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彬

作品数:6 被引量:7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植物
  • 1篇信息时代
  • 1篇亚高山
  • 1篇亚高山森林
  • 1篇叶形
  • 1篇真菌
  • 1篇植物多样性
  • 1篇植物学
  • 1篇生态系统
  • 1篇栓皮栎
  • 1篇丝状真菌
  • 1篇碳化合物
  • 1篇特征提取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处理
  • 1篇图像识别
  • 1篇侵染
  • 1篇侵染率
  • 1篇自动识别
  • 1篇自动识别系统

机构

  • 6篇南京大学

作者

  • 6篇田兴军
  • 6篇陈彬
  • 4篇朱静
  • 3篇宋福强
  • 3篇杨昌林
  • 2篇高巾帼
  • 2篇郝杰杰
  • 1篇何兴兵
  • 1篇庞延军
  • 1篇张立新
  • 1篇吕劲紫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植物分类学报
  • 1篇第五届全国生...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川西亚高山带森林生态系统外生菌根的形成被引量:16
2006年
利用样方法于2003年8月对四川西部亚高山带分布的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云杉(Picea asperata)、红桦(Betula albo-sinemb)、山杨(eopulus davidiana)、铁杉(Tsuga chinensis)、华山松(Pinus armandi)、落叶松(Larix japonica)和冷杉(Abies faxoniana)8个主要森林类型的外生菌根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所有调查的森林类型均被外生菌根真菌所侵染,不同森林类型的宿主植物外生菌根的侵染强度不同。同种森林类型由于受海拔高度、坡度、林龄等条件的影响,植物的菌根侵染率、侵染强度指数以及细根生物量都发生相应的改变。高山栎林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土壤上层(0-20cm)菌根侵染率增高、下层(20-40cm)菌根侵染强度指数增大,土壤上下层有效磷浓度都明显减少;坡度小的云杉林型内上下两层细根生物量、菌根侵染率都高于坡度大的云杉林,但是菌根侵染强度指数却较低;相同立地条件下,云杉林型在种群建立(幼林龄)和衰退(成过熟林)时菌根侵染率和侵染强度指数都显著高于种群相对稳定(中林龄)时期,在养分较为肥沃的土壤环境中,菌根侵染率、侵染强度指数与营养因子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山杨、落叶松、冷杉和红桦林型土壤上层菌根侵染率都超过了65%;华山松林型由于坡度最大(50°),其土壤上层菌根侵染强度指数也最大(55.78%);铁杉林型菌根形成状况最差,但细根生物量最大。亚高山带森林类型中的上层植物细根生物量都显著高于下层,表明植物的营养主要由上层根系所输送。
宋福强田兴军杨昌林何兴兵陈彬朱静郝杰杰
关键词:亚高山森林外生菌根菌根侵染率细根生物量
栓皮栎林下主要丝状真菌的分解能力被引量:15
2005年
利用纯培养试验方法 ,研究了栓皮栎林下凋落物中可培养的 10种主要丝状真菌对群落建群种栓皮栎 (Quercus variabilis)和林下主要伴生树种山胡椒 (L indera glauca)叶片的分解能力。结果表明 :在 10种真菌的作用下 ,9周时间内 ,栓皮栎叶片的平均失重率是山胡椒叶片的 2倍 ;两种叶片前期 (前 5周 )失重率均显著高于后期 (后 4周 )。分析结果显示叶片失重率与叶片初始木质素 /氮素、碳素 /氮素的比值成反比。根据每个菌株对每种叶片在前期和后期的重量失重率 (W)、木质素失重率 / W和木质素失重率 /全碳化合物失重率的值的相互关系 ,分解菌可以分为如下类型 :Trichoderma sp.1和 Cladosporium berbarum是对全碳化合物有一定利用能力的分解菌 ;Trichoderma sp.2、 Aspergillus fumigatus、Alternaria sp.、Penicillium sp.2对木质素、全碳化合物都有分解能力但偏向全碳化合物的分解 ,是分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真菌 ;Chaetomium bostrychodes、Pestalotia sp.对木质素、全碳化合物都有分解能力并偏向木质素的分解 ,但分解能力较弱 ;Aspergillus niger、Penicillium sp.1只在试验分解前期内对木质素、全碳化合物都有一定的分解能力。不同真菌对叶片的分解能力不同 。
宋福强田兴军郝杰杰陈彬
关键词:真菌落叶木质素
植物学信息时代的来临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大容量记忆装置,国际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以及数码技术产品的市场化,植物学信息时代已经来临。这是一场革命,她将植物学推向新的时代。植物学信息化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植物多样性的数字化;(2)数据...
田兴军陈彬高巾国张立新庞延军杨昌林朱静
文献传递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概述了DNA分子标记在植物系统学中的应用,介绍了其技术手段、对象基因的选择以及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技术手段有DNA分子标记(RFLP,PCR-RFLP,RAPD,SSR,ISSR,AFLP,SS(P等)以及对D...
高巾帼田兴军陈彬朱静杨昌林李重琦宋福强
关键词:DNA分子标记植物多样性
文献传递
江苏唐松草属(毛茛科)一新变种——珠芽华东唐松草
2005年
记载了中国江苏宝华山唐松草属一新变种——珠芽华东唐松草Thalictrum fortunei S. Moore var. bulbiliferum B. Chen & X. J. Tian。该变种在花谢之后在大部分叶腋处形成一枚直径3-10 mm的珠芽,明显区别于原变种。
陈彬田兴军高巾帼
关键词:毛茛科变种
植物叶形的计算机识别系统被引量:48
2005年
植物叶形是识别植物的重要和常用形态特征,建立计算机自动识别系统对于认识和正确识别植物十分重要。本文论述了植物叶形图像识别系统设计中的图像处理、特征提取及分类识别等问题。本系统采用VisualBasic.Net编程工具设计,在Windows2000/XP平台上通过叶片图像的输入、变换、平滑和分割等识别过程,实现了叶片图像的形状和叶缘特征的结果输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识别植物的叶形,对14种植物337份叶片样本的叶形测试准确率达93.2%。为植物识别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朱静田兴军陈彬吕劲紫
关键词:图像处理特征提取图像识别叶形WINDOWS自动识别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