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新国

作品数:146 被引量:28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建筑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9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5篇肝移植
  • 43篇术后
  • 31篇移植术
  • 29篇肝移植术
  • 25篇移植术后
  • 25篇肝移植术后
  • 22篇静脉
  • 21篇肝癌
  • 16篇细胞
  • 16篇活体
  • 15篇供肝
  • 13篇手术
  • 13篇并发
  • 13篇并发症
  • 11篇肝炎
  • 10篇血管
  • 9篇血型
  • 9篇血型不合
  • 9篇乙型
  • 8篇血栓

机构

  • 124篇武警总医院
  • 20篇中国人民武装...
  • 13篇天津市第一中...
  • 3篇北京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武警医学院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武警陕西总队...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陕西省肿瘤医...

作者

  • 146篇陈新国
  • 107篇沈中阳
  • 58篇臧运金
  • 40篇李威
  • 34篇吴凤东
  • 31篇任秀昀
  • 25篇张庆
  • 24篇陈虹
  • 24篇朱晓丹
  • 23篇邹卫龙
  • 23篇刘煜
  • 19篇牛玉坚
  • 18篇关兆杰
  • 18篇岳扬
  • 11篇范铁艳
  • 11篇王旭
  • 10篇王毅
  • 10篇李俊
  • 9篇徐光勋
  • 9篇朱雄伟

