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球菌
  • 4篇利奈唑胺
  • 4篇疗效
  • 4篇META分析
  • 3篇阳性球菌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万古霉素
  • 3篇慢性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革兰
  • 3篇革兰阳性
  • 3篇革兰阳性球菌
  • 3篇儿童
  • 3篇干扰素
  • 3篇肝炎
  • 2篇蛋白
  • 2篇阳性
  • 2篇阳性慢性乙型...

机构

  • 13篇厦门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3篇陈琪
  • 12篇林志青
  • 8篇黄萍
  • 4篇郭志峰
  • 4篇陈凌
  • 3篇黄延玲
  • 3篇方峰
  • 3篇陈煜
  • 2篇田维敏
  • 1篇田维敏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肺炎治疗效果的荟萃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 采用荟萃分析方法对现已发表的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肺炎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是否优于万古霉素.方法 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Ovi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年限均从建库到2009年2月,并查阅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外文检索词包括linezolid、glycopeptides、vancomycin、pneumonia、gram-positive cocci、saureus、MRSA、enterococcus及streptococci.限定语言为中文或英文,限定对象为"人".中文检索词为相应的主题词.纳入用英文或中文发表的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肺炎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采用Jadad量表及随机分配方案隐藏方法评估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x2检验鉴定研究间的异质性,使用随机效应或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研究;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探讨研究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1425例革兰阳性球菌肺炎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利奈唑胺治疗结束后在临床可评估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优于万古霉素(OR=2.16,95%CI为1.13~4.16,P〈0.05);随访结束后,临床可评估患者(OR=1.11,95%CI为0.81~1.53,P〉0.05)及意向性治疗患者(OR=1.01,95%CI为0.78~1.31,P〉0.05)利奈唑胺的临床治愈率、微生物学总治愈率(OR=1.31,95%CI为0.85~2.04,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率(OR=1.45,95%CI为0.84~2.51,P〉0.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率(OR=1.36,95%CI为0.51~3.61,P〉0.05)、链球菌清除率(OR=4.27,95%CI为0.01~1365.87,P〉0.05)及肠球菌清除率(OR=0.75,95%CI为0.03~17.51,P〉0.05)与万古霉素相同.利条唑胺治疗组与万古霉素治疗组的病死率(OR=0.80,95%CI为0.59~1.07,P〉0.05)及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OR=1.06,95%CI为0.68~1.64,P〉
林志青黄延玲黄萍陈琪
关键词:革兰阳性球菌万古霉素利奈唑胺META分析
利奈唑胺和糖肽类抗生素对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治疗效果的荟萃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对现已发表的利奈唑胺和糖肽类抗生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优于糖肽类抗生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Ovi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网络资源,并查阅所有纳入的参考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纳入用英文或中文发表的、比较利奈唑胺和糖肽类抗生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χ2检验鉴定研究间异质性,使用随机效应或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研究。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探讨试验结果的稳定性。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3 248例革兰阳性球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可评估患者中,利奈唑胺治疗结束后[OR 1.92,95%CI(1.18,3.14),P=0.009]及随访结束后[OR 1.59,95%CI(1.24,2.05),P=0.000 3]的临床治愈率优于糖肽类抗生素;而在意向性分析集患者中,利奈唑胺随访结束后[OR 1.37,95%CI(0.98,1.92),P=0.07]的临床治愈率相当于糖肽类抗生素;在微生物学可评估患者中,其随访结束后的微生物学总治愈率[OR 1.57,95%CI(1.18,2.10),P=0.002]、金葡菌清除率[OR=2.34,95%CI(1.63,3.37),P<0.000 01]、MRSA清除率[OR=2.27,95%CI(1.20,4.31),P=0.01]方面,利奈唑胺亦优于糖肽类抗生素,而在链球菌清除率[OR=1.17,95%CI(0.23,5.97),P=0.85]及肠球菌清除率[OR=6.43,95%CI(0.23,181.82),P=0.28]方面,利奈唑胺与糖肽类抗生素相仿。结论在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中,利奈唑胺疗效优于糖肽类抗生素。
郭志峰林志青黄萍陈琪
关键词:利奈唑胺糖肽类抗生素革兰阳性球菌
α-干扰素联合糖皮质激素序贯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价α-干扰素(alpa interferon,IFN-α)联合糖皮质激素序贯治疗与α-干扰素单独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儿童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PubMed和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并追查所有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检索年限均从建库检索到2006年10月。纳入用英文或中文发表的比较IFN-α联合糖皮质激素序贯治疗与IFN-α单独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儿童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结果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81个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随访9个月至2年后,IFN-α联用糖皮质激素序贯组治疗HBeAg转阴率稍低于IFN-α单独治疗组,HBV-DNA转阴率稍高于IFN-α单独治疗组,HBsAg转阴率稍低于IFN-α单独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稍低于IFN-α单独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稍低于IFN-α单独治疗组,HBsAg血清转换率稍高于IFN-α单独治疗组,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IFN-α联用糖皮质激素序贯治疗与IFN-α单独治疗对比,在HBeAg转阴、HBV-DNA转阴、HBsAg转阴、ALT复常、HBeAg及HBsAg血清转换等方面均无明显的效能。
