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旭

作品数:34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丹东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7篇玉米
  • 13篇选育
  • 10篇杂交
  • 9篇杂交种
  • 9篇自交
  • 9篇自交系
  • 7篇玉米杂交
  • 7篇玉米杂交种
  • 7篇抗性
  • 6篇玉米自交系
  • 5篇选育及栽培技...
  • 5篇玉米种
  • 5篇育种
  • 5篇栽培
  • 5篇栽培技术
  • 5篇种质
  • 4篇玉米种质
  • 4篇茎腐
  • 4篇茎腐病
  • 4篇抗病

机构

  • 21篇丹东农业科学...
  • 13篇辽宁省丹东农...
  • 7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辽源市农业科...

作者

  • 34篇陈晓旭
  • 22篇岳辉
  • 22篇王作英
  • 17篇陈丽
  • 11篇鲁俊田
  • 8篇左青
  • 6篇佟圣辉
  • 6篇刘日尊
  • 4篇付俊
  • 4篇郑雅楠
  • 4篇杨海龙
  • 4篇王孝杰
  • 4篇陈刚
  • 3篇孙玉军
  • 3篇时俊光
  • 3篇高增贵
  • 3篇景希强
  • 2篇龙玉辉
  • 2篇陈刚
  • 1篇陈迪

传媒

  • 13篇农业科技通讯
  • 5篇辽宁农业科学
  • 3篇种子
  • 3篇中国植保导刊
  • 2篇杂粮作物
  • 1篇新农业
  • 1篇玉米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农业与技术

年份

  • 8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紧凑型玉米自交系D34的选育与评价被引量:9
2011年
紧凑型玉米自交系D34是以丹340自交系的变异株选育而成的旅系。与P群杂交,所配组合大多属晚熟稀植大穗型品种;与Reid、Lan.杂交,所配组合大多属晚熟、中晚熟杂交种。D34自交系用途多样、配合力高、适应性广,是广为应用的优良自交系之一。
陈刚景希强陈丽岳辉佟圣辉时俊光陈晓旭杨海龙付俊孙玉军龙玉辉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
丹东地区设施草莓二斑叶螨防治技术规程
丹东地区设施草莓二斑叶螨的综合防治
陈晓旭王作英王应玲由晓飞杨远杰高越高艳那明慧赵睿杰李岩高伟左青陈丽赵成昊赵慧颖刘晓馨王小芬高宇金晓明马廷东赵月
玉米杂交种丹玉206号的选育被引量:1
2012年
近年来,在辽宁省沿海区域推广种植的玉米品种时有空秆现象和高感玉米粗缩病的现象的发生,同时有的品种倒伏严重,这些都对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有的地块甚至绝收,农民损失严重。丹玉206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W8017为母本、D698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具有高产、质优、多抗和适应性广等特点,尤其是高抗倒伏和高抗玉米粗缩病。
孙玉军岳辉陈晓旭王宝戬韩全宏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玉米粗缩病选育玉米品种空秆现象
辽宁省抗玉米茎腐病骨干自交系的筛选与评价被引量:5
2018年
近年来随着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玉米茎腐病高发、频发,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利用抗源选育抗病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田间接种筛选抗性自交系,为选育抗茎腐病品种提供基础试材。2016-2017年,连续两年通过田间人工接种玉米茎腐病菌混合菌种的方法,对辽宁主栽玉米杂交种的50份亲本自交系进行了玉米茎腐病抗性鉴定与评价,鉴定筛选出高抗茎腐病玉米自交系9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玉米种质对玉米茎腐病的抗性表现存在差异,热带玉米种质对茎腐病的抗病能力强于其他血缘玉米种质。
岳辉陈晓旭王作英陈丽鲁俊田杨海龙付俊
关键词:玉米种质玉米茎腐病
浅析玉米抗病育种被引量:5
2008年
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一直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由于大面积种植单一的杂交种,给病害的大面积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通过抗病育种,选育出具有水平抗性的玉米杂交种具有直接意义。
陈晓旭岳辉陈刚王孝杰佟圣辉王作英陈丽
关键词:玉米生产抗病育种玉米杂交种水平抗性病害选育
耐低磷玉米自交系根系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前对玉米自交系耐低磷能力评价缺乏统一的指标,为探明耐低磷玉米苗期根性状的遗传机制,为耐低磷玉米自交系的筛选及杂交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利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研究了玉米自交系及其杂交和回交世代苗期根系性状的遗传机制。结果表明,总根长受加性-显性-上位多基因控制,在F2世代筛选效率最高,环境对其影响较大;根体积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间存在互作效应,主基因显性效应为负效应,在B2世代筛选效率最高,受环境影响较小;根表面积的遗传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显性效应对根表面积起负向作用,主基因加性效应起正向作用,在F2代筛选效率最高,受环境影响较小。
鲁俊田任丽丽岳辉陈晓旭王作英陈丽丰光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
30年来辽宁省玉米增产因素贡献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对30年来辽宁省玉米生产状况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从品种改良、栽培管理和科学技术等角度深入解析辽宁省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技术特征和增产机理,明确了辽宁省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推动力(增加动力是什么)及限制因素(增加限制因素),为今后辽宁省玉米产量提高和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鲁俊田任丽丽岳辉陈晓旭陈丽王作英
关键词:玉米增产因素
紧凑型玉米自交系D34的选育与评价
紧凑型玉米自交系D34,是以丹340自交系的变异株经多代、大群体精心选育而成。继承和遗传了丹340丰富的种质基础,在植株形态、抗倒性和抗病性等多种性状上均有重大改进。与P群杂交,所配组合多为晚熟、稀植大穗、紧凑型品种。与...
陈刚景希强陈丽岳辉佟圣辉时俊光陈晓旭杨海龙付俊孙玉军龙玉辉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选育
文献传递
斑翅果蝇对寄主果实及其挥发物嗅觉趋性的研究
2023年
斑翅果蝇是一种主要为害软皮水果的害虫,诱捕剂诱捕是防治该害虫的重要手段。为明确斑翅果蝇对寄主果实及其挥发性物质的趋性,进而研发植物源引诱剂,本研究利用四臂嗅觉仪测定了斑翅果蝇成虫对不同种类(葡萄、树莓、杨梅、蓝莓、樱桃和草莓)和不同成熟程度鲜果的趋性,并分析了寄主果实挥发物成分。结果表明:1)斑翅果蝇成虫对过熟鲜果的趋性最强,其次为成熟鲜果和未熟的鲜果;2)成虫对葡萄的趋性最强,其次分别为树莓、杨梅、蓝莓、樱桃和草莓;3)葡萄挥发物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反式-2-己烯醛,樱桃和树莓中为苯甲醇,蓝莓中为乙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高效的斑翅果蝇植物源引诱剂奠定了基础。
陈晓旭王珏晏文峰李斌周倩郑雅楠
关键词:趋性挥发物
玉米杂交种丹科2161的选育被引量:1
2008年
丹东农业科学院以W 9236为母本、丹598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丹科2161",高产、质优、多抗和适应性广,适宜在河北省春播玉米区春播种植。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
岳辉陈晓旭王孝杰陈刚佟圣辉王作英陈丽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选择育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