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彦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学语
  • 1篇语文
  • 1篇语文课
  • 1篇语文课堂
  • 1篇语文课堂教学
  • 1篇张爱玲作品
  • 1篇挣扎
  • 1篇师生
  • 1篇诗风
  • 1篇唐诗
  • 1篇提问
  • 1篇王安忆《长恨...
  • 1篇文化
  • 1篇小学语文
  • 1篇小学语文课
  • 1篇小学语文课堂
  • 1篇小学语文课堂...
  • 1篇李贺诗
  • 1篇灵魂
  • 1篇课堂

机构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陈晓彦
  • 2篇韩冬梅
  • 1篇刘玉群
  • 1篇王媛媛
  • 1篇郑国民
  • 1篇李军晶
  • 1篇吴欣歆

传媒

  • 2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教师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齐齐哈尔师范...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悲痛的灵魂——在《巴黎圣母院》里挣扎的灵魂被引量:2
2007年
巴黎是一个繁华之地,它就像在丑恶中盛开的美丽花朵。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描绘了19世纪的这块腐朽而繁丽的土地。人性的污浊与异化让罗德.福罗洛自囚于黑暗的牢笼,他是教会的牺牲品,也是教会的刽子手。他的养子卡西莫多长相丑陋,但心地单纯,是黑暗中的光,在爱斯美拉达死后,他杀死了一直敬爱的养父,在爱斯美拉达的墓穴中自杀。看着心爱女儿赴死的母亲、不容于这儿的完美化身爱斯美拉达,他们都是悲痛的灵魂,无法抗拒整个城市的走向,死亡在她们身上绽放出圣洁的光……
陈晓彦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
衰兰如泣——浅谈李贺诗中兰的愁苦意象及其他诡谲
2007年
中唐著名诗人李贺以奇峭诡谲的诗风,妙绝瑰异的想像,在诗人辈出的唐朝独树一帜。李贺是主体性很强的诗人,他笔下的景物都流露出他独特的理解与情感。以兰为例,这种自有幽香似德人的花,一直以一种高雅、坚节、淡泊的姿态出现在文人笔下。李贺有二十八首诗提及兰,但并非都表现兰之德,有几首甚至以愁苦的意象出现,这在咏兰史上是一个创新。
陈晓彦李军晶韩冬梅
关键词:唐诗诗风
似有若无间——读王安忆《长恨歌》
2007年
在上海这个孤单的城市,王安忆像当地人一样了解它,又能用外来者的眼光冷眼旁观,她把她的上海浓缩成一个叫王琦瑶的沪上淑媛的几十年,她的生活历程就是一部旧上海的兴衰史,她的活动场景就是一幅旧上海的风情画。通过王琦瑶,看到王安忆眼中孤单的上海。她看得透彻,但不因透彻而冷漠,细腻的笔法,有着似有若无的感情。
陈晓彦韩冬梅
关键词:爱情孤单
从数据角度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被引量:8
2019年
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秀课例为研究对象,从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数量、提问类别、师生占用时间等维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呈现的特征和规律,从中发现影响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以期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有所启示。
郑国民王媛媛吴欣歆陈晓彦刘玉群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埃及《亡灵书》及死亡文化
2007年
“通往冥世的旅途沿着太阳的轨迹,从日落后开始。当阳光渐渐消褪,太阳将世界在自己的身后,把光线带到了看不见的深处;在穿过死亡之国后,它在每天早晨复出,重新充满活力。”—《亡灵书》
陈晓彦
关键词:文化
萧红与张爱玲作品中的悲剧意识比较
2007年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萧红用自己的生命体验来告诉我们,什么是悲剧。她的目光,一直在广大劳动人民身上,对底层人民的书写,是她悲剧意识的根本。张爱玲的目光,同样停留在下层人民身上。但她笔下的主角,不是麻木的、后知后觉的,而是因为过分的目的性带来悲剧。张爱玲永远以智者的眼光冷静客观的评论这些事件,高高在上的俯视芸芸众生。她笔下的悲剧,是小人物威力摆脱作为小人物的苦难,努力奔波,但终究还是沦入命运的车轮中。
陈晓彦
关键词:悲剧意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