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祝青

作品数:37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地震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3篇地震
  • 6篇震源
  • 6篇台网
  • 5篇地震台
  • 5篇地震台网
  • 5篇数字地震
  • 5篇数字地震台
  • 5篇数字地震台网
  • 4篇地震波
  • 4篇地质
  • 4篇地质构造
  • 4篇震波
  • 4篇双差
  • 4篇测震
  • 3篇地壳
  • 3篇断裂带
  • 3篇震源深度
  • 3篇双差定位
  • 3篇人工爆破
  • 3篇郯庐断裂

机构

  • 37篇江苏省地震局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江苏省溧阳地...

作者

  • 37篇霍祝青
  • 16篇王俊
  • 8篇瞿旻
  • 8篇缪发军
  • 7篇詹小艳
  • 7篇孙业君
  • 6篇杨云
  • 6篇徐戈
  • 4篇范小平
  • 4篇李清河
  • 4篇康清清
  • 4篇杨从杰
  • 4篇单菡
  • 3篇江昊琳
  • 3篇卢永
  • 3篇郑江蓉
  • 3篇宫杰
  • 3篇戴波
  • 3篇秦磊
  • 2篇张金川

传媒

  • 8篇地震地磁观测...
  • 5篇地震工程学报
  • 3篇中国地震
  • 2篇西北地震学报
  • 2篇地震研究
  • 2篇地震学报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2017中国...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背景噪声在数字地震台网时间系统中的稳定性估计
2012年
核查地震波形数据记录中的时间系统是数字地震台网最困难的任务之一,特别是当波形数据进行离线保存或使用时,在时空部署上通常具有不确定性。对于层析成像、地震定位、预警等来说,时间系统的精度是极其关键的。尽管目前数字地震台网中都普遍采用了GPS或广播信号来进行授时,但当GPS重复不断地连接外部时钟失败时,数据的记录时间就只能依赖于内部时钟。通常情况下,内部时钟的校正信息会以日志的形式进行保存,但在没有GPS信号期间的精确时间则是无法估计的;或日志信息不随数据一起分发,那么对于数据的使用者来说依然无法控制时间系统的精确度。因此,如何从记录数据中直接计算出地震台网的时问精度就显得十分必要。
王俊缪发军詹小艳霍祝青孙业君朱峰徐戈
关键词:数字地震台网背景噪声GPS信号日志信息数据记录地震波形
用S波包络展宽法研究地壳介质2D速度非均匀性谱结构
范小平李清河张元生王俊菲阮祥霍祝青王俊孙业君
岩石层上部的速度和密度非均匀性可引起地震波的散射。这些散射携带了丰富的介质结构信息,可利用地震波散射效应来研究岩石层内部介质非均匀性精细结构。根据散射体与地震波波长之间的关系,可将地球内部的非均匀性分为长波长(大尺度)非...
关键词:
关键词:区域地质构造
江苏及周缘地区地震精定位与构造意义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江苏地震台网记录到的江苏及邻区地震事件(1990—2009年)重新定位,共获取1020个定位结果,震中平均误差为:南北向0.42 km,东西向0.43 km,垂直向0.53 km。精定位后约94%的地震事件震源深度分布在5—20 km范围内,平均震源深度为12.3 km。震源深度自东向西,从海域向陆域呈现逐渐加深的变化特征。根据构造背景和断裂带分布的不同,分区讨论不同构造部位震源深度分布的特征与差异:沿郯庐断裂带(A)、中东部大陆边缘地区(B)以及苏南茅东断裂带地区(C),震源深度分布具有明显差异,其中C区的α、β、D值最高,分别为0.47、0.66、21 km。此外,精定位结果显示,发生在常熟一张家港地区的小震群,其震源深度自浅至深连续分布,深度区间为5—30 km。
王俊吴晶孙业君詹小艳缪发军霍祝青徐戈郑江蓉
关键词:震源地质构造
基于遗传算法的地震烈度衰减参数反演方法及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收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59次地震的等震线数据,运用遗传算法,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按照断裂带东侧和西侧分区,分别反演其地震烈度衰减参数,反演时使目标函数的一范数最小,同时对烈度衰减曲线的远场施加约束,通过自助抽样(Bootstrap)技术多次重复反演以对反演结果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将断裂带东侧和西侧的烈度衰减曲线分别与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反演可使烈度衰减曲线即使不进行近、远场补点,也能收敛;断裂带东侧和西侧的结果均与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结果存在差异,且断裂带东侧与西侧的结果也不同。这种差异可能与断裂带两侧的介质速度结构及衰减效应等因素的差异有关。
何奕成彭小波夏文君霍祝青陈楠徐年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烈度衰减遗传算法
江苏数字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江苏数字地震台网是中国地震局“十五”重点改造项目。文章介绍了“十五”江苏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内容、台网布局、监测能力和功能。台网建成后,布局较为合理,宽频带、大动态、高精度的数字地震台网对提高江苏地震监测技术水平、发挥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作用、促使经济快速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霍祝青朱凤梅王俊康清清
关键词:数字地震台网
双差法在江苏及邻域地震事件重新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双差定位法,对江苏及邻域1990—2012年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其中包括部分人工爆破和塌陷事件。结果显示,重新定位后的爆破和塌陷事件震源深度均有明显改善;地震在空间分布上更加集中,部分地震有向构造带趋近的变化,较多地震呈丛集状出现,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5—25km范围内。
霍祝青王俊朱凤梅秦磊缪发军
关键词:双差定位法人工爆破塌陷震源深度
时间域矩张量反演法(TDMT_INV)的稳定性分析
<正>TDMTINV(Time-Domain Moment Tensor Inversion的简称)是一种在时间域进行地震矩张量反演的方法。其利用Pnl全波列进行反演,不需要精确量取震相,甚至不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有利于...
康清清缪发军顾勤平霍祝青
文献传递
江苏天宁M_(S)4.2地震震源深度分析
2023年
应用不同地震定位方法,对2021年12月22日江苏天宁M_(S)4.2地震震源深度进行重新测定。使用NonLinLoc方法对地震进行绝对定位,得出震源深度为11.9 km。以绝对定位结果为初值,利用该区域范围内历史地震事件,使用双差定位法对地震进行重定位,得出震源深度为10.1 km。结合该地区构造环境等进行分析,认为震源深度为10—12 km相对合理。
霍祝青周文杰立凯钱婷孙小航何奕成
关键词:震源深度双差定位
2011年建湖震群初步分析
2012年
从2010年12月30日起,江苏建湖相继发生100多次地震事件(含单台地震事件),其中M_L≥3.0地震6次,初步分析发现,与1987年射阳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具有较好相似性。
杨云蔡军涛霍祝青叶碧文
关键词:地质构造震源机制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地壳结构分段特征被引量:8
2021年
本文采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地壳速度和泊松比结构进行了研究,获得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中上地壳介质结构的分段特征.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由南至北可以划分为三段,即庐江以南段、庐江至郯城段及郯城以北段,郯城以北段又可细分为郯城至五莲及五莲以北两个亚段.庐江以南段、郯城以北段地壳介质速度和泊松比呈现相对高值,庐江至郯城段地壳介质速度和泊松比呈现相对低值,郯城至五莲亚段地壳介质速度和泊松比都明显高于五莲以北亚段.各段的边界为地壳速度和泊松比的梯度带,区域性断裂构造、中强地震多沿此梯度带分布.地壳介质速度和泊松比梯度带往往与深部物质的运移有关,这可能是构造活动、地震孕育的动力来源.
何奕成范小平赵启光霍祝青杨从杰郑雷明钱浩郑拓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泊松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