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彦

作品数:9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重大先导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驱油
  • 4篇聚合物驱
  • 2篇驱油体系
  • 2篇酰胺
  • 2篇聚合物驱后
  • 2篇均相
  • 2篇非均相
  • 2篇复合驱
  • 2篇丙烯酰胺
  • 2篇采收率
  • 1篇低渗
  • 1篇低渗油藏
  • 1篇性能评价
  • 1篇油藏
  • 1篇油剂
  • 1篇油水
  • 1篇油水分离
  • 1篇油田
  • 1篇油田化学
  • 1篇油田化学剂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9篇陈晓彦
  • 3篇马宝东
  • 3篇王其伟
  • 1篇刘慧卿
  • 1篇郑经堂
  • 1篇庞雪君
  • 1篇祝仰文
  • 1篇曹绪龙
  • 1篇黄光速
  • 1篇窦立霞
  • 1篇张本艳
  • 1篇张书栋
  • 1篇李向良
  • 1篇周国华
  • 1篇林永红
  • 1篇张连壁
  • 1篇杨浩
  • 1篇刘坤
  • 1篇郑静
  • 1篇苏智青

传媒

  • 3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油田化学
  • 2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非均相复合驱封堵调剖性能及矿场试验被引量:20
2014年
针对聚合物驱后油藏提高采收率的需要,在孤岛中一区Ng3开展非均相复合驱实验和矿场试验,描述非均相复合体系的注入产出特征,评价非均相复合驱的封堵调剖性能和驱油效果.实验和矿场试验表明:黏弹性颗粒驱油剂PPG的阻力因数、封堵效率、非均质剖面调整能力强于聚合物的,适合长期驱替应用;非均相复合驱实验提高聚合物驱后采收率13.6%,高于聚驱后二元驱和聚合物加PPG驱二者之和;矿场动态特征不同于聚合物驱和二元驱,纵向吸水剖面发生交替变化,见效井综合含水率呈台阶式直线下降,具有交替封堵、转向式驱替各小层剩余油的特点;增油倍数和综合含水率下降幅度高于同期聚合物驱和二元驱的,可成为聚合物驱后油藏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方法.
张莉刘慧卿陈晓彦
关键词: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矿场试验
预交联共聚物驱油剂高温高盐环境下长期耐老化机理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由AM、DMAM及一种支化单体合成了在水中可形成非均相溶液的预交联共聚物,以相同条件下合成的AM均聚物为对比剂,考察了该共聚物作为驱油剂在温度85℃、盐度30 g/L水溶液中老化3个月后流变性能变化。1 g均聚物和共聚物在100 mL盐水中的溶液,老化前表观黏度分别为1.013和0.604 Pa.s,老化后分别为0.576和1.830 Pa.s;老化后的均聚物和共聚物水解度分别由15.3%和13.2%增至49.7%和42.6%;70℃下在测试频率范围内,老化前后共聚物的G′和G″均高于均聚物,老化后共聚物G′和G″曲线相交点频率增大,即共聚物溶液的弹性大于均聚物;70℃下在测试剪切速率范围内,老化后共聚物溶液的黏度降幅明显小于均聚物,黏度保留率基本上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增大。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并结合核磁共振图谱,认为该共聚物的耐老化机理,一是聚合物分子线团的适度交联,二是DMAM单元阻止相邻酰胺基催化水解作用。推荐该共聚物用作高温高盐环境的驱油剂。
姜祖明苏智青黄光速郑静崔小红刘坤陈晓彦
关键词:丙烯酰胺共聚物预交联流变性能驱油聚合物
聚合物驱新型污水处理剂的研制和应用被引量:24
2005年
针对化学驱油技术应用过程中各类油田助剂的广泛使用,油田采出污水处理难度逐渐加大,污水水质逐年变差的特点,研制了适用于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液处理的新型污水处理剂SCI-1。室内研究显示,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金属离子、矿化度以及悬浮物和原油等因素对聚合物溶液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降粘作用。通过分子改性技术,SCL-1药剂克服了聚合物驱采出污水处理中污水粘度高、乳化程度深、油水分离阻力大等技术难点。注聚合物区现场试验结果显示,污水处理剂SCL-1具有显著的综合处理能力,在油田注聚合物区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马宝东陈晓彦张本艳杨浩
关键词:污水处理油水分离破乳聚合物驱采出液