传媒

  • 26篇武警医学
  • 1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0篇中华肝胆外科...
  • 10篇中国现代普通...
  • 6篇中华肝脏病杂...
  • 6篇实用器官移植...
  • 5篇2013中国...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第五届全军器...
  • 3篇2012中国...
  • 3篇2014中国...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国现代手术...
  • 2篇癌症进展
  • 2篇中国急救复苏...
  • 2篇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19篇2015
  • 9篇2014
  • 11篇2013
  • 8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18篇2008
  • 10篇2007
  • 9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的诊断分析及治疗原则被引量:4
2015年
肝功能异常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表现,绝大多数移植术后不良事件都可导致肝功能异常,可以出现在术后的任何阶段。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通常可随其基础疾病的有效治疗而逆转,患者和移植肝能够长期存活;但少数情况下基础病变进行性发展,肝功能持续恶化,最终不得不再次进行肝移植。与非移植人群相比,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有其特殊性:1肝功能异常的基础病因涵盖更为广泛,热、冷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急。
陈虹李俊王旭范铁艳张庆陈新国沈中阳
关键词:术后肝功能基础病因移植肝胆道并发症慢性排斥反应基础病变
冰冻切片在甲状腺癌术中误诊20例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武金虎李华陈新国刘建军张新国
关键词:冰冻切片甲状腺癌误诊
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26例肝移植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肝移植术后早期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及临床处理经验。结果 797例肝移植病人发生术后上消化道出血者26例(3.2%),其中15例(57.7%)为消化性溃疡;3例(11.5%)为急性胃十二指肠炎;3例(11.5%)为门静脉高压性胃病;3例(11.5%)为胆道出血;1例(3.8%)为胆肠吻合口出血;1例(3.8%)为不明原因出血。治疗方案:内科保守治疗4例(15.4%);内镜下治疗18例(69.2%);血管造影行肝动脉栓塞者3例(11.5%);手术探查者1例(3.8%)。术后随访3~91个月(平均38个月),其中2例经积极的止血治疗无效后死于消化道出血,1例死于肝移植围手术期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全身多发继发性恶性肿瘤。其他21例经过内科保守治疗、内镜下止血、肝动脉栓塞、手术探查止血等治疗措施后出血停止,并长期存活。结论肝移植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主要为消化道溃疡、急性胃肠黏膜病变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等,应积极寻找病因并正确选择处理措施。
李自强邹卫龙陈新国朱雄伟张勇
关键词:肝移植上消化道出血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
2002年
陈新国张新国
关键词: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
肝移植术后患者的个体化健康管理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价个体化健康管理方式对肝移植术后患者长期存活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中心随访调查的肝移植术后患者共374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符合伦理规定及要求。将3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健康管理实验组和常用药物治疗对照组,实验组在随访过程中采用个体化健康管理方式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4%比52.2%,χ2=8.326,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管理方式能更好地提高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王颖赵文陈新国毛莎
关键词:肝移植随访
一例三次原位肝移植术后七年再次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四年个性化随访教育策略
目的 通过随诊一例三次肝移植一次肾移植的患者,探讨个性化随访教育的策略;方法 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及自我管理方面的体验,制订有针对性的随访教育计划和内容,有效干预术后各阶段自我管理方式,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和...
王颖陈新国
肝脏移植中Ⅳ级门静脉机化血栓病人的门静脉重建
2008年
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武警总医院肝脏移植研究所完成肝脏移植手术359例,其中7例病人门静脉、近端和远端肠系膜上静脉均完全被机化血栓阻塞(按文献分级为Ⅳ级),术中采用供肝门静脉与受体曲张的内脏静脉吻合门静脉重建,术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陈新国吴凤东任秀昀臧运金沈中阳
关键词:门静脉重建肝脏移植血栓病肠系膜上静脉脏移植手术静脉吻合
肝移植后急性造血功能停滞4例报告与文献复习
2006年
目的报告4例异体原位肝移植后发生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和复习相关文献。方法临床病例报告与文献综述。结果肝移植后合并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是临床罕见的血液系统严重并发症,与肝移植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关。治疗原则为祛除病因,环境保护,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造血,预防出血等。结论肝移植后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如及时诊断,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李威牛玉坚郝钦芳藏运金陈新国刘煜朱晓丹关兆杰韦中余李昕权
关键词: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非HBV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新发HBV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总结分析非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新发HBV感染的临床规律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3年12月376例非HBV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患者中13例新发HB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76例非HBV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13例患者新发HBV感染,新发HBV感染率为3.46%.13例中,男性5例,女性8例.随访时间为14.7 ~ 128.7个月,HBV新发感染离手术时间平均为19.06个月.原发疾病分别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5例,酒精性肝病3例,药物性肝损害2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先天性胆道闭锁及先天性肝纤维化各1例.所有新发HBV感染患者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11例HBV DNA阳性,2例HBV DNA阴性.6例肝功能异常,7例肝功能正常.所有患者经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生存至今;6例患者HBsAg转阴,7例HBsAg仍阳性,其中HBsAg、HBeAg、抗-HBc阳性6例,HBsAg、抗-HBe、抗-HBc阳性1例,1例患者HBV DNA仍阳性,6例HBV DNA阴性;所有患者肝功能均正常. 结论 非HBV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患者是新发HBV感染的高危人群,以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率最高,推测可能与该类患者移植术后长期使用激素有关.肝移植术后新发HBV感染者只要能早发现、早治疗,其预后良好.
章拔翠陈虹沈中阳王旭范铁艳李俊张庆陈新国李莉李君牛玉坚
关键词:肝移植肝疾病
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和防治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盗血综合征(SASS)的诊断标准、预防规范、治疗手段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武警总医院收治的全部1 385例肝硬化肝移植患者中,有318例(23.0%)为术前脾脏增大且脾动脉(SA)口径肝总动脉(CHA)口径比值≥1.5的SASS高风险患者.术中针对多普勒超声(DUS)肝动脉血流迟缓(<30 cm/s)甚或没有血流对患者采用预防性脾动脉环阻(干预组,127例,39.9%),与其余191例(对照组)比较,观察其预防SASS效果及安全性.对发生SASS的患者根据发生时机和程度分别采取脾动脉栓塞(SAE)、脾动脉结扎(SAL)、脾脏切除(SPT)、肝动脉与腹主动脉重建(HTA)或再次肝移植手术(re-OLT).结果 干预组患者预防性脾动脉环阻后CHA血流量[环阻前(19.3±5.5) cm/s、环阻后(45.9 ±9.1)cm/s,P<0.05]立即改善,阻力指数(RI)全部恢复到正常水平(0.5 ~0.8),无SASS发生、也未观察到其他动脉或胆道相关并发症.对照组发现SASS 17例(8.9%):5例急诊实施脾动脉栓塞CHA血流立即改善;12例患者(含11例继发肝动脉血栓形成)分别HTA(4例)、SAL(3例)、SPT(5例);其中3例接受再次肝移植;2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SASS是肝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高风险患者预防性脾动脉环阻具有可靠的疗效和安全性,及时诊断移植物早期SASS并实施脾动脉栓塞是有效的补救措施.
邹卫龙张薇任秀昀曾镕陈新国沈中阳
关键词:脾动脉盗血综合征肝移植血管并发症肝动脉低灌注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