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慧

作品数:36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2篇生物学
  • 12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核苷酸
  • 7篇基因
  • 7篇汉族
  • 6篇寡核苷酸
  • 6篇寡核苷酸芯片
  • 5篇遗传多态性
  • 5篇基因座
  • 5篇汉族人
  • 5篇汉族人群
  • 5篇法医
  • 4篇多态
  • 4篇亲子鉴定
  • 4篇杆菌
  • 3篇短串联重复
  • 3篇短串联重复序...
  • 3篇遗传多态
  • 3篇遗传多态性调...
  • 3篇DNA分型
  • 3篇HLA-A
  • 2篇等位

机构

  • 36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清华大学
  • 6篇生物芯片北京...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黄梅县公安局

作者

  • 36篇陈慧
  • 15篇杨庆恩
  • 12篇杨荣芝
  • 11篇余纯应
  • 8篇杨渝珍
  • 6篇高华方
  • 6篇马雪梅
  • 6篇黄代新
  • 5篇梅焜
  • 4篇宋海燕
  • 4篇韩玲
  • 3篇曾艳
  • 2篇黄巍
  • 2篇钱水
  • 1篇徐春芳
  • 1篇梅琨
  • 1篇崔永华
  • 1篇刘智胜
  • 1篇魏柏
  • 1篇孙丹