泡沫复合驱聚合物溶液黏度损失原因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胜利油田埕东泡沫复合驱先导试验中,交替注入加发泡剂的聚合物溶液和99.5%的氮气,井口黏度损失十分严重,现场检查发现注聚管道内壁腐蚀严重。实验考察了多种因素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所用聚合物溶液由5g/L的清水母液稀释而成,黏度在70℃下测定,结果如下。生锈钢片确能使聚合物清水溶液黏度迅速降低。清水稀释溶液黏度高且在1小时内稳定,曝氧污水稀释的溶液黏度较低(~60%)但很稳定,隔氧污水稀释的溶液黏度极低且迅速失黏;引起黏度损失的因素是污水中COD物质。随溶解氧浓度增大,清水和污水稀释溶液的黏度均迅速下降。污水稀释溶液加Fe^2+ 1小时后的黏度,随Fe^2+加量增大(0~30mg/L)而迅速减小,加0.5mg/L Fe2^2+后溶液度不断降低,30天后失去黏度;加Fe^3+ 1小时后黏度略有下降,但加0.5rng/L Fe^3+后溶液黏度仍逐渐降低,30天后降至~5mPa·s,其原因是Fe^3+可与HPAM的酰胺基反应而生成Fe^2+,Fe^2+使聚合物分子链降解。研制了由氧化剂和自由剂终止剂组成的水质稳定剂DW-1,加入100mg/L DW-1可使聚合物污水溶液基本上保持其黏度。图3表3参10。
王其伟郑经堂杨军马宝东窦立霞祝仰文陈晓彦庞雪君
关键词:铁离子
聚硅纳米材料增注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聚硅纳米材料用于低渗油藏增注是油田开发中的一项前沿技术,本研究分析了聚硅纳米材料的增注机理,室内考察了多批聚硅纳米材料的增注效果,并研究了影响聚硅纳米材料润湿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聚硅纳米材料对提高岩心渗透率具有明显效果,首批样品提高水相渗透率达25%~66%;聚硅纳米材料能有效改变岩心的润湿性,使其从亲水变为亲油,从而降低水相流动阻力,起到降压增注作用;聚硅纳米材料适宜注入量为3.0PV,建议现场关井时间大于40h;聚硅纳米材料处理后转注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可进一步改善地层渗流能力,其渗透率提高幅度为11%。
陈晓彦
关键词:低渗油藏
非均相驱油剂应用方法研究被引量:30
2009年
目前,对于胜利油田聚合物驱后油藏和三、四类苛刻油藏的开发尚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针对此类油藏特点,提出了研发新型化学剂及驱油体系的设计思路。研制了耐温抗盐、扩大波及能力强的新型非均相驱油剂——PPG,通过产品结构设计及性能评价试验,优选出性能优良的PPG产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PPG—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多元复合驱油体系的设计路线,考察了PPG与聚合物、表面活性剂间的相互作用及增效规律,通过物模实验对比了不同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具有很强的扩大波及能力和洗油能力,可有效开发低渗透区域,进入聚合物波及不到的剩余油富集区域,使采收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陈晓彦
关键词:PPG驱油体系
国内外聚合物驱水质研究概述被引量:33
2002年
介绍了国内外由于水质因素对聚合物溶液粘度影响的研究情况 ,重点对其溶解氧、矿化度、pH值和化学剂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 ,结果表明 ,这些因素都一定程度的影响着驱油用聚合物溶液粘度的稳定性 。
王其伟陈晓彦马宝东林永红张书栋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水质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驱替特征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针对聚合物驱后油藏缺乏有效提高采收率接替技术的问题,研发了新型非均相聚合物驱油剂PPG产品。通过长岩芯驱替实验考察了PPG产品的运移能力;利用微观物理模型对比了聚合物驱后油藏条件下二元驱与PPG驱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再用PPG驱波及能力最强,聚合物驱后再用二元驱的洗油效率高。将两种体系叠加,配制PPG与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形成的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在聚合物驱后再用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驱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达10%以上。
陈晓彦
关键词:聚合物驱后
DP-4型泡沫剂的研制及其性能评价被引量:8
2003年
在筛选发泡性能好、稳定性强的AK系列活性剂和稳泡能力强的TY - 10的基础上 ,采用复配增效原理 ,研制成DP - 4型泡沫剂。驱油试验时 ,对其发泡能力、稳定性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及耐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DP- 4型泡沫剂的泡沫性能良好 ,可提高采收率 18%。
陈晓彦王其伟曹绪龙李向良周国华张连壁
关键词:性能评价半衰期采收率油田化学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