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明

作品数:29 被引量:419H指数:7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政治法律
  • 4篇社会学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4篇刑事
  • 9篇司法
  • 9篇犯罪
  • 5篇刑法
  • 5篇刑事司法
  • 5篇修复性司法
  • 3篇刑事政策
  • 3篇司法模式
  • 3篇宽严相济
  • 3篇宽严相济刑事...
  • 3篇和谐社会
  • 2篇刑事和解
  • 2篇刑事司法制度
  • 2篇少年犯
  • 2篇少年犯罪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建设
  • 2篇社会控制
  • 2篇社会控制理论
  • 2篇适当性

机构

  • 27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省法学会

作者

  • 27篇陈晓明

传媒

  • 4篇法治研究
  • 3篇法学研究
  • 2篇厦门大学法律...
  • 1篇江淮论坛
  • 1篇法学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青少年犯罪问...
  • 1篇福建政法管理...
  • 1篇福建法学
  • 1篇福建公安高等...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上海政法学院...
  • 1篇中国检察官
  • 1篇中国法学会刑...
  • 1篇中国犯罪学研...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刑事司法制度——论刑事司法双轨制的构建
<正>一、问题的缘起长期以来,建立在报应刑和目的刑基础之上的传统刑事司法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刑事司法的主流,它立足国家本位价值观,以国家追诉犯罪为主线,突出强调国家在打击犯罪和维护国家利益功能
陈晓明
文献传递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刑事司法制度——论刑事司法双轨制的构建
传统刑事司法的弊端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刑事司法问题,并以新的视角去探索和创新刑事司法机制。刑事司法改革应跨越单纯改革刑事诉讼程序的狭隘思路,对刑事司法体制进行重塑,一个在统一的刑事司法体制之下实行传统刑事司法模式与修复性司法...
陈晓明
关键词:和谐社会刑事司法双轨制
文献传递
学校与青少年犯罪防范:以社会控制理论为基础被引量:43
2004年
社会控制理论是犯罪社会学中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最有影响的理论,获得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本文以社会控制理论为基础,以学校为出发点,就如何防范青少年犯罪提出了一些设想。本人希望,通过分析、研究和借鉴社会控制理论,扩大我们当前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理论视野,弥补研究中的缺失。
陈晓明
关键词:社会控制理论青少年犯罪学校管理社会机构法律意识
刑法上比例原则应用之探讨被引量:25
2012年
比例原则是公法领域的根本原则,也是刑法的基本原则。比例原则现今已成为法治国家衡量国家公权力的行使是否正当,对公民基本权损害是否适度的基本依据。比例原则分别从"目的导向"、"手段选择"、"价值取向"上规范刑法目的与刑罚手段之间的关系。比例原则对刑法的运用至关重要,因为它为评判刑法运用的正当与公平提供了一个客观标准,不仅在规范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保护公民基本权更具重要意义。
陈晓明
关键词:比例原则适当性
论修复性司法被引量:78
2006年
与传统刑事司法相比,修复性司法在满足各方当事人需要、吸引社会公众参与、预防和减少犯罪、降低成本、提高成效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也有过度依赖当事人、适合处理的案件有限、社会控制的不当扩大和对弱势群体及当事人权利保护不力等局限。修复性司法在国家在刑事司法中的地位、刑事司法的功能、对正义的理解和犯罪解决机制多元化等方面对我们有重要启示。改革我国刑事司法,应跨越单纯改革刑事诉讼程序的狭隘思路,对刑事司法机制进行重塑,逐步建立统一协调、良性互动、功能互补、程序衔接、彼此支持的双轨制,以更好地解决犯罪问题。
陈晓明
关键词:修复性司法传统刑事司法司法模式
关于“反腐用重典”的理性思考——从刑罚威慑理论谈起
2005年
本文基于刑罚威慑理论,分析了刑罚在我国反腐败斗争中未能充分发挥威慑效果的原因,提出了运用刑罚手段防治腐败的基本思路和一些反腐败措施。发挥刑罚威慑作用的根本在于保证刑罚的确定性,以大幅度提高腐败成本。
陈晓明
关键词:反腐败刑事司法刑罚威慑
环境刑法论纲被引量:7
2015年
环境犯罪将环境利益作为保护的法益,从而与公害犯罪相区别,充分反映了人类对环境价值认识的变迁。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环境刑法突破过去只重视短期利益和人身利益保护的局限,决定了环境刑法的基本目标是保护包括环境利益与人类利益在内的生态环境整体利益,维护人与环境的和谐。环境刑事立法既要有生态的观念,又要有经济和社会观念,要注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刑法不能仅仅是对侵害的被动反应,还应作为危险防范和控制的工具。为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以行为为取向将环境犯罪设定为危险犯类型就成为必要。环境犯罪责任的承担者应是环境危险的制造者。鉴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行为人只有在有人为疏失或者滥用权力而故意地选择承担危险以致可能造成严重损害后果的情况下,才应负刑事责任。
陈晓明
关键词:环境犯罪公害犯罪刑事立法
阶层分化与犯罪态势
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中,社会的转型导致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而社会结构变化的最突出表现就是阶层分化的日益加剧。在此背景下,我国的犯罪形势日趋严峻,犯罪的规模、结构、种类、危害后果、组织程度、罪犯成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
陈晓明
关键词:犯罪阶层分化
文献传递
就情境犯罪预防策略论对盗窃犯罪的预防被引量:12
2001年
情境犯罪预防策略突破了传统的犯罪预防思路,不是从铲除犯罪根源或对罪犯进行法律威慑入手,而是把预防犯罪的着眼点放在改变和利用环境,减少或消除犯罪机会上。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创意,而且在实践中也具有实在的应用价值。
陈晓明
关键词:情境犯罪预防盗窃犯罪
社会控制理论与青少年犯罪防范:以家庭为视角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目前公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青少年犯罪的急剧增加,已使众多犯罪学者投入到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中,一般认为青少年犯罪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考虑到青少年犯罪实际上是一个最初起因于...
陈晓明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社会控制家庭教育社会稳定犯罪防范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