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甬军

作品数:174 被引量:1,026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9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7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4篇政治法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垄断
  • 19篇城市
  • 17篇城市化
  • 15篇一带一路
  • 13篇社会主义
  • 12篇主义
  • 11篇市场经济
  • 11篇经济改革
  • 9篇中国经济
  • 9篇劳动力
  • 8篇经济学
  • 7篇实证
  • 7篇经济发展
  • 6篇中国经济改革
  • 6篇区域经济
  • 6篇经济体
  • 6篇经济体制
  • 5篇政府
  • 5篇制造业
  • 5篇资本

机构

  • 106篇中国人民大学
  • 65篇厦门大学
  • 9篇广东财经大学
  • 5篇山西财经大学
  • 4篇安徽财经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2篇桂林电子科技...
  • 2篇南开大学
  • 2篇天津商学院
  • 1篇河南财经学院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哥伦比亚大学
  • 1篇中共福州市委

作者

  • 169篇陈甬军
  • 14篇胡德宝
  • 5篇晏宗新
  • 5篇杨振
  • 5篇景普秋
  • 4篇陈爱贞
  • 3篇徐强
  • 3篇王良举
  • 3篇秦敬云
  • 3篇丛子薇
  • 3篇国庆
  • 2篇周末
  • 2篇庞瑞芝
  • 2篇胡培兆
  • 2篇梁鹏
  • 2篇王继平
  • 2篇宣超
  • 2篇左源
  • 1篇张小军
  • 1篇张廷海

传媒

  • 9篇中国经济问题
  • 6篇东南学术
  • 6篇经济学动态
  • 5篇中国物价
  • 5篇产业经济评论...
  • 4篇经济纵横
  • 4篇财贸经济
  • 4篇厦门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工业经济
  • 4篇党政研究
  • 3篇开放潮
  • 3篇河北学刊
  • 3篇经济研究
  • 3篇管理世界
  • 2篇当代经济研究
  • 2篇经济理论与经...
  • 2篇财贸研究
  • 2篇学术月刊
  • 2篇经济学家
  • 2篇经济问题探索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11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1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4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1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带一路”倡议实现合作共赢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利益创造与共享机制的视角被引量:7
2019年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后危机时代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审慎考量的产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发展的强烈诉求和中国转型升级、开拓国际市场的内在需求构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后发国家的互补性经济结构基础。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互利共赢实现路径所构建的三国互动决策模型,证明了在合理的信贷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之下,中国可以充分利用产能和资本相对富余、产能供给性价比高、项目建设经验丰富、对沿线国家政治文化了解度和包容性较高等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同时,基准模型和扩展模型的进一步分析也表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并不局限于沿线的个别国家,各国都可以凭借自身比较优势参与进来,从而产生更大规模的利益创造和利益共享,由此证明欧美发达国家凭借科技、管理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该模型的提出为'一带一路'倡议利益创造与利益共享的经济学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完善'一带一路'倡议有关政策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学理支撑。
陈甬军陈甬军张记欢
关键词:合作共赢利益共享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供求分析:模型假定与实证检验
文中通过对二元经济理论的述评,在放宽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中国现实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供求模型:农村刺余劳动力的供给量、需求量与其相应的影响因素之间可以分别建立供给函数、需求函数,影响因素的变动决定供给曲线、需求曲线的...
陈甬军景普秋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二元经济
文献传递
西部城镇化与产业区域转移
<正>城镇化的本质是通过聚集效应使更多的人享受到现代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必然会表现为农业剩余人口从劳动生产率低的传统的农业部门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非农业部门的职业转移以及从经...
陈甬军陈爱贞
关键词:URBANIZATION
文献传递
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道路是如何形成的
1998年
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成效及其比较 80年代末至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处在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之中。从这个大背景下观察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中国经济改革就具有了国际比较的意义。迄今为止,中国的改革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并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的进展。具体标志有两方面:一是改革促进了发展。在改革期间,中国的GNP经济增长率,平均每年增长9.5%以上,是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三倍(图一);二是在实现改革的目标,即实现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道路上,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据测算,目前中国全社会经济活动中由市场经济调节作用的力量整体上已达到 60%左右。特别重要的是,这两个方面的进展和变化是在政局稳定和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实现的,与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情况相比较,既有自己的特色,又有国际上普遍承认的成功经验(图二),由此在理论上形成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模式”这一概念。
陈甬军
关键词:中国经济改革市场经济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日本JASDAQ市场研究及启示被引量:1
2011年
2010年4月随着大阪证券交易所和JASDAQ证券交易所的合并,日本原有的六家证券交易所变更为五家,本文整理了JASDAQ的发展渊源,改革历史,并着重分析了新JASDAQ市场的上市机制,以期对中国创业板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梁鹏陈甬军
关键词:首次公开发行
中国现代市场体系改革三十年被引量:5
2009年
构建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中国市场体系改革与建设大体上经历了从商品市场建设为主,到推进要素市场建设为主的两大历史阶段。商品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基础。本文着重讨论了商品市场的改革进程和取得的成效,并总结出改革的基本经验:流通市场化是市场体系培育的初始条件;流通制度化是市场体系发展的推动力量;流通现代化是市场体系完善的技术支撑;流通效率化是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最后就商品市场体系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改革的发展方向。
陈甬军
关键词:现代市场体系改革三十年
中国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三十年
一、总论现代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从概念上看,现代市场体系是由各种相对独立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所
陈甬军张小京庄尚文
文献传递
台湾农会的经济功能及其启示被引量:1
1997年
台湾农会的经济功能及其启示陈甬军台湾的农会组织已有80年历史,开始是日本殖民时期为强制性进行农业技术推广而组建的。如嘉义县新港乡农会的前身是日据时代的信用组合,成立于1916年,在20年代陆续增加了农产品的贩卖、销售业务,成为以后农会供销业务和信用业...
陈甬军
关键词:农会经济功能
雄安新区:实现南北平衡的突破口被引量:8
2017年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雄安新区设立的基础意义在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而从全局考虑,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对接"一带一路"战略,雄安新区更将成为我国南北平衡的突破口。受制于自然条件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雄安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同样面临着一些挑战。实现雄安新区的各项宏伟目标可能至少需要20年,必须分阶段、按规划、科学有序推进。
陈甬军
我国经济增长率长期演变趋势研究与预测——基于2000~2010年国内省域面板数据的分析与预测
一、数据处理和筛选本文采用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0年的数据来分析和预测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及其演变趋势。在2000~2010年间,虽然2000~2001年仍处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的我国经济低谷期间...
陈甬军秦敬云
文献传递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