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以贵

作品数:16 被引量:28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年代学
  • 4篇锆石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意义
  • 2篇定年
  • 2篇岩浆
  • 2篇岩体
  • 2篇造山带
  • 2篇山带
  • 2篇秦岭造山带
  • 2篇金矿
  • 2篇矿床
  • 2篇格林威尔期
  • 2篇长石
  • 2篇成矿
  • 1篇单颗粒
  • 1篇低本底
  • 1篇低温热液
  • 1篇低温热液矿床
  • 1篇地层

机构

  • 10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中国黄金集团...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6篇韩以贵
  • 9篇张世红
  • 5篇张元厚
  • 4篇吴怀春
  • 3篇董进
  • 2篇刘树文
  • 2篇王宗起
  • 2篇姜勇彪
  • 2篇李秋根
  • 2篇蔡晓荻
  • 1篇赵坤玲
  • 1篇吴峰辉
  • 1篇杨恺
  • 1篇陈福坤
  • 1篇李海燕
  • 1篇魏阳
  • 1篇张帆
  • 1篇白志达
  • 1篇陈必河
  • 1篇李向辉

传媒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矿物岩石
  • 1篇中国矿业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找矿论丛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东华理工学院...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秦岭柞水岩体和东江口岩体的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意义被引量:40
2009年
柞水岩体和东江口岩体位于秦岭造山带南秦岭构造域,主要由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通过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合锆石阴极发光图像,揭示柞水岩体的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样品ZS01-01)存在两个谐和年龄,分别为209±2和199±2 Ma;东江口岩体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样品ZS04-01)也存在两个谐和年龄,分别为219±2和209±2 Ma。结合前人的地球化学和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判定这两个岩体属于同一岩浆事件的不同阶段侵位,东江口岩体的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侵位结晶略早于柞水岩体,柞水岩体主期岩浆侵位时,东江口岩体也有同期岩浆侵位结晶。这两个岩体年龄的准确测定,表明在219~199 Ma期间沿商丹断裂有3个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动。
杨恺刘树文李秋根王宗起韩以贵吴峰辉张帆
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年龄秦岭造山带
豫西祁雨沟金矿单颗粒和碎裂状黄铁矿Rb-Sr等时线定年被引量:44
2007年
对黄铁矿开展Rb-Sr同位素测年可以获得直接的成矿年龄,但目前成功率较低.找出影响黄铁矿Rb-Sr同位素体系的地质因素是改进和应用该方法的关键之一.采用超低本底Rb-Sr同位素测定方法,对取自豫西祁雨沟金矿4号角砾岩筒中的黄铁矿开展测年研究.结果表明,结晶好、裂隙不发育的单颗粒黄铁矿给出了Rb-Sr等时线年龄(126±11)Ma,代表了主成矿期的时代.碎裂的或含细粒集合体的黄铁矿未能给出合理的等时线年龄.晶体形貌及包裹体研究揭示Rb和Sr可能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的黑云母、钾长石和绢云母包裹体中,碎裂状黄铁矿在后期流体作用下容易使Rb-Sr同位素体系受到扰动,不利于开展Rb-Sr定年研究.
韩以贵李向辉张世红张元厚陈福坤
关键词:黄铁矿RB-SR定年单颗粒
豫西地区构造、岩浆作用与金成矿的关系——同位素年代学的新证据
韩以贵
含金剪切带型金矿床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8年
韧性剪切带是热液活动的有利场所,对于金成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含金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并对剪切带活动的阶段性对成矿的控制作用、金矿化产生的机制和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进行了探讨。
蔡晓荻张元厚韩以贵
关键词:含金剪切带金矿床
磁化率各向异性椭球三维图形显示的VB .net实现
2009年
磁组构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磁化率各向异性椭球形状可以反映丰富的地质信息。目前磁化率各向异性测量仪器所用软件不能以图形的方式直观地反映样品的磁化率椭球形状,其数据以二进制及文本方式存储,以纯文本方式显示,需借助其它数据处理与绘图程序来判别椭球形状。使用Visual Basic .net编程语言计算岩石样品的主磁化率及主方向,再调用Mathematica数学系统软件核心显示磁化率各向异性椭球的三维图形,调用Grapher绘图程序核心显示主方向,测量数据可直接存储到Excel文件中。首次实现了显示磁化率各向异性椭球的三维图形的功能,同时可以显示主方向的二维图形,可以进行从样品坐标系到地理坐标系的转换及手动输入15个方向磁化率数据进行主磁化率与主方向的计算。
