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燕

作品数:133 被引量:498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7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3篇糖尿
  • 83篇糖尿病
  • 42篇病患
  • 41篇糖尿病患者
  • 38篇2型糖尿
  • 38篇2型糖尿病
  • 32篇胰岛
  • 30篇2型糖尿病患...
  • 24篇胰岛素
  • 22篇肾病
  • 22篇糖尿病肾病
  • 21篇格列酮
  • 17篇糖耐量
  • 16篇代谢
  • 15篇血管
  • 15篇排泄
  • 12篇糖尿病大鼠
  • 12篇白蛋白
  • 11篇胰岛Β细胞
  • 9篇蛋白尿

机构

  • 107篇安徽省立医院
  • 29篇安徽医科大学...
  • 1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1篇安徽医学高等...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共安徽省委...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合肥市第二人...
  • 1篇安徽省卫生干...
  • 1篇安徽省医学高...
  • 1篇安徽省阜阳市...

作者

  • 133篇陈燕
  • 108篇叶山东
  • 34篇范爱红
  • 22篇李素梅
  • 22篇陈若平
  • 19篇邢学农
  • 18篇任安
  • 17篇王迎新
  • 16篇杨光伟
  • 14篇徐卓华
  • 14篇李秀财
  • 12篇荆春艳
  • 11篇陈超
  • 11篇邢燕
  • 11篇郑茂
  • 10篇赵俐丽
  • 10篇汤涛
  • 9篇谈敏
  • 9篇陈柯
  • 7篇莫蔚林

