网络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吴年隆舒军王啸旗张银韩渊怀赵雄伟杨致荣
关键词:谷子低磷胁迫基因表达
谷子miR169家族及其靶基因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2022年
micro RNA广泛参与植物中多个生长发育过程,mi R169家族是最保守的mi RNA家族之一。对谷子mi R169(sit-miR169)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染色体分布、系统进化、碱基保守性、二级结构和sit-mi R169及其靶基因的表达。鉴定了15个sit-miR169,分布于7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分析显示,sit-miR169家族前体sit-MIR169大致可以分为2簇,部分sit-MIR169成员与水稻osa-MIR169家族成员亲缘关系较近。sit-miR169的前体均可形成稳定的二级茎环结构,成熟体均产生于前体的5′端臂上,且成熟序列的碱基保守性很强。sit-miR169在花、叶和根中均有表达,具有明显组织表达特异性。sit-miR169的靶基因主要是NF-YA转录因子基因,此外还有L型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ω-6脂肪酸去饱和酶、转运蛋白Sec1a、SDG40蛋白、环指跨膜蛋白和核糖体大亚基假尿苷合酶SVR1基因等。mi R169通过调控靶基因,尤其是NF-YA的表达量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应答。谷子NF-YA基因主要在根和穗中表达,表现出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此外,sit-mi R169靶基因的表达受环境诱导,如干旱条件能进一步诱导Seita.9G521100基因在根中的表达。
卢平康庆芳赵孟瑶张凤洁武强强马芳芳王宇珅韩渊怀王兴春李雪垠
关键词:谷子MIRNA靶基因生物信息学
谷子mTERF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factor,mTERF)是由核基因编码调控细胞器基因表达的一类蛋白。本研究从谷子基因组中鉴定了mTERF基因家族成员,为探究该基因家族在谷子生长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家族基因的染色体分布、系统发育进化树、保守结构域及基序、顺式作用元件、基因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结果]共鉴定到37个谷子mTERF基因家族成员,在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1号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最多;37个谷子mTERF蛋白都含有保守的mTERF结构域,绝大多数mTERF蛋白中motif按一定的顺序排列,motif1在每个mTERF蛋白上较其它motif保守;该家族含有光、干旱诱导、醇溶蛋白代谢、细胞周期、昼夜节律、黄酮合成响应的顺式元件以及生长素、赤霉素等多种植物激素响应的顺式元件;谷子、玉米及拟南芥的97个mTERF家族的基因可分为6大类;谷子mTERF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Si9g06960在叶片的表达量最高;该家族蛋白主要在叶绿体及线粒体中有定位信号。[结论]谷子mTERF基因家族可能影响叶绿体及线粒体的形态发育,对谷子的生长及逆境响应等生物学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有助于了解谷子mTERF对谷子生长发育及抗逆等生物学过程的意义,为后续基因的研究提供指导。
任雪梅刘浩瑞南力彰陈晋杰韩渊怀
关键词:谷子全基因组
谷子SiPSY1基因与米色形成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为明确谷子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与谷子米色形成的相关性,本研究从黄色和白色2种不同米色谷子中克隆出SiPSY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该基因在谷子米色形成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SiPSY1基因编码序列(CDS)全长为1248 bp,共编码415个氨基酸。SiPSY1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46.866 kDa,等电点为8.97,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该蛋白的二级结构由α螺旋(57.35%)、不规则卷曲(29.64%)、延伸链结构(9.88%)和β转角(3.13%)四种结构组成。SiPSY1蛋白与玉米ZmPSY1的同源性较高,二者的亲缘关系较近。在谷子米色形成的初期和中期,黄色米色品种籽粒中SiPSY1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白色米色品种,而在米色形成后期,该基因在白色米色品种中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并高于在黄色米色品种中的表达水平。随着籽粒成熟米色的形成,SiPSY1基因在黄色米色品种七月黄中的表达量呈先上升后显著下降的趋势,在白色米色品种中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通过对SiPSY1基因结构和表达特性的分析,初步推测谷子米色差异及形成与SiPSY1基因结构无关,而与基因的表达特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SiPSY1基因的功能以及谷子米色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禾璐贾苏卿赵芳玉刘晶张彬侯思宇韩渊怀