林志青方峰郭志峰陈琪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Α-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儿童META分析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现已发表的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优于万古霉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Ovi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网络资源,并查阅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Meta分析。纳入用英文或中文发表的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采用Jadad量表及随机分配方案隐藏方法评估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采用2检验鉴定研究间异质性,使用随机效应或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研究。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探讨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656例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可评估患者中,利奈唑胺组治疗结束后[OR 3.78,95%CI(1.18,12.08),P=0.02]及随访结束后[OR 2.15,95%CI(1.46,3.17),P=0.0001]的临床治愈率优于万古霉素组,而在意向性治疗患者中,利奈唑胺组随访结束后[OR 1.37,95%CI(0.98,1.92),P=0.07]的临床治愈率相当于万古霉素;同时,在微生物学可评估患者中,其随访结束后的微生物学总治愈率[OR 2.32,95%CI(1.42,3.79),P=0.0008]、金葡菌清除率[OR=2.73,95%CI(1.82,4.09),P<0.00001]、MRSA清除率[OR=4.00,95%CI(2.31,6.93),P<0.00001]方面,利奈唑胺组亦优于万古霉素组,而在链球菌清除率[OR=1.17,95%CI(0.23,5.97),P=0.85]及肠球菌清除率[OR=6.43,95%CI(0.23,181.82),P=0.28]方面,利奈唑胺相当于万古霉素。结论在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中,利奈唑胺疗效优于或相当于万古霉素。但还需要更严格设计的、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林志青黄延玲黄萍陈琪
关键词:利奈唑胺万古霉素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META分析
川崎病64例临床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0年9月至2006年9月住院治疗的64例川崎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的6项主要表现者28例(43.8%);符合5项主要表现者25例(39.1%);符合4项表现者6例(9.4%);有5例(7.8%)患儿病程中仅有发热,而无川崎病其它主要临床表现;合并冠状动脉病变17例(26.6%)。治愈54例,好转9例,自动出院1例,无1例死亡。除自动出院者外,所有病例均随访3个月至3年,冠脉扩张〈4mm者均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4-7mm者约在6个月恢复正常,其中1例冠脉扩张9mm者仍在随访中。结论:大多数川崎病患者症状较典型,可明确诊断,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较好。不完全性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高,临床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陈琪林志青
关键词:川崎病不完全性川崎病丙种球蛋白
甲型流感危重症致塑型性支气管炎一例被引量:4
2010年
塑型性支气管炎是罕见的儿科急危重症,目前国内未有继发于甲型流感的报道,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近期收治1例重症甲型流感导致的塑型性支气管炎,现报道如下。
陈凌陈琪黄萍
关键词:塑型性支气管炎甲型流感急危重症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自英国Jevons首次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以来,MRSA的感染率大大增加,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目前,糖肽类药物如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仍是治疗MRSA感染患者的唯一选择。尽管大部分分离的致病菌对万古霉素敏感,但1997年日本报道了首例对万古霉素中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林志青黄延玲黄萍陈琪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万古霉素META分析利奈唑胺疗效AUREUS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血栓形成1例分析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肺栓塞的病例资料。结果患儿以呼吸道症状起病,在抗感染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下肢肿痛和左肺呼吸音减低,经检查明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伴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经甲基泼尼松龙、丙种球蛋白抑制炎症反应,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抗凝,阿司匹林抗凝的综合治疗,患儿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结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血栓形成可能与过度炎症反应和内皮损伤有关。临床上对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有抗磷脂抗体阳性和蛋白C浓度降低的患儿,需要警惕合并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应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
陈煜黄萍田维敏陈凌林志青陈琪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栓抗磷脂抗体蛋白C
干扰素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儿童疗效的荟萃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评价IFN-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儿童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PubMed)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KD)从建库至2006年4月所收录的比较IFN-α与非抗病毒药物(安慰剂或空白对照)治疗HBeAg阳性CHB儿童的随机对照试验论文。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采用Jadad量表及随机分配方案隐藏方法评估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采用70检验鉴定研究间异质性,使用随机效应或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研究。采用敏感度分析方法探讨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HBsAg和HBeAg阳性的CHB患儿360例。荟萃(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结束时,IFN-α组HBeAg转阴率高于对照组[22.1%比6.7%,OR 3.56,95%CI(1.74,7.28),P=0.0005],HBV 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33.7%比12.6%,OR3.50,95%CI(2.03,6.06),P〈0.01],HBsAg转阴率高于对照组[6.5%比0.5%,OR7.10,95%CI(1.52,33.12),P=0.01],HBeAg血清转换率高于对照组[17.3%比2.9%,OR5.62,95%CI(1.65,19.18),P=0.00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HBsAg血清转换与对照组相比[2.0%比0,OR3.55,95%CI(0.35,35.93),P=0.283,ALT复常率与对照组相比[24.2%比16.2%,OR1.72,95%CI(0.84,3.52),P=0.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eAg阳性的CHB患儿经IFN-α治疗可达到HBeAg转阴、HBVDNA转阴、HBsAg转阴及HBeAg血清学转换的效应,但未能实现HBsAg血清学转换及ALT复常。受原研究质量和不同研究干预措施差异的影响,IFN-α的治疗效应还需要严格设计的、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林志青方峰郭志峰陈琪
关键词:干扰素Α肝炎慢性儿童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
耐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及治疗被引量:49
2018年
目的分析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治疗方案。方法采集13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咽拭子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3s rRNA编码基因2063/2064 A:G突变情况,依结果分为突变耐药组(耐药组,n=81)和野生型敏感组(敏感组,n=55),分析两组患儿的年龄构成、呼吸道症状、肺外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改变、治疗方式及住院天数。结果耐药组较敏感组发热时间、高热时间延长,有血氧饱和度降低的例数多(P<0.05);耐药组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高于敏感组(P<0.05)。常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敏感组疗效好,而耐药组更多需要加用激素治疗。结论耐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单从某一项临床特征无法鉴别,但发热和高热时间延长、血氧饱和度降低,以及ALT、LDH升高有一定提示作用。对于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阿奇霉素配合激素可能是更佳的治疗模式。
陈煜田维敏陈琪赵红缨黄萍林志青陈凌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