传媒

  • 24篇中国临床保健...
  • 14篇中国糖尿病杂...
  • 14篇安徽医科大学...
  • 7篇安徽医学
  • 6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临床荟萃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中国新药杂志
  • 3篇放射免疫学杂...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临床中老年保...
  • 2篇安徽卫生职业...
  • 2篇临床护理杂志
  • 2篇中华糖尿病杂...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医学综述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12篇2010
  • 9篇2009
  • 13篇2008
  • 10篇2007
  • 10篇2006
  • 12篇2005
  • 2篇2004
  • 9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尿5种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尿 5种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0 4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44例正常对照者(C组 )同时进行 2 4h尿Alb、Trf、IgG、RBP、NAG(分别简称UAE、UTE、UIE、URBPE及UNAGE)、尿糖排泄 (UGE)和肌酐清除率 (Ccr)的检测。根据 2 4hUAE分为 3组 :正常白蛋白尿组 (Ⅰ组 ) ;微量白蛋白尿组 (Ⅱ组 )及大量白蛋白尿组(Ⅲ组 )。结果 :(1) 2 0 4例中 ,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发生率为 41 2 %和 7 8% ,与C组相比 ,Ⅱ组Ccr略降低 (P >0 0 5 ) ,Ⅲ组Ccr明显降低 (P <0 0 5 ) ;(2 )UTE在 3组患者中均与UAE呈显著相关 ;UIE在Ⅲ组与UAE明显相关 ;UNAGE在Ⅱ组与UAE明显相关 ;(3)URBPE增高的发生率在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为 11 5 %、42 9%和 75 %。结论
叶山东李素梅陈燕杨静汤涛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微量蛋白
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尿podocalyxin排泄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随尿排泄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STZ 65 mg/kg腹腔注射后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大鼠注射等量枸橼酸缓冲液作为对照组(NC组)。分别于0周、2周、4周和8周监测两组大鼠血糖、尿白蛋白(UALB)及尿沉渣中PCX含量(UPCX)和8周末HbA1c,为消除尿量影响分别用尿肌酐(UCr)校正称为UACR(UALB/UCr)及UPCR(UPCX/UCr)。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各时间点血糖和8周时HbA1c显著增高,P<0.01;(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周时糖尿病大鼠UACR及UPCR即显著增高,并随时间不断增长;(3)糖尿病大鼠UPCR与UACR呈正相关(r=0.86,P<0.01)。结论足细胞损伤参与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发生,尿PCX检测可作为反映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指标之一。
邢燕叶山东陈燕范爱红陈玉米郑南
关键词:白蛋白尿链脲菌素
不同糖耐量人群服糖前与服糖后2小时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06年
研究32例DM,35例IGT,45例NGT伴BMI正常,42例NGT伴BMI≥23,发现空腹血游离脂肪酸升高的次序是DM>IGT>NGT伴BMI升高>NGT伴BMI正常。还发现OGTT2小时FFA水平升高仅见于IGT与DM组,不见于NGT组。
陈燕叶山东莫蔚林徐卓华范爱红
关键词:游离脂肪酸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肥胖
强化治疗对初诊糖尿病炎症因子及胰岛功能等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初诊断的T2DM患者21例,给予3餐前短效胰岛素及夜间睡前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为期2周。结果:1)治疗后,OGTT各点血糖浓度均明显下降,其中空腹血糖(FPB)最明显(<7.00mmol/L),葡萄糖曲线下面积明显下降;2)胰岛素及C-肽曲线下面积明显提高,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下降;早相胰岛素分泌及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改善;3)FFA、C-CRP、TNF-α均明显下降。结论:一天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短期胰岛素的强化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初诊断的T2DM患者血糖,降低游离脂肪酸浓度,有效缓解"糖度性"及"脂毒性",控制慢性炎症样反应,有效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
陈燕李志强叶山东
关键词:胰岛分泌功能炎症因子
糖耐量减退患者血脂的改变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退(IGT)患者血脂成分的改变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8例正常糖耐量(NGT)者和新诊断的55例IG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测定血脂谱。利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量化IR程度。结果:IGT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NGT组(P<0.05及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明显低于NGT组(P<0.001)。IGT患者HOMA-IR显著高于NGT组(P<0.01)。HOMA-IR与TG水平呈正相关(r=0.32,P<0.01),与LDL-C呈正相关(r=0.26,P<0.05)。HOMA-IR与HDL-C负相关(r=-0.27,P<0.05)。结论:新诊断的IGT患者已经存在血脂代谢异常,且与IR密切相关。
张世阳谈敏叶山东陈燕孙召金
关键词:糖耐量减退血脂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自身免疫性抗体对血清胰岛素测定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了解胰岛素自身免疫性抗体(IAA)对血清胰岛素测定的影响。方法 :对29例IAA阳性的1型糖尿病患者去除IAA前后血清胰岛素浓度(用RIA测定)进行比较 ,另选29例IAA阴性的1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IAA阳性的糖尿病患者去除IAA前 ,胰岛素浓度高于IAA阴性组(分别为12.08±2.15、8.31±2.27 ,P<0.01) ;去除IAA后 ,IAA阳性组胰岛素明显下降(8.19±2.80,P<0.01) ,而IAA阴性组则无明显变化(8.24±2.50) ;血清IAA的存在可使血清胰岛素测定值升高4.44 %~72 % ;IAA阳性组去除IAA前后总体数差值的点估计为3.89μIu/ml,其95 %可信区间为3.03~4.75μIu/ml。IAA阳性组去除IAA前后胰岛素浓度的变化大小与IAA强弱呈直线相关。结论 :IAA存在对血清胰岛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有明显干扰 。
陈燕徐卓华蒋文
关键词:胰岛素1型糖尿病
几种常见疾病中血清SOD含量的观察
1996年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自由基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得到肯定。机体内自由基主要是氧自由基(O_2),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则是机体内O_2的清除剂。因此,了解机体内SOD水平的变化对于判断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平衡状态有重要意义。然而关于疾病中血清SOD水平的报道存在分岐,本文将就此内容作一初步探讨。
陈燕蒋文余向东
关键词: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氧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
螺内酯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AI-1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正常糖(NG)、高糖(HG)及HG+不同浓度螺内酯体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以RT-PCR检测PAI-1、醛固酮受体(MR)和保护其配体特异性的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的mRNA表达,采用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PAI-1蛋白的浓度。结果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MR和11β-HSD2 mRNA;高糖刺激系膜细胞后PAI-1mR-NA表达明显升高,培养上清液蛋白浓度增加,加入螺内酯干预后系膜细胞PAI-1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且随螺内酯浓度增大,作用更明显。结论螺内酯可能通过降低高糖对系膜细胞PAI-1表达的刺激作用而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董崇周叶山东徐将陈燕王明丽赵俐丽吴凤珍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螺内酯糖尿病肾病
临床药师优化危重症患者万古霉素给药方案的药学实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万古霉素个体化治疗中药学监护的模式和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协助医师监则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优化万古霉素给药方案.危重症患者初始给予1 g,ivgtt,q12h常规剂量,后经血药浓度监...
周冉陈燕郭澄
关键词:临床药师危重症患者万古霉素给药方案
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和玻璃体瘦素水平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李春霞郑志陈燕陈海冰王敬
关键词:增生性视网膜病变血清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