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华
- 作品数:30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丧葬习俗与戏曲文化传播被引量:3
- 2012年
- 娱尸的表现形式为丧葬作乐,但并非一切丧葬作乐都是娱尸;娱尸一词出现在明代,但娱尸现象古已有之,其主要源头为古楚地的歌舞娱神乐鬼之俗;明人称娱尸不仅指称南方少数民族这种习俗,也包括当时颇为风行的佛教葬仪;娱尸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其内容由最初仪式性的歌舞不断发展为专业性的演剧。丧葬演剧的演出时间有停丧演剧、出殡演剧、逢七演剧与中元演剧数种,其演出内容既包括通常所言的法事戏、目连戏等带有强烈仪式色彩的剧目,士大夫与富豪阶层往往以具有慎终追远、表达哀思的文人剧作行祭。
- 陈建华
- 关键词:演剧文化传播
- 失实与泥实:古典文学研究的两个常见误区——以苏力的《窦娥的悲剧》为例被引量:1
- 2009年
- 苏力教授的《窦娥的悲剧——传统司法中的证据问题》一文存在着两处明显的硬伤:一是不明白版本变迁,错把后人改动的剧本当作关汉卿所作,造成了失实;二是由于不能正确把握元杂剧的艺术特质,对关目情节进行了过度的文本细读,以至于过分泥实,混淆了文学作品与史料的界限。
- 陈建华
- 关键词:失实
- 从“净台”之俗看郭郎的角色演变
- 2009年
- 唐代歌舞的郭郎为俳儿之首,到宋杂剧的艳段、宋金院本中的冲撞引首,再到元杂剧的冲末、南戏的副末开场,其中有一条线索贯穿,即他们都具有静场与净场的职司功能。傀儡郭郎演变为戏曲的开场副末,而不是丑。
- 陈建华
- 复仇原则与伦理正义——元杂剧《蝴蝶梦》法律意蕴探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社会正义是公案剧永恒的主题。《蝴蝶梦》展示了寻求正义所采取的最极端的形式——私人复仇,复仇之后又诉诸于官府。而官府的判案具有强烈的喜剧色彩,它集中了表现了礼大于法的集体观念。《蝴蝶梦》也因此成为典型的道德裁判剧。
- 陈建华欧阳柏霖
- 关键词:复仇正义
- 啰哩嗹:作为戏神咒的渊源及其意义扩散
- 2014年
- 梵语四流音“鲁、流、卢、楼”本为婆罗门所使用,因与俗语不同被赋予神秘色彩。在汉译佛典的流播过程中,四流音又随着悉昙文字被密宗神秘化而作为咒语,并广泛地以和声形式出现。四流音有几十种异译。啰哩嗹变为戏神咒经由两个关键环节:巫道对僧侣咒语的借用、傀儡戏对巫道咒语的移植。后世啰哩嗹使用的情况复杂,但均由禳灾祈福的意义与和声的形式两方面衍生出来。
- 陈建华
- 关键词:咒语戏曲
- “小乔初嫁了”新解——重读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 2009年
- 南唐中主李躁曾取笑宰相冯延已:“‘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的回答很是巧妙:“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这是五代十国两位诗酒风流的君臣留下的佳话。自然的细微变化易被细腻多情的文人捕捉,而在旁观者看来,未免过于敏感,故李璨问冯延巳:干卿何事?
- 陈建华
- 关键词:怀古重读五代十国冯延巳
- 由精察转向公正——论唐代至元代之间公案文学关注焦点的转变
- 2006年
- 陈建华
- 关键词:社会公正元代唐代元杂剧
- 问题选择与学术增值——评程芸的《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
- 2008年
- 环视当今的古典戏曲研究,其学术路径大抵可分为两种:其一,将更多的视线与精力投向声腔、戏班、服饰、演出、剧场、舞台等要素,偏重于戏曲形态、演剧模式和舞台艺术的考察,"悬置"作家作品、忽略文学观念的演进。其优点是可以迅速开疆拓土、填补空白,形成新的学术增长点。另一种则是回归案头。
- 郑传寅陈建华
- 关键词:古典戏曲戏曲史汤沈之争戏曲研究四梦
- 比较视野与文本细读:戏曲研究的两个有效路径——以郑传寅教授新著《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为例
- 2008年
- 从王国维1913年发表《宋元戏曲史》算起,现代戏曲学已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王国维虽上承乾嘉之学,但无论是学理形态、还是学术范式与提问方式,他的研究都迥异于传统的曲学研究。根本的原因在于,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
- 陈建华
- 关键词:戏曲研究古代戏曲文本细读《宋元戏曲史》梵剧东方文化
- 电子传媒时代戏曲的危机与生机
- 2017年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戏曲命运及未来走向,有过几次大型思索与讨论。80年代的那次大讨论,学术界将戏曲危机的原因定位于与时代脱节,即戏曲在反映当下生活方面的缺陷,
- 陈建华
- 关键词:戏曲传媒时代当下生活学术界