关键词:谷子米色基因克隆
基于Camoco算法挖掘谷子叶鞘和叶枕颜色相关基因
2022年
[目的]基于Camoco(Co-analysis of molecular components)挖掘影响谷子叶鞘颜色和叶枕颜色的关键候选基因,为下一步研究候选基因调控谷子颜色相关性状的分子机制及应用潜力奠定基础。[方法]利用Camoco算法,对谷子叶鞘颜色和叶枕颜色进行候选基因预测。使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进一步聚焦候选基因,并初步确定候选基因的功能。[结果]检测到10个调控谷子颜色性状的关键候选基因,其中叶鞘颜色6个和叶枕颜色4个,多数基因直接或间接与叶绿体有关,其中Si4g01380和Si4g01390是双性状共定位到的候选基因。Si4g01380属于GRAS家族,该家族中有多个转录因子参与光敏色素的信号传导,与叶绿素密切相关。此研究为培育高光效谷子,提高谷子产量,发掘谷子形态标记奠定基础。[结论]本研究中使用的Camoco算法结合基因表达量数据,可以将候选基因的数量减少两个数量级,有效的缩小候选基因范围,并筛选出表达模式一致的基因,进一步提高候选基因的有效性,为后续验证功能基因奠定基础。此方法同样适用于对其他动植物功能基因的挖掘与鉴定;另外,本研究将GWAS和共表达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的思路也可以应用到对其它动植物的功能基因鉴定上。
杨宇琭罗韶凡郄倩茹张雅坤段明李亚军孙蓉韩渊怀李旭凯马芳芳
关键词:谷子
谷子脂氧合酶(LOX)活性测定条件的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脂氧合酶(LOX)是导致谷物陈化变质的关键因素,为了深入研究LOX对谷子陈化的影响,需对谷子中脂氧合酶(LOX)最适活性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测定。[方法]本研究以晋谷21号为主要试验材料,亚油酸作反应底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谷子中脂氧合酶(LOX)活性的最适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结果]作物谷子中脂氧合酶(LOX)活性的最适pH为7,最佳反应温度为30℃,最适底物添加量为200μL,粗酶最适提取时间为2h,最佳粗酶液加入量/底物加入量为1∶6。[结论]此研究结果可以为今后对谷子脂氧合酶(LOX)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借鉴与指导。
郝瑞丽谢仲梅申慧芳刘晶陈利青韩渊怀李红英张彬
关键词:谷子脂氧合酶PH底物浓度
糜子EMS突变体库构建和突变体筛选被引量:16
2019年
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具有抗旱、耐瘠、适应性广、生育期短等特点,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杂粮作物。糜子高产品种不耐水肥、易倒伏,锄草、间苗费时费工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民对糜子生产的积极性和收入。EMS(甲基磺酸乙酯)化学诱变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诱变率高,是作物育种的重要方法。本试验选用糜子品种伊选大红糜进行EMS化学诱变而构建突变体库,对获得的2333个M2材料进行突变频率和全生育期表型多样性等特征的分析。结果显示,所构建的糜子突变体库材料变异类型非常丰富,共发现104个形态性状突变株系,突变频率为4.5%,包括叶色、叶型、株高、生育期、育性、穗型、种皮颜色等性状,该突变体库的构建将为糜子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育种提供丰富的突变体资源和新型种质。
张彬王喆陈利青陈利青李红英乔治军李红英
关键词:糜子EMS诱变突变体库
米粒切半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米粒切半器,包括底盘、转盘和定位杆,所述底盘的上方为平面圆盘,底盘中心上方设有中心柱,中心柱的周边对称设有放射状2‑8列米粒半孔,在两列米粒半孔之间的中部设有定位杆半孔;所述转盘的下面为与底盘上...
唐中伟张彬韩渊怀李红英候蕊禾璐陈璐张瑞杰蒋茂双刘晶
文献传递
SiSD1基因、其在控制谷子株高性状的用途及基因型鉴定方法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与分子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iSD1基因、其在控制谷子株高性状的用途及基因型鉴定方法。本发明首次克隆得到与谷子株高相关的基因SiSD1,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_1所示,蛋白质序列如S...
李雪垠邹洪锋韩渊怀王兴春李旭凯李红英杨致荣赵庆英
文献传递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