传媒

  • 6篇中国法医学杂...
  • 2篇医学与社会
  • 2篇法医学杂志
  • 2篇刑事技术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湖北省暨武汉...
  • 1篇法律与医学杂...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湖北省暨武汉...
  • 1篇全国第七次法...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5
  • 5篇2004
  • 10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汉汉族4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调查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调查汉族人群DYS19、GATA A10、GATA A7 2和DYS4 5 8Y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方法 利用PCR和PAGE技术对 16 0例无关男性血样进行 4个Y STR基因座分型。结果  4个Y STR基因座群体调查分别发现 5、5、6和 9个等位基因 ,基因座GD值分别为 0 6 36 5、0 6 996、0 6 377和 0 82 39。共检出 10 7种单倍型、单倍型GD值为 0 986 7。结论  4个Y STR基因座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 。
杨荣芝钱水黄代新陈慧余纯应杨庆恩
关键词:遗传多态性汉族法利亲子鉴定
基于PCR衍生技术和寡核苷酸芯片的SNPs检测方法的改良
[目的]本课题从PCR衍生技术和寡核苷酸芯片技术两条途径入手,克服传统方法的缺点和不足,为SNPs的检测提供新的方法。对传统的检测点突变的3’末端引物错配法(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
陈慧黄巍杨渝珍
文献传递
样品制备与扩增条件对寡核苷酸芯片杂交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以HLA A小阵列检测芯片为平台 ,确定HLA A寡核苷酸芯片检测中最优化实验条件。方法 观察了样品制备方法 (传统酚 氯仿法、白细胞裂解液法、Fe2 O3 纳米磁珠 )、不对称PCR制备ssDNA的参数、PCR产物纯化方法对杂交结果的影响。结果  3种不同的基因组提取方法均获得良好的特异性PCR扩增结果 ,纳米磁珠应用于样品提取和PCR扩增获得成功 ,实验条件需进一步完善 ;在不对称PCR最佳实验条件为反向引物与正向引物浓度比 2 5∶1,正向引物浓度为 0 0 4 μmol/L ,PCR灵敏度可达ng (纳克 )模板DNA ,Qiagen纯化试剂盒效果略强于其它两种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本研究初步探讨HLA A生物芯片样品制备条件 ,并取得理想结果 ,为寡核苷酸生物芯片的实际操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陈慧高华方马雪梅杨渝珍
关键词:寡核苷酸芯片PCR产物异丙醇
610例亲子鉴定回顾性分析——探讨亲子鉴定与社会家庭问题的微妙关系被引量:1
2000年
对 1994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6 10例亲子鉴定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案例的数量、来源、鉴定事由、被鉴定人职业、年龄鉴定结论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案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1998年 142例 ,比 1997年上升6 7.0 6 % ,1999年 185例 ,上升 39.6 %。案件来源以自诉为主 ,占 6 7.7%。被鉴定人男性平均年龄 36 .6岁 ,女性为 30 .8岁 ,孩子为 4.6岁。鉴定事由中 ,怀疑婚外性关系为主 ,占 48.6 9%。 6 10例中认定亲生关系 5 39例 ,占71.97% ,排除亲生关系占 2 8.0 3%。亲子关系排除率最低的是怀疑婚外恋 ,占 9.43% ,排除率最高为超计划生育 ,占 92 .5 4%。
杨荣芝杨庆恩余纯应陈慧
关键词:亲子鉴定DNA分型
应用PCR-RFLP调查武汉汉族人群PGM1基因型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PCR RFLP技术调查武汉地区汉族人群PGM 1基因型。方法应用PCR RFLP技术检测PGM 1基因型 ,调查 3 0 0例汉族无关个体。扩增PGM 1基因外显子 4和 8中的靶片段 ,并分别经过Bg1Ⅱ和NlaⅢ限制酶消化。酶切片段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结果PGM 1 RFLP技术可分出 9种基因型 ,在汉族人群 ,PGM 1 RFLP系统的个体识别能力为 0 745 0。与传统的PAGE酶型检测比较 ,本法不能区分 1+ 2 -和 1-2 +型 ,不能检测出PGM 1稀有基因 ,但克服了IEF无法分析微量、陈旧材料的缺点 ,对保存 2 5年陈旧血痕及 0 1ng模板DNA均能成功分型。 结论PGM 1
宋海燕杨庆恩陈慧杨荣芝
关键词:PGM1PCR-RFLP基因型等电聚焦
武汉汉族人群D14S608、D16S3253、D21S1437基因座多态性
2002年
杨荣芝宋海燕余纯应梅焜陈慧杨庆恩
关键词:汉族人群STR基因座PCRPAGE法医
样品制备对HLA-A寡核苷酸芯片杂交结果影响的研究
陈慧高华方马雪梅杨渝珍
以GFP为报告基因探讨外源基因在野生型地衣芽孢杆菌20386中表达的可行性
目的:考察野生型地衣芽抱杆菌20386表达外源基因的可能性和表达能力。为利用生物活性基因在该菌株中的表达以开发新一带基因修饰微生态制剂作出有益的探索.方法:利用大肠杆菌一枯草芽抱杆菌穿梭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DHSQ中构建含...
朱科陈慧韩玲杨渝珍
文献传递
阿立哌唑在8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建立阿立哌唑(aripiprazole,ARI)在8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群体中的药动学模型,评价和优化给药方案。方法:采用二维液相串联质谱法检测197例8~18岁儿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口服ARI后体内原形药物ARI和主要活性代谢产物脱氢阿立哌唑(dehydroaripiprazole,DARI)的药物浓度数据,收集相关临床资料,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建模法建立群体药动学(PPK)模型。基于最终模型参数,模拟和评价不同特征患者的ARI最佳给药方案。结果:最终模型显示体质量和联合使用丙戊酸镁是影响患者ARI清除率的显著性因素。当未联用丙戊酸镁时,30~50 kg患者给予ARI 10 mg,qd或5 mg,bid方案,51~70 kg患者给予ARI 12.5 mg,qd或5 mg,bid方案,71~110 kg患者给予ARI 15 mg,qd或7.5 mg,bid方案时;当联用丙戊酸镁时,30~50 kg患者给予ARI 12.5 mg,qd或5 mg,bid方案,51~70 kg患者给予ARI 15 mg,qd或7.5 mg,bid方案,71~110 kg患者给予ARI 17.5 mg,qd或7.5 mg,bid方案时;ARI或ARI+DARI稳态谷浓度高于目标范围下限的概率大于85%,高于目标范围上限的概率不超过10%,可保证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优化方案。结论:该研究建立了一个可同时预测ARI及其代谢物DARI浓度的联合药动学模型,根据模型制定了不同体质量和联合用药分层患者的ARI优化给药方案,为临床药物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辛莹莹汪洋陈慧张悦高柳柳李思婵王俊庹亚莉曹鹏孙丹付永莉刘智胜
关键词:阿立哌唑群体药动学儿童青少年
药代动力学指导治疗重型血友病A急性关节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在药代动力学(PK)指导下的治疗方案对重型血友病A急性关节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因1~2个关节发生急性出血而入院治疗的重型血友病A患者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20名。A组以输注凝血因子Ⅷ后个体化测定的PK参数为依据计算用药剂量及频率;B组以公斤体重为依据计算用药剂量及频率。在用药前、用药后3 d及7 d,对2组患者在关节肿痛程度、关节出血及血肿吸收(B超测定关节积液等级)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 d时,A组患者的疼痛缓解优于B组(P<0.05);治疗7 d时,患者血肿吸收程度优于B组(P<0.05)。结论:对于重型血友病A急性关节出血患者,以药代动力学为指导的个体化方案的疗效优于以公斤体重为基础的经验性方案。
曾艳韩红陈慧蔡文严毅进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血友病A关节出血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