赵庆乐张世红韩以贵李海燕董进张元厚
关键词:磁化率各向异性
秦岭西坝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51
2009年
西坝花岗岩位于南秦岭构造带陕西境内,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英云闪长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原位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西坝岩体侵位于印支期,由二长花岗岩样品(XB01-2)得到了219±1 Ma的年龄,花岗闪长岩样品(XB06-1)给出的年龄是218±1 Ma,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约218 Ma代表了西坝花岗岩体的成岩时代。西坝岩体的年龄结合区域构造背景以及前人研究的地球化学特征,说明它可能是秦岭主造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张帆刘树文李秋根王宗起韩以贵杨恺吴峰辉
关键词: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秦岭造山带
白垩纪以来中国西部地体运动的古地磁证据和问题被引量:13
2002年
地质证据表明中国西部各地体在白垩纪之前已经增生到欧亚大陆之上 ,但这些地体自白垩纪以来的古地磁极位置与稳定欧亚大陆的古地磁极位置存在较大差异 ,对其最可能的解释是发生在晚白垩世与古新世之交 (约 6 5Ma)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之间的碰撞及其后印度板块的持续北向挤压 ,使得这些地体之间以及这些地体与稳定欧亚大陆之间发生了相对位移和地体内部的变形。文中利用现有的古地磁研究成果 ,计算了自白垩纪以来中国西部各地体与欧亚稳定大陆之间的南北向相对位移量。塔里木地块和柴达木地体的古地磁数据表明 ,阿尔金断裂至少经历了四期活动。在欧亚地区普遍存在的第三纪磁倾角偏缓现象 ,很可能反映了在该地区长期存在非偶极子场。
吴怀春张世红韩以贵
关键词:古地磁证据
盐边群地层特征及其大地构造属性被引量:2
2005年
通过对盐边群各岩性段地层的产出、构造变形特征及相互间的接触关系的确认,在对碎屑岩组段进行颗粒骨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盐边群火山岩及其南侧的深成岩均不是蛇绿岩的组份,该火山岩可能形成于弧后伸展环境,盐边群中下碎屑岩段形成于弧后盆地,而上部碎屑岩段则可能形成于前陆盆地。研究表明,在华南板块西缘存在南北向格林威尔期的板块碰撞事件,盐边群地层可能记录了格林威尔期发生在华南地块西缘由孤后盆地到前陆盆地的整个演化历史。
姜勇彪张世红吴怀春韩以贵
关键词:格林威尔期弧后盆地前陆盆地
阿拉套山南缘岩浆岩锆石SHRIMP年代学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位于中国与哈萨克什坦国边境的阿拉套山南缘,火山岩及花岗岩十分发育。其中流纹岩分布广泛,仅研究区内面积达370.8km^2,与下伏早石炭世阿克沙克组及晚石炭世东图津河组呈角度不整合或假整合,SHRIMP 锆石 U-Pb 年龄300±5Ma。乌拉斯台花岗岩体是研究区内规模最大的岩体,出露面积约82km^2,侵入于早石炭统阿克沙克组及至晚石炭统东图津河组以及早二叠统乌郎组火山岩内,与围岩界线清楚。岩体形态不规则,由4个侵入次岩体组成。第4次侵入的花岗闪长岩体 HRIMP 锆石 U-Pb 年龄为294±4Ma。夏尔敖腊岩体为由4个侵入次组成的岩体,侵入于早石炭统内,平面上呈不规则椭圆形,出露面积近10km^2,主要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出露规模较大的第6次侵入岩体的 SHRIMP 锆石 U-Pb 年龄为299±6Ma。研究表明,新疆阿拉套山南缘岩浆岩,SHRIMP 锆石 U-Pb 同位素年龄300Ma 左右,主要形成于晚石炭世末至早二叠世初,为同一构造-岩浆作用下的产物。
陈必河罗照华贾宝华刘伟魏阳韩以贵
关键词:岩浆岩锆石SHRIMP定年
193nm激光器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联用条件优化研究
2011年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是采用激光剥蚀固体进样方式构建的新型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仪器。由于受激光产生原理-"脉冲式激发"的限制,样品的剥蚀进样过程属于间歇模式。因而激光剥蚀系统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联机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通常达10%以上,影响数据的分析精度。本设计在激光剥蚀系统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之间添加一个"混合溶样器皿",使得激光剥蚀产生的气溶胶在进入ICP-MS之前能够进行适宜体积的聚集和混合,进而以连续进样模式送入ICP-MS。设计了5组方案来分析不同形态、大小的"混样器皿"。结果表明,使用"混样器皿"可在保证响应速度、灵敏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RSD,提高分析精度。
郑悦苏犁韩以贵
关键词:激光剥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