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甘棠

作品数:71 被引量:287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5篇化学工程
  • 21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篇乙烯
  • 11篇催化
  • 10篇丙烯
  • 10篇催化剂
  • 8篇乳液
  • 8篇反应器
  • 7篇乳液共聚
  • 7篇流化
  • 7篇共聚
  • 7篇醋酸
  • 6篇流化床
  • 6篇化学反应
  • 6篇醋酸乙烯
  • 5篇动力学
  • 5篇丙烯酸
  • 5篇传质
  • 4篇乳液聚合
  • 4篇数值模拟
  • 4篇粒度
  • 4篇粒度分布

机构

  • 65篇浙江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2篇浙江省化工研...
  • 1篇郑州工业大学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江苏化工学院

作者

  • 65篇陈甘棠
  • 15篇李希
  • 10篇戎顺熙
  • 9篇陈建峰
  • 6篇王樟茂
  • 6篇陈志明
  • 5篇戴擎镰
  • 4篇陈丰秋
  • 4篇阳永荣
  • 3篇蒋新
  • 3篇吕德伟
  • 3篇钱栋英
  • 3篇侯昭胤
  • 3篇王尚弟
  • 3篇赵振兴
  • 2篇张勤鑫
  • 2篇钟光祥
  • 2篇许国军
  • 2篇王成习
  • 2篇汪叔雄

传媒

  • 35篇化学反应工程...
  • 6篇化工学报
  • 4篇高校化学工程...
  • 4篇石油化工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计算机与应用...
  • 2篇化工进展
  • 2篇1988年全...
  • 1篇力学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轮胎工业
  • 1篇第十四届中国...
  • 1篇中国化工学会...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3
  • 2篇2000
  • 2篇1999
  • 6篇1998
  • 6篇1997
  • 3篇1996
  • 3篇1995
  • 14篇1994
  • 8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8篇1990
  • 2篇1989
  • 2篇1988
  • 2篇1986
  • 1篇1984
  • 1篇1983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烷氨氧化制丙烯腈的催化剂研究被引量:9
1998年
运用催化剂设计的集团结构适应理论,给出了丙烷氨氧化反应制丙烯腈的具体反应历程,研制了一系列丙烷氨氧化制丙烯腈的催化剂,并详细考察了催化剂中V,Sb,W,Sn,P,K,Cr。
侯昭胤戴擎镰张勤鑫吴肖群陈甘棠
关键词:丙烷丙烯腈催化剂氨氧化
载体SIAL对丙烷氨氧化催化剂的影响
1998年
详细研究了丙烷氨氧化催化剂载体SIAL的组成及其相对合且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实验发现:载体中Al2O3与SiO2的重量比存在一个最佳值,当Al2O3/SiO2在2.0~2.5时,丙烯腈的收率取得最大值;随着催化剂中载体相对含量的增大,其反应效果得到明显的改观:丙烷的转化率随载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丙烯腈的选择性在载体/活性组分(重量比)在三1.5附近达到最大,此时COx的选择性最小,当该比例在1.5~2.5时丙烯腈的收率达到最大值。
侯昭胤戴擎镰张勤鑫吴肖群陈甘棠
关键词:丙烷丙烯腈催化剂载体SIAL氨氧化
喷射式气-液反应器传质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1990年
为改善鼓泡塔的传质性能,气体和液体以喷射形式进料,这是喷射式气-液反应器的显著特征。本文对这种反应器的传质特性进行了实验测定和计算,着重考察了喷射对全塔传质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内明显地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区域,即喷射区和主体区。而且,喷射区的传质作用十分强烈,其传质系数K_Lα比一般鼓泡塔或搅拌釜高出1~2个数量级。
张奇志吕德伟陈甘棠
关键词:气液反应器鼓泡塔
湍流场中物质微元的形态特征及相应的模型被引量:17
1994年
运用高速显微摄影方法对10 ̄1…10 ̄3um尺度上的微观混和过程进行了实验观察,将物质微元的形态特征归结为片状与条状两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片状结构模型,将微观混和描述为片状微元上的收缩变形与分子扩散。分析表明,由于变形与扩散之间的相互作用,微元上分子扩散区的宽度将趋于某一尺度δ=12λB,从而使微元体积呈指数增长,v~exp(sf).微观混和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可用Damk6hler数Da来表征,模型能够正确模拟这种影响。
李希陈建峰陈甘棠
关键词:湍流流场流体力学
醋酸甲酯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水解动力学被引量:20
1998年
本文用间歇搅拌釜式反应器对醋酸甲酯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水解动力学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出了消除内外扩散影响的水解反应速率数据,归纳出了通用的动力学方程.其过程满足单点吸附机理,受表面反应控制.
王成习钱栋英周金汉陈甘棠
关键词:醋酸甲酯水解离子交换树脂动力学
液固流化床的混合离析模型
1995年
本文从颗粒的微观运动出发,采用随机过程模型描述了定常态下液固流化床内二元颗粒的混合和离析现象。在φ104×1500mm的流化床内,以水为流化介质,对两种不同大小的同种颗粒二元体系在不同流速、不同组成、不同粒径比情形下进行了测定,确定了模型参数关联式,获得了颗粒沿床层的浓度分布关系。将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及文献值作了比较。
钱栋英王樟茂陈甘棠
关键词:液固流化床
微观混和问题的研究——(Ⅲ)物质的细观分布形态与变形规律被引量:11
1990年
本文在总结与评价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物质微元细观分布形态的片状结构假定。同时,将湍流能谱用于运动学分析,给出了微元的变形规律,λ=λ_Kexp[-0.1(ε/v)^(1/2)t]。微观扩散过程的数学分析表明,微观混和区的宽度趋于一定常值δ=10λ_B,而其体积则呈指数规律增长 v~exp[0.1(ε/v)^(1/2)t]。从而可以将微观混和看成是物料的“稀释”过程或微元的体积膨胀过程。
李希陈甘棠戎顺熙
关键词:结构化学
微观混和问题的研究——(Ⅳ)混和区域的划分被引量:4
1990年
本文将宏观混和与微观混和看成是两种不同尺度的体积增长过程,着重考虑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混和中的不同地位。分析表明,在某一特征时间 t_c 之前微观混和占主导地位,而随后则宏观混和起主要作用。于是可将无限尺度上的混和过程划分为三个区域,每一个区域的物料分别处于完全离集、部分离集和最大混和状态。对于有限尺度容器中的混和,则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由整体到局部,另一种由局部到整体。对于化学反应器中的混和,则可根据反应的快慢而进一步分成5种不同的情况。
李希陈甘棠戎顺熙
关键词:结构化学
氯化丁基橡胶的研发与生产
概述卤化丁基橡胶(HIIR)的特性和应用,重点介绍国内自主研发氯化丁基橡胶(CIIR)需关注的技术问题、产品指标以及工艺流程,并对采用国内研发技术生产CIIR的预期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国内研发CIIR产品的技术指标为:氯质...
陈苏陈甘棠
关键词:IIRCIIR氯化丁基橡胶门尼粘度
文献传递
微观混和问题的研究—— (Ⅸ)宏观混和因素对化学反应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
1993年
根据作者提出的理论模型及其计算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宏观混和因素对化学反应过程的影响,考察了竞争串联反应的产物分布随无量纲数 Li、Da 的变化规律,并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宏观混和对化学反应有显著影响,模型能够正确地预测这种影响。
李希陈甘棠
关键词:化